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30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筒,所述饲养筒的两端敞口、并可拆卸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内侧固定伸入到饲养筒内的放置筒,饲养筒的壳体上开设通孔,所述饲养筒的壳体上还开设插孔,所述插孔内活动插设有插板,插板用于隔断饲养筒的内腔,所述饲养筒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透明的外饲养盒,外饲养盒内用于饲养绿叶蝉,外饲养盒的壳体上开设与通孔连通的缺口,外饲养盒为环形盒状,且其一侧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放置筒为半筒状,且放置筒伸入饲养筒的外表面与饲养筒内壁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易于更换饲养绿叶蝉的茶树梢,并且绿叶蝉不易逃逸。不易逃逸。不易逃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叶蝉饲养
,尤其涉及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绿叶蝉隶属半翅目叶蝉科,是当前我国各主要茶区均有分布的茶树害虫。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致使受害芽叶萎缩,芽梢生长停滞,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褐焦枯,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小绿叶蝉虫体小,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严重,且已对多种类型的农药产生抗药性,生产上防治难度大。
[0003]作为一种重要的茶树害虫,有必要对其开展各种室内试验。但当前开展假眼小绿叶蝉室内试验的虫源一般通过捕虫网从田间直接采集,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虫源数量和质量容易受季节、气候以及采集地农事操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室内饲养小绿叶蝉大多用离体茶树茶梢进行饲养,需不断更换茶梢,耗时费力,且更换过程中小绿叶蝉容易逃逸或死亡。已报道的饲养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频繁更换茶梢的问题,但实际操作不方便,且并没有解决假眼小绿叶蝉室内产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筒,所述饲养筒的两端敞口、并可拆卸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内侧固定伸入到饲养筒内的放置筒,饲养筒的壳体上开设通孔。
[0007]所述饲养筒的壳体上还开设插孔,所述插孔内活动插设有插板,插板用于隔断饲养筒的内腔。r/>[0008]所述饲养筒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透明的外饲养盒,外饲养盒内用于饲养绿叶蝉,外饲养盒的壳体上开设与通孔连通的缺口,外饲养盒为环形盒状,且其一侧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筒为半筒状,且放置筒伸入饲养筒的外表面与饲养筒内壁密封接触,放置筒伸入饲养筒的内壁用于和插板内端面密封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插板伸出饲养筒的外端设有条形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饲养筒为透明结构,且饲养筒的两端外壁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端盖为圆形盖状,且端盖的内壁开设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端盖和饲养筒螺旋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饲养盒与饲养筒外壁之间密封接触,且外饲养盒与饲养筒外壁的接触面套设有密封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饲养盒的开口处壳体与盖板螺旋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饲养筒的两端均周向开设若干通孔,且饲养筒的两端分别套设有
一外饲养盒,外饲养盒内与饲养筒同侧的通孔连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设计了外饲养盒以及饲养筒,外饲养盒内主要用于养殖绿叶蝉,离体茶树茶梢放于外饲养盒内,吸引绿叶蝉进入到外饲养盒内进食,更换外饲养盒内的茶树梢,向内插入插板,隔断饲养筒,避免绿叶蝉靠近敞口,打开端盖,向外抽出放置筒,当部分放置筒抽出饲养筒,在放置筒上固定新鲜的茶梢后,重新安装端盖,拔出插板,避免阻挡茶树梢进入到饲养筒内,此时绿叶蝉通过通孔以及外饲养盒内的缺口进入到饲养筒内,活动外饲养盒,使得其内部不再与通孔连通,打开外饲养盒上的盖板,取出其内残留的茶树梢后排泄物,放入新鲜嫩梢,后复位外饲养盒,本装置方便更换饲养绿叶蝉用的茶树梢,并且使得绿叶蝉不易逃逸,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饲养筒以及外饲养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饲养筒1、外螺纹101、通孔102、插孔103、外饲养盒2、盖板3、端盖4、内螺纹401、放置筒5、插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3,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筒1,所述饲养筒1的两端敞口、并可拆卸连接有端盖4,所述端盖4内侧固定伸入到饲养筒1内的放置筒5,饲养筒1的壳体上开设通孔102。
[0024]所述饲养筒1的壳体上还开设插孔103,所述插孔103内活动插设有插板6,插板6用于隔断饲养筒1的内腔。
[0025]所述饲养筒1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透明的外饲养盒2,外饲养盒2内用于饲养绿叶蝉,外饲养盒2的壳体上开设与通孔102连通的缺口,外饲养盒2为环形盒状,且其一侧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3。
[0026]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筒5为半筒状,且放置筒5伸入饲养筒1的外表面与饲养筒1内壁密封接触,放置筒5伸入饲养筒1的内壁用于和插板6内端面密封接触;方便在放置筒5内取放茶梢。
[0027]进一步的,所述插板6伸出饲养筒1的外端设有条形孔;便于抽拉插板,插板6的外壁与插孔内壁挤压接触,使得插板再不受外力拉动下,其位置保持稳定。
[0028]进一步的,所述饲养筒1为透明结构,且饲养筒1的两端外壁均设有外螺纹101,所述端盖4为圆形盖状,且端盖4的内壁开设与外螺纹101配合的内螺纹401,端盖4和饲养筒1螺旋连接;便于观察饲养筒1内部情况,方便更换茶树梢。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外饲养盒2与饲养筒1外壁之间密封接触,且外饲养盒2与饲养筒1外壁的接触面套设有密封圈;使得外饲养盒2内密封性能好,并且不影响外饲养盒2在饲养筒1上活动。
[0030]进一步的,所述外饲养盒2的开口处壳体与盖板3螺旋连接;方便安装拆卸。
[0031]进一步的,所述饲养筒1的两端均周向开设若干通孔102,且饲养筒1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外饲养盒2,外饲养盒2内与饲养筒1同侧的通孔102连通;便于饲养更多的绿叶蝉。
[0032]本装置在使用时,在外饲养盒2内养殖绿叶蝉,打开盖板3,将离体茶树茶梢放入到外饲养盒2内,从而吸引绿叶蝉进入到外饲养盒2内进食,当更换外饲养盒2内的茶梢时,向内插入插板6,隔断饲养筒,避免绿叶蝉靠近敞口,打开端盖4,向外抽出放置筒5,当部分放置筒5抽出饲养筒1,在放置筒5上固定新鲜的茶梢后,重新安装端盖,拔出插板6,避免阻挡茶梢进入到饲养筒内,此时绿叶蝉通过通孔102以及外饲养盒内的缺口进入到饲养筒内,观察到外饲养盒2内的绿叶蝉全部进入到饲养筒1内后,然后活动外饲养盒2,使得其内部不再与通孔102连通,打开外饲养盒2上的盖板3,取出其内残留的茶树梢后排泄物,放入新鲜嫩梢,后复位外饲养盒,绿叶蝉过段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筒(1),所述饲养筒(1)的两端敞口、并可拆卸连接有端盖(4),所述端盖(4)内侧固定伸入到饲养筒(1)内的放置筒(5),饲养筒(1)的壳体上开设通孔(102);所述饲养筒(1)的壳体上还开设插孔(103),所述插孔(103)内活动插设有插板(6),插板(6)用于隔断饲养筒(1)的内腔;所述饲养筒(1)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透明的外饲养盒(2),外饲养盒(2)内用于饲养绿叶蝉,外饲养盒(2)的壳体上开设与通孔(102)连通的缺口,外饲养盒(2)为环形盒状,且其一侧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5)为半筒状,且放置筒(5)伸入饲养筒(1)的外表面与饲养筒(1)内壁密封接触,放置筒(5)伸入饲养筒(1)的内壁用于和插板(6)内端面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贯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张冉张家侠孙钦玉葛超美陈伟立程安东夏先江吴秀俊丁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