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40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2
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包括前后分置的前半枕和后半枕,前半枕的后端面与后半枕的前端面相对设置,前半枕的前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颈肩部的颈肩承托曲面,后半枕的后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后脑部的后脑承托曲面,前半枕和后半枕通过距离调节件相连接,通过改变活动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和后脑承托曲面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能够对颈椎部起到水平拉伸牵引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能够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颈椎病病情的要求,满足颈椎病人在病情变化中需要颈椎部充分弯曲或者对颈椎部进行水平拉伸两方面的需求,便于推广运用。广运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颈椎枕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颈椎枕。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0003]使用合适的颈椎枕能够对颈椎病起到预防、缓解和治疗的作用,但现有的颈椎枕通常为一体式结构,因此颈椎枕上的曲面形状也相对固定无法调节,难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颈椎病病情的要求,如公开号CN205125782U的技术专利“颈椎枕”以及公开号CN203969927U的技术专利“一种颈椎枕”中,均为通过对颈椎枕的形状进行设置来保证颈椎枕的曲面与人体的颈椎部贴合,但这些现有的颈椎枕只能起到通过头部重量使颈椎向下弯曲的作用,无法对颈椎部位起到水平牵引的作用;此外,申请号CN201711449064.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分体枕头,可以对枕头沿长度方向进行左右调节,但无法调节枕头曲面沿着人体身高方向的宽度。
[0004]而颈椎病人随着病情的变化,会出现在平躺时需要使颈椎部水平伸展的情况,即需要对人体的后脑部和颈肩部进行拉伸,起到对颈椎部进行拉伸牵引的效果,因此,由于不同人群以及颈椎病人病情的变化,会导致人体所适用的颈椎枕沿着身高方向的曲面宽度也随之变化,而现有的颈椎枕不具有相关功能,无法满足通过颈椎枕对颈椎部进行水平拉伸的需求。<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颈椎枕难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颈椎病病情,无法对颈椎部进行水平拉伸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颈椎枕。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包括前后分置的前半枕和后半枕,所述前半枕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半枕的前端面相对设置,前半枕的前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颈肩部的颈肩承托曲面,颈肩承托曲面与前半枕后端面的上端相接;所述后半枕的后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后脑部的后脑承托曲面,后脑承托曲面与后半枕前端面的上端相接;前半枕和后半枕通过距离调节件相连接,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与前半枕和/或后半枕活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活动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和后脑承托曲面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
[0007]优选的,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为开设有多个卡槽或定位孔的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在前半枕和后半枕其中之一的侧端面上,前半枕和后半枕中的另一个的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或定位销,通过将定位块或定位销安装至不同的卡槽或定位孔中,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和后脑承托曲面配
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
[0008]优选的,前半枕的一个侧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前半枕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有定位块;后半枕的一个侧端面上固定有与前半枕上连接块配合的定位块,后半枕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有与前半枕上定位块配合的连接块。
[0009]优选的,前半枕和后半枕与各自的连接块均为通过弹性材料一体成型的结构,连接块能够向颈椎枕外侧弯曲并通过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向颈椎枕内侧复位,以便于在连接块向颈椎枕内侧复位时使定位块装入连接块内。
[0010]优选的,前半枕和后半枕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重槽,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为一块位于前半枕和后半枕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前半枕和后半枕的底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条,通过将限位条安装至不同的限位槽内,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和后脑承托曲面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
[0011]优选的,前半枕的底端和前半枕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为与前半枕的减重槽相连通的开口结构,后半枕的底端和后半枕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为与后半枕的减重槽相连通的开口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为与限位条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长条矩形槽,限位槽顶侧开口的宽度小于限位槽的宽度,以便于在限位条装入限位槽后阻挡限位条相对于连接板的竖直运动。
[0013]优选的,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为一块开设有滑槽的过渡块,过渡块位于前半枕和后半枕之间,前半枕的底端和后半枕的底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滑块向下凸出设置,滑槽的开口向上,通过推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和后脑承托曲面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
[0014]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侧壁和滑块的侧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摩擦颗粒或摩擦纹路,通过摩擦颗粒或摩擦纹路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限制人体平躺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位移。
[0015]优选的,前半枕和过渡块之间连接有用于推动前半枕相对于过渡块运动的电动推力机构,后半枕和过渡块之间也连接有用于推动后半枕相对于过渡块运动的电动推力机构。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前半枕和后半枕通过距离调节件活动连接,可以便捷的调节并限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使前半枕和后半枕能够配合形成具有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当前半枕和后半枕的间距较小时,颈部放置面的宽度也较小,平躺时便于通过头部重量使颈椎向下弯曲,能够起到使颈椎部充分弯曲的作用,而当前半枕和后半枕的间距较大时,颈部放置面的宽度也较大,与颈部放置面的宽度较小时相比,相当于在平躺时沿人体身高方向方向分别推动人体的后脑部和颈肩部,从而对人体的后脑部和颈肩部进行拉伸,能够对颈椎部起到水平拉伸牵引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能够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颈椎病病情的要求,满足颈椎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情况而需要使颈椎部充分弯曲或者对颈椎部进行水平拉伸两方面的需求,便于推广运用。
[0018]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前半枕和后半枕通过连接块与定位块或定位销配
合连接,使用时只需将定位块或定位销插入连接块上的卡槽或定位孔中即可,使前半枕和后半枕的组装更为方便,在需要调整前半枕和后半枕的距离时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拆装,结构简单合理,也更加便于前半枕和后半枕的成对制作。
[0019]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在前半枕与后半枕上均开设有减重槽,能够有效减轻前半枕和后半枕的重量,并且节约用料降低成本,前半枕和后半枕上配合减重槽在底端设有限位条,通过限位条与连接板的限位槽装配,结构简单合理,并能够在开设了减重槽的情况下有效保证前半枕和后半枕连接后的结构强度。
[0020]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前半枕和后半枕通过滑块与过渡块上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在平躺时通过滑槽卡住滑块,就能克服头部重量对前半枕和后半枕的推动作用,限制在平躺时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位移;而在需要进行调节时直接通过外力推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即可,因此不需要将前半枕和后半枕完全拆卸就能直接调整前半枕与后半枕之间的间距,结构简单合理。在人体保持平躺时,既可以将手伸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分置的前半枕(1)和后半枕(2),所述前半枕(1)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半枕(2)的前端面相对设置,前半枕(1)的前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颈肩部的颈肩承托曲面(3),颈肩承托曲面(3)与前半枕(1)后端面的上端相接;所述后半枕(2)的后端面为用于承托人体后脑部的后脑承托曲面(4),后脑承托曲面(4)与后半枕(2)前端面的上端相接;前半枕(1)和后半枕(2)通过距离调节件相连接,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与前半枕(1)和/或后半枕(2)活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活动连接的位置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1)与后半枕(2)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3)和后脑承托曲面(4)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为开设有多个卡槽(6)或定位孔的连接块(5),连接块(5)固定在前半枕(1)和后半枕(2)其中之一的侧端面上,前半枕(1)和后半枕(2)中的另一个的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槽(6)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7)或定位销,通过将定位块(7)或定位销安装至不同的卡槽(6)或定位孔中,可以调节并限制前半枕(1)与后半枕(2)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颈肩承托曲面(3)和后脑承托曲面(4)配合形成不同宽度的颈部放置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前半枕(1)的一个侧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5),前半枕(1)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有定位块(7);后半枕(2)的一个侧端面上固定有与前半枕(1)上连接块(5)配合的定位块(7),后半枕(2)的另一个侧端面上设有与前半枕(1)上定位块(7)配合的连接块(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前半枕(1)和后半枕(2)与各自的连接块(5)均为通过弹性材料一体成型的结构,连接块(5)能够向颈椎枕外侧弯曲并通过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向颈椎枕内侧复位,以便于在连接块(5)向颈椎枕内侧复位时使定位块(7)装入连接块(5)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前半枕(1)和后半枕(2)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重槽(9),所述的距离调节件为一块位于前半枕(1)和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琳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轩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