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57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枕头,由侧睡区和仰睡区构成,两者呈凹型一体式结构,均为独立填充,仰睡和侧睡枕面包裹,内部设有基板、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按摩件;所述枕面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由上至下依次为亲肤层、防水层、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上下均设有阻燃层;所述电源模块为控制单元和按摩件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仰睡区和侧睡区一体式结构,人体躺下能让颈椎全方位保持正常生理曲度,通过在内部设有按摩件,侧睡区填充天然花草,以及在枕面上设有多种材料,增强枕头的功能性,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操作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有定时单元,能够准确的控制按摩件的工作时间,以及记录睡眠时间。以及记录睡眠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枕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枕头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枕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枕头等物品越来越朝向舒适、保健、绿色环保等特点的方向发展。常见的枕头等物品有藤编、乳胶、填充如决明子、丝绵、聚酯物等,表面放置竹块、玉石等做法。但是常见的枕头,在人体躺下后极容易使人体颈椎弯折程度过高,同时功能效果少,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功能性强、避免颈椎过度弯折的一种枕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性强、避免颈椎过度弯折的一种多功能枕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枕头本体;
[0006]其中,所述枕头本体分为仰睡区和侧睡区,所述侧睡区设于仰睡区两端,两者呈凹型一体式结构,仰睡区高度按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设计。
[0007]所述仰睡区和侧睡区由枕面包裹,内部设有基板、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按摩件;
[0008]所述枕面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由上至下依次为亲肤层、防水层、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上下均设有阻燃层;
[0009]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单元、中心处理单元、信号收发装置和操作单元;其中,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与信号收发装置通过A/D信号转换器互联,实现信息互通,所述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于客户端,通过接收及传递给中心处理单元的信号,所述操作单元与按摩件电性连接,并受中心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
[0010]所述电源模块为控制单元和按摩件供电。
[00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按人体睡觉颈椎生理曲度设计,特有的设计形状能多方面保持颈椎正常弧度。
[00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亲肤层、防水层、加热层通过高频热压工艺固定结合。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亲肤层采用纯棉或者丝绸、织锦缎布料制成。
[00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加热层内部设有加热网。
[00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仰睡区和侧睡区内部设有填充物。
[00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填充物采用荞麦壳、薰衣草、决明子、乳胶颗粒、茶叶等不同搭配填充,所述填充物通过填充袋包裹后置于仰睡区和侧睡区内部。
[00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填充物有助于睡眠的挥发性药物。
[00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定时单元为计时模块,通过记录人体睡眠
时间,以及控制按摩件工作时间。
[00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多功能枕头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可拆卸充电式电源。
[002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枕头,本专利技术采用仰睡区和侧睡区一体式结构,使人体躺下后颈椎为人体正常生理曲度,通过在内部设有按摩件,侧睡区填充天然花草,以及在枕面上设有多种材料,增强枕头的功能性,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操作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有定时单元,能够准确的控制按摩件的工作时间,以及记录睡眠时间。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枕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枕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枕头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附图1

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枕头。
[0027]本专利技术,包括:枕头本体1;
[0028]其中,所述枕头本体1分为仰睡区3和侧睡区2,所述侧睡区2设于仰睡区3两端,两者呈凹型一体式结构,所述侧睡区2一侧设有副包4;
[0029]所述仰睡区3和侧睡区2由枕面20包裹,内部设有基板、控制单元5、电源模块6和按摩件8;
[0030]所述枕面20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由上至下依次为亲肤层21、防水层22、加热层23,所述加热层23上下均设有阻燃层24;
[0031]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定时单元、中心处理单元、信号收发装置和操作单元;其中,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与信号收发装置通过A/D信号转换器互联,实现信息互通,所述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于客户端,通过接收及传递给中心处理单元的信号,所述操作单元与按摩件8电性连接,并受中心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
[0032]所述电源模块6为控制单元5和按摩件8供电。
[003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亲肤层21、防水层22、加热层23通过高频热压工艺固定结合。
[003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亲肤层21采用纯棉或者丝绸、织锦缎布料制成。
[003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层23内部设有加热网25。
[003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仰睡区3和侧睡区2内部设有填充物7。
[0037]1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物7采用荞麦壳、薰衣草、决明子、乳胶颗粒、茶叶等不同搭配填充,所述填充物通过填充袋包裹后置于枕头内部,所述填充物7通过填充袋包裹后置于仰睡区3和侧睡区2内部。
[003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副包4内部装有助于睡眠的挥发性药物,具体药物为荞麦壳、薰衣草、决明子、玫瑰花,茶叶,蚕沙,柠檬片等。
[003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定时单元为计时模块,通过记录人体睡眠时间,以及控制按摩件8工作时间。
[004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电源模块6为可拆卸充电式电源。
[004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仰睡区3和侧睡区2一体式结构,使人体躺下后,仰睡时颈椎部置于仰睡区3处,使颈椎达到正常生理曲度,同时起到拉伸修复颈椎曲度作用,侧睡时脸颊枕在侧睡区2处,颈椎不弯曲能保持脊椎成一直线,通过在内部设有按摩件8,以及在枕面20上设有多种材料,增强枕头的功能性,通过控制单元5控制,操作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有定时单元,能够准确的控制按摩件8的工作时间,以及记录睡眠时间。
[004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其中,所述枕头本体分为仰睡区和侧睡区,所述侧睡区设于仰睡区两端,两者呈凹型一体式结构。所述仰睡区和侧睡区由枕面包裹,内部设有基板、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按摩件;所述枕面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由上至下依次为亲肤层、防水层、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上下均设有阻燃层;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定时单元、中心处理单元、信号收发装置和操作单元;其中,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与信号收发装置通过A/D信号转换器互联,实现信息互通,所述信号收发装置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于客户端,通过接收及传递给中心处理单元的信号,所述操作单元与按摩件电性连接,并受中心处理单元的指令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为控制单元和按摩件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防水层、加热层通过高频热压工艺固定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贸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