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386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采用二级串联式反应塔进行合成,首先通过两个导气管将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内部抽成真空状态。该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通过分布环通入光气,可以有效地降低光气单耗,节约成本,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向一级反应塔首先加入一半的甲醇,然后从塔底同时通入一定配比的甲醇和光气,控制反应温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合成工艺
,具体为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氯甲酸甲酯又称氯碳酸甲酯,其分子式为C2H3ClO2分子量为94.5,沸点为70

72℃,熔点为61℃,相对密度为1.22,氯甲酸甲酯是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味的液体,溶于水并被水逐渐分解,氯甲酸甲酯的大量生产一般采用搪玻璃的反应塔,先在塔中加入甲醇,控制反应温度为20

30℃,然后从塔底同向通气甲醇和光气,得到的氯甲酸甲酯。该法的反应尾气采用冷凝器冷冻捕集,该过程的反应式如下:COCl2+CH3OH=C2H3ClO2+HCl。这种工艺生产能力低,原料消耗高,产品质量差,得到的氯甲酸甲酯的含量为90%,收率为90%。现有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0003]1、光气与甲醇反应不充分,为了氯甲酸甲酯的质量和收率,光气的投料比增加;
[0004]2、光气对甲醇的摩尔比增加,含光尾气量多,尾气系统压力大,液碱和废水量大;
[0005]3、现有工艺氯甲酸甲酯含量为90%,品质较低;
[0006]结合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解决了以下问题:
[0009]1、光气与甲醇反应不充分,为了氯甲酸甲酯的质量和收率,光气的投料比增加;
[0010]2、光气对甲醇的摩尔比增加,含光尾气量多,尾气系统压力大,液碱和废水量大;
[0011]3、现有工艺氯甲酸甲酯含量为90%,品质较低。
[0012](二)技术方案
[001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采用二级串联式反应塔进行合成,首先通过两个导气管将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内部抽成真空状态,利用加热棒调节一级反应塔内部的温度为20

30℃,接着通过一级反应塔上的进料管向一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甲醇,同时利用一级反应塔右端的进料组件向一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
[0015]步骤二、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通过导料管进入分布环中,最后混合物通过分布环上的进料孔喷出,喷出的混合物与一级反应塔中的甲醇混合反应,得到初步氯甲酸甲酯;
[0016]步骤三、在混合物和甲醇进行合成反应的同时,将排废管和收集净化装置连接,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同时一级反应塔内部合成的氯甲酸甲酯通过出料管一流入二级反应塔的中部,接着通过二级反应塔右端的进料组件向二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光气,光气将副反应产生的物质完全反应,得到高含量氯甲酸甲酯,最后高含量氯甲酸甲酯
通过出料管二流入接收箱中,完成对氯甲酸甲酯的合成。
[0017]优选的,所述二级串联式反应塔包括固定架、一级反应塔、二级反应塔和接收箱,所述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均固定在固定架的顶部,且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并排设置,所述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的右端均连通有进料组件,且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周面的左侧均连通有进料管,所述一级反应塔的左端连通有出料管一,且出料管一的一端贯穿二级反应塔的中部并延伸至二级反应塔的内部,所述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合成组件。
[0018]优选的,所述二级反应塔的左端连通有出料管二,且出料管二的一端贯穿接收箱并延伸至接收箱的内部。
[0019]优选的,所述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周面的左侧均连通有排废管,且一级反应塔与二级反应塔周面的右侧均连通有导气管。
[0020]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导料管、控制阀门、分布环,所述导料管的一端贯穿一级反应塔并延伸至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导料管的底端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分布环位于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导料管延伸至一级反应塔内部的一端与分布环的内部连通,所述分布环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进料孔。
[0021]优选的,所述合成组件包括转轴、混合架、限位架和加热棒,所述转轴的一端惯出一级反应塔并延伸至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转轴延伸至一级反应塔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架,所述限位架位于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限位架的顶部与一级反应塔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的表面与一级反应塔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加热棒的顶端贯穿一级反应塔并延伸至一级反应塔的外部。
[0022]优选的,该二级串联式反应塔的工作方法如下:
[0023]首先通过两个导气管将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内部抽成真空状态,利用加热棒调节一级反应塔内部的温度为20

30℃,接着通过一级反应塔上的进料管向一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甲醇,同时利用一级反应塔右端的进料组件向一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
[0024]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通过导料管进入分布环中,最后混合物通过分布环上的进料孔喷出,喷出的混合物与一级反应塔中的甲醇混合反应,得到初步氯甲酸甲酯;
[0025]在混合物和甲醇进行合成反应的同时,将排废管和收集净化装置连接,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同时一级反应塔内部合成的氯甲酸甲酯通过出料管一流入二级反应塔的中部,接着通过二级反应塔右端的进料组件向二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光气,光气将副反应产生的物质完全反应,得到高含量氯甲酸甲酯,最后高含量氯甲酸甲酯通过出料管二流入接收箱中,完成对氯甲酸甲酯的合成。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该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通过在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一侧设置进料组件,其中进料组件包括导料管、控制阀门、分布环,所述导料管的一端贯穿一级反应塔并延伸至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导料管的底端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分布环位于一级反应塔的内部,且导料管延伸至一级反应塔内部的一端与分布环的内部连通,所述分布环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进料孔,利用分布环向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内部通入光气,可以有效地降
低光气单耗,节约成本,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向一级反应塔首先加入一半的甲醇,然后从塔底同时通入一定配比的甲醇和光气,控制反应温度为20

30℃,反应生产的氯甲酸甲酯从一级反应塔的塔顶流入二级反应塔的中部,在从二级反应塔的塔底通入一定流量的光气,反应掉副反应生成的物质,生成的高含量氯甲酸甲酯从二级反应塔顶流入接收箱内,可以有效提升氯甲酸甲酯的质量,同时降低原料的消耗以及尾气破坏的压力负荷,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二级串联式反应塔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二级反应塔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合成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中,1、固定架;2、一级反应塔;3、二级反应塔;4、接收箱;5、进料组件;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二级串联式反应塔进行合成,首先通过两个导气管(11)将一级反应塔(2)和二级反应塔(3)的内部抽成真空状态,利用加热棒(84)调节一级反应塔(2)内部的温度为20

30℃,接着通过一级反应塔(2)上的进料管(6)向一级反应塔(2)的内部通入甲醇,同时利用一级反应塔(2)右端的进料组件(5)向一级反应塔(2)的内部通入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步骤二、甲醇和光气的混合物通过导料管(51)进入分布环(53)中,最后混合物通过分布环(53)上的进料孔喷出,喷出的混合物与一级反应塔(2)中的甲醇混合反应,得到初步氯甲酸甲酯;步骤三、在混合物和甲醇进行合成反应的同时,将排废管(10)和收集净化装置连接,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同时一级反应塔(2)内部合成的氯甲酸甲酯通过出料管一(7)流入二级反应塔(3)的中部,接着通过二级反应塔(3)右端的进料组件(5)向二级反应塔(3)的内部通入光气,光气将副反应产生的物质完全反应,得到高含量氯甲酸甲酯,最后高含量氯甲酸甲酯通过出料管二(9)流入接收箱(4)中,完成对氯甲酸甲酯的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串联式反应塔包括固定架(1)、一级反应塔(2)、二级反应塔(3)和接收箱(4),所述一级反应塔(2)和二级反应塔(3)均固定在固定架(1)的顶部,且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并排设置,所述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的右端均连通有进料组件(5),且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周面的左侧均连通有进料管(6),所述一级反应塔(2)的左端连通有出料管一(7),且出料管一(7)的一端贯穿二级反应塔(3)的中部并延伸至二级反应塔(3)的内部,所述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合成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应塔(3)的左端连通有出料管二(9),且出料管二(9)的一端贯穿接收箱(4)并延伸至接收箱(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周面的左侧均连通有排废管(10),且一级反应塔(2)与二级反应塔(3)周面的右侧均连通有导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强庞有顺程伟家潘荣欢邵辉望李健刘长庆朱光文胡梓杨李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