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26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铝灰、粉煤灰及高炉渣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利用盐酸提取其中的金属物质,再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将金属离子进行沉淀,与残渣进行混合,再与添加剂进行混合球磨,使其充分接触,随后进行热压,保证其内部密切结合,随后进行煅烧,首先在煅烧过程中金属氢氧化物,转变为金属氧化物,再与添加剂进行结合,通过添加剂的作用形成了混合泡沫金属物质,沉积在残渣表面及内部,随后与混合物进行结合,通过引发剂进行引发,通过利用混合物的反应,形成聚合物接枝颗粒表面,使聚合物紧密与颗粒孔道进行覆盖,进一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强度以及耐磨性。土强度以及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渗透性材料,在城市道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透水混凝土作为道路的路面铺装材料,有着很好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利用透水混凝土良好的渗透性来排除多降雨地区的积水始于世纪年代,研究表明,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高孔隙结构能让雨水有效渗入地下,减少城市地表洪流,此外,贯通性孔隙具有吸音、降噪的功能。透水混凝土路面还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可以使入渗的雨水水质得到净化,并可调节地表温湿度,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近几年透水混凝土路面工程研究应用迅速发展,这将对解决大都市的市内排水不畅问题起到巨大的作用。
[0003]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胶凝材料、水、掺合料、外加剂和细骨料(少数情况下掺加)等按照一定的配比经某种拌合工艺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因而又称无砂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它是由特定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由胶凝浆体或加入少量细骨料的砂浆作为骨料颗粒之间胶结层,从而形成的骨架—空隙结构。由于这种内部含有连通孔隙的特殊结构,使得透水混凝土在具有良好透水、透气性能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强度要比普通混凝土低得多。
[0004]在透水混凝土中,粗骨料不同的粒径组成、比表面积、表面形态等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后的孔隙率、孔径尺寸、透水系数等设计参数,进而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产生重要影响。级配良好的骨料能有效减少水泥用量、用水量及外加剂用量,从而降低透水混凝土开裂和离析的风险,改善透水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0005]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透水混凝土仍具有强度低、耐磨性差等不足,目前主要应用于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园林景观道路及公园、游泳池旁边及体育场、户外停车场、社区内轻量级道路等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透水混凝土强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料与盐酸溶液按质量比5:7~9进行搅拌,过滤,收集滤渣及滤液,将滤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5:3~4进行混合,搅拌均匀,静置,过滤,收集滤饼,将滤饼与滤渣进行混合,得复合料;(2)将复合料、添加剂按质量比5~6:1~3放入球磨罐中,氮气保护,进行球磨,收集球磨料,将球磨料放入压机中,在80~90℃,250~300MPa进行热压,收集压料;(3)将压料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收集煅烧料,将煅烧料、水、乳化剂按质量比7:
10~13:1放入反应器中搅拌,再加入煅烧料质量25~30%的混合物,升温搅拌,加入煅烧料质量0.2~0.3%的引发剂,搅拌反应,静置,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4)按重量份数计,取120~200份硅酸盐水泥、90~110份干燥物、40~50份石英砂、10~20份卵石、3~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即得透水混凝土。
[0008]所述步骤(1)中混合料为将铝灰、粉煤灰及高炉渣按质量比6:4~5:3进行球磨,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混合料。
[0009]所述步骤(2)中添加剂为氢化钛、碳酸钠及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5:3:0.3~0.5混合均匀,即得。
[0010]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1]所述步骤(3)中混合物为将4

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按质量比5:3混合而成。
[0012]所述步骤(3)中乳化剂为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3]所述步骤(3)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铝灰、粉煤灰及高炉渣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利用盐酸提取其中的金属物质,并且扩大了其中的粉煤灰、高炉渣颗粒的孔隙力度,再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将金属离子进行沉淀,与残渣进行混合,再与添加剂进行混合球磨,使其充分接触,随后进行热压,保证其内部密切结合,随后进行煅烧,首先在煅烧过程中金属氢氧化物,转变为金属氧化物,再与添加剂进行结合,通过添加剂的作用形成了混合泡沫金属物质,沉积在残渣表面及内部,一是可以很好地起到对于通道的支撑,二是可以提高颗粒的力学性能,并且保证了通道的光滑性,随后与混合物进行结合,通过引发剂进行引发,通过利用混合物的反应,形成聚合物接枝颗粒表面,使聚合物紧密与颗粒孔道进行覆盖,一是可以保证了对于孔道的保护,二是增强了孔道表面的光滑性,可以增强脱水性能,并且由于聚合物的存在,提高了颗粒与其他原料间的结合性能,进一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强度以及耐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混合料为将铝灰、粉煤灰及高炉渣按质量比6:4~5:3进行球磨,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混合料。
[0016]添加剂为氢化钛、碳酸钠及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5:3:0.3~0.5混合均匀,即得。
[0017]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8]混合物为将4

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按质量比5:3混合而成。
[0019]乳化剂为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20]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21]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料与1.3mol/L盐酸溶液按质量比5:7~9以600r/min进行搅拌1h,过滤,收集滤渣及滤液,将滤液与1.1mol/L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5:3~4进行混合50min,搅拌均匀,静置2h,过滤,收集滤饼,将滤饼与滤渣进行混合,得复合料;(2)将复合料、添加剂按质量比5~6:1~3放入球磨罐中,氮气保护,以500r/min进行球磨20min,收集球磨料,将球磨料放入压机中,在80~90℃,250~300MPa进行热压
20min,收集压料;(3)将压料放入煅烧炉中在950~1100℃进行煅烧2h,收集煅烧料,将煅烧料、水、乳化剂按质量比7:10~13:1放入反应器中以600r/min搅拌30min,再加入煅烧料质量25~30%的混合物,升温至90℃,搅拌40min,加入煅烧料质量0.2~0.3%的引发剂,搅拌反应8h,静置2h,过滤,洗涤滤饼,干燥,收集干燥物;(4)按重量份数计,取120~200份硅酸盐水泥、90~110份干燥物、40~50份石英砂、10~20份卵石、3~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即得透水混凝土。
[0022]实施例1混合料为将铝灰、粉煤灰及高炉渣按质量比6: 5:3进行球磨,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混合料。
[0023]添加剂为氢化钛、碳酸钠及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5:3: 0.5混合均匀,即得。
[0024]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料与盐酸溶液按质量比5:7~9进行搅拌,过滤,收集滤渣及滤液,将滤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5:3~4进行混合,搅拌均匀,静置,过滤,收集滤饼,将滤饼与滤渣进行混合,得复合料;(2)将复合料、添加剂按质量比5~6:1~3放入球磨罐中,氮气保护,进行球磨,收集球磨料,将球磨料放入压机中,在80~90℃,250~300MPa进行热压,收集压料;(3)将压料放入煅烧炉中进行煅烧,收集煅烧料,将煅烧料、水、乳化剂按质量比7:10~13:1放入反应器中搅拌,再加入煅烧料质量25~30%的混合物,升温搅拌,加入煅烧料质量0.2~0.3%的引发剂,搅拌反应,静置,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4)按重量份数计,取120~200份硅酸盐水泥、90~110份干燥物、40~50份石英砂、10~20份卵石、3~5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即得透水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果聚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