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16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调模嘴和下模嘴,上模板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上流道,下模板设有第二下流道和第三流道,调模嘴设有出料上口、若干调节螺栓以及与安装板,下模嘴设有出料下口;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第二上流道和第二下流道配合形成第二流道及其出口;调模嘴固定在上模板上,下模嘴固定在下模板上,出料上口和出料下口配合形成出料口;第一流道与调模嘴配合形成第一流道的出口,第三流道与下模嘴配合形成第三流道的出口;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出口交汇并与出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模头更换的频次和工作量,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


[0001]本技术涉及粒子机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

技术介绍

[0002]载带生产过程中,因不同规格的载带产品切换,产线调机中经常要更换模头,从而出现以下问题:1、加热环境中作业,更换模头的时间长;2、要热熔、挤出较多原材料用于调试,浪费严重;3、模头的更换经常要拆卸组装,会导致衔接部位密封性变差,导致泄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能够减少模头更换的频次和工作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调模嘴和下模嘴,所述上模板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上流道,所述下模板设有第二下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调模嘴设有出料上口、调节出料上口变形量的若干调节螺栓以及与调节螺栓配合的安装板,所述下模嘴设有出料下口;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二上流道和第二下流道配合形成第二流道及其出口;所述调模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的出料上口和出料下口配合形成出料口;所述的第一流道与调模嘴配合形成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的第三流道与下模嘴配合形成第三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出口交汇并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销,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若干定位销一一配合的若干定位孔。
[0006]优选地,所述的若干定位销旋接在所述下模板上。
[0007]优选地,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并用螺栓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的上模板、下模板、调模嘴和下模嘴上均设有若干测温孔。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出口均呈“D”型且逐渐缩小,出口的两侧均设有弧形的分流槽。
[0010]优选地,所述出料上口上设有若干开缝,其将出料上口分界为与所述的若干调节螺栓一一对应的若干调节块。
[0011]优选地,所述的若干调节块上均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配合的便于调节块受力的凹面槽。
[0012]优选地,所述的若干调节螺栓高低错落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0013]优选地,所述出料下口上设有起缓冲作用的储料槽。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调模嘴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出料上口的变量,从而达到调节出料
口大小的目的,可以使得生产相同宽度不同厚度的载带时无需更换模头;而切换生产不同宽度的载带时,仅需更换调模嘴和下模嘴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模头,工作量更小,效率更高。
[0016]2、流道出口呈“D”型设计,流料更均匀顺畅。
[0017]3、调节螺栓高低错落地设置可以有更多的调节点,出料口的调节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上模板的示意图。
[0023]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0024]1:上模板,11:定位孔,12:第一流道,121:第一流道的出口,122:第一流道上的分流槽,13:第二上流道,2:下模板,21:定位销,22:第三流道,221:第三流道的出口,222:第三流道上的分流槽,23:第二下流道,3:左侧板,34:左侧板或右侧板上与测温孔连通的通孔,4:右侧板,5:调模嘴, 51:出料上口,511:开缝,512:调节块,513:凹面槽,52:调节螺栓,53:安装板,56出料口,6:下模嘴,61:出料下口,611:储料槽,7:测温孔,8:第二流道,81:第二流道的出口,82:第二流道的分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左侧板3、右侧板4、调模嘴5和下模嘴6。在下模板2上旋接有四根定位销21,在上模板1上设有与这四根定位销21一一配合的四个定位孔11,上模板1通过定位销21在下模板2上实现精准定位。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连接,并用螺栓固定。调模嘴5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 上,下模嘴6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2上,同时,为了加固连接,调模嘴5和下模嘴6还通过螺栓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连接。
[0027]调模嘴5上设有出料上口51、七根调节螺栓52以及安装板53,安装板53 上设有与这七根调节螺栓52一一配合的七个螺纹孔,七根调节螺栓52高低错落地旋接在安装板53上并且其末端抵住出料上口51。在出料上口51上还设有六条开缝511,其将出料上口51分界为与七根调节螺栓52一一对应的七个调节块512,每个调节块512上设有与调节螺栓52末端相配合的便于调节块512 受力的凹面槽513。旋动调节螺栓52即可控制与其配合的调节块512的变形量,从而达到控制出料上口51的变形量的目的。两两相邻的调节螺栓52的头部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就不会出现相互阻碍的问题,而这种高低错落的设计,相比于并排排列,其可控制的点更多,整体控制精度更高。在下模嘴6设有出料下口61,出料上口51和出料下口61配合形成出料口56。
[0028]在上模板1上设有第一流道12和第二上流道13,在下模板2上设有第二下流道23和第三流道22,第二上流道13和第二下流道23配合形成第二流道8 及其出口81;第一流道12
与调模嘴5配合形成第一流道12的出口121,第三流道22与下模嘴6配合形成第三流道22的出口22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 8和第三流道22的出口121、81、221交汇并与出料口56连通。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8和第三流道22的出口121、81、221均呈“D”型且逐渐缩小,其两侧均设有弧形的分流槽122、82、222,这般设计可以使得流料分布更均匀并顺畅地进入到出料口56。另外,出料下口61上设有一道储料槽,塑料热熔后会形成热流,流料挤出时压力有时会有些跳动,通过该储料槽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因热流压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流料不均匀。
[0029]在载带生产时,需保持模头的温度恒定,以保证载带的合格率,故在上模板1、下模板2、调模嘴5和下模嘴6上均设有若干个测温孔7,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设有与测温孔7连通的通孔34,测温孔7用于放置测温探头,以便于模头内部的温度测量。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调模嘴和下模嘴,所述上模板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上流道,所述下模板设有第二下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调模嘴设有出料上口、调节出料上口变形量的若干调节螺栓以及与调节螺栓配合的安装板,所述下模嘴设有出料下口;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二上流道和第二下流道配合形成第二流道及其出口;所述调模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的出料上口和出料下口配合形成出料口;所述的第一流道与调模嘴配合形成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的第三流道与下模嘴配合形成第三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的出口交汇并与所述出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定位销,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若干定位销一一配合的若干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粒子机可调模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定位销旋接在所述下模板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海德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