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02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底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主体,所述识别装置主体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保护外壳开口处相配合,所述识别保护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支撑杆的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通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支撑杆、通孔和弹簧的相互配合,调节识别装置主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与不同身高的人相匹配,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为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的人体面部信息采集设备中,大多数只是将摄像头简单的放置在一个平台上不能方便的调整与人脸的高度,同时摄像头在拍摄照片时,使用者一般根据语音提示调整姿态,给使用者调整姿态的时间过少,导致无法很好的拍摄到清晰的人脸照片,就不能采集到有效的人体面部的信息,另外摄像头和显示屏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容易沾附沙尘、灰尘等系微物,影响后期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弥补现有装置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高度不可调节造成不便的缺陷。
[0004]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中空,上端开口,所述保护外壳内底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主体,所述识别装置主体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保护外壳开口处相配合,所述识别装置主体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和光传感器,显示屏的上端中部安装有人脸采集摄像头,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的左侧设置有补光灯,所述保护外壳右端中部安装有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用于放置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红外线发送装置,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遥控器的遥控信号,保护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支撑杆的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第一卡槽的右侧开设有缺口,第一卡槽的缺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通孔间隙配合,第一滑块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第二卡槽相连。
[00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关机键、开机键和确认键。
[000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主体内安装有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光传感器、红外线接收器通讯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显示屏、人脸采集摄像头、补光灯和存储器。
[00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且型号是K22,所述控制器的型号是STM32F429IGT6,光传感器的型号是BH1750FVI,存储器的型号是H5TQ4G63AFR-PBC。
[000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通过手持把手,向右拉动第一滑块,使第二滑块脱离支撑杆上的通孔,解除第二滑块对支撑杆的限制作用,再通过支撑杆调节识别装置主体距离地面的距离,使识别装置与使用者高度相匹配,高度调节完毕后,松开把手,在弹簧复位作用下,第二滑块卡入通
孔中。
[0011](2)使用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识别装置主体伸出保护外壳,便于人脸采集摄像头拍摄人脸图片,人脸图像采集完毕后,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识别装置主体缩回保护外壳,避免人脸采集摄像头和显示屏沾附沙尘、灰尘等细微物,影响后期人脸图像采集效果。
[0012](3)对人脸进行识别,使用者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人脸图像调节姿态,如果遇到灯光不足时,光传感器感应到光源不足时,可以启动补光灯增强光线强度,当调整完毕后,使用者观察到脸部位于显示屏正中位置,使用者可以按下遥控器上的确认键对人脸进行拍摄,提高了人脸图像采集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后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第一卡槽与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保护外壳1、显示屏2、红外线接收器3、电动伸缩杆4、支撑杆5、第二卡槽6、第一卡槽7、底座8、遥控器9、确认键10、关机键11、开机键12、光传感器13、通孔14、第一滑块15、把手16、第二滑块17、弹簧18、识别装置主体19、人脸采集摄像头 20、补光灯21、盖板22、放置筒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中空,上端开口,所述保护外壳1内底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主体19,所述识别装置主体19上端安装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与保护外壳1开口处相配合,可以避免灰尘进入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识别装置主体19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3和光传感器13,显示屏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人脸采集摄像头20,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20的左侧设置有补光灯21,所述保护外壳1右端中部安装有放置筒23,所述放置筒23用于放置遥控器9,所述遥控器9上设置有红外线发送装置,红外线接收器3用于接收遥控器9的遥控信号,保护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 5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支撑杆5的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卡槽7,所述第一卡槽7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8,第一卡槽7的右侧开设有缺口,第一卡槽7的缺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6,所述第二卡槽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6,所述第一滑块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与通孔14间隙配合,第一滑块15远离第二滑块17的一端通过弹簧18 与第二卡槽6相连,通过手持把手16,向右拉动第一滑块15,使第二滑块17脱离支撑杆5上的通孔14,解除第二滑块17对支撑杆5 的限制作用,再通过支撑杆5调节识别装置主体19距离地面的距离,使识别装置与使用者高度相匹配,高度调节完毕后,松开把手16,在弹簧18复位作用下,第二滑块17卡入通孔14中。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器9上设置有关机键11、开机键12和确认键10,所述开机
键12用于开启识别装置,所述关机键11用于关闭识别装置,使用者可以按下遥控器9上的确认键10对人脸进行拍摄。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主体19内安装有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光传感器13、红外线接收器3通讯连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显示屏2、人脸采集摄像头20、补光灯21 和存储器,对人脸进行识别,使用者可以根据显示屏2上的人脸图像调节姿态,如果遇到灯光不足时,光传感器13感应到光源不足时,可以启动补光灯10增强光线强度,当调整完毕后,使用者可以按下遥控器9上的确认键10对人脸进行拍摄,采集到的图像及时被存储器存储。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20为彩色摄像头且型号是 K22,所述控制器的型号是STM32F429IGT6,光传感器13的型号是 BH1750FVI,存储器的型号是H5TQ4G63AFR-PBC。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5、第一滑块15、第二滑块17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中空,上端开口,所述保护外壳(1)内底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识别装置主体(19),所述识别装置主体(19)上端安装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与保护外壳(1)开口处相配合,所述识别装置主体(19)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3)和光传感器(13),显示屏(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人脸采集摄像头(20),所述人脸采集摄像头(20)的左侧设置有补光灯(21),所述保护外壳(1)右端中部安装有放置筒(23),所述放置筒(23)用于放置遥控器(9),所述遥控器(9)上设置有红外线发送装置,红外线接收器(3)用于接收遥控器(9)的遥控信号,保护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4),支撑杆(5)的下部滑动连接第一卡槽(7),所述第一卡槽(7)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8),第一卡槽(7)的右侧开设有缺口,第一卡槽(7)的缺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6),所述第二卡槽(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陈则金金侃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