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90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7
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及制备方法。首先将原料秸秆及菌渣破碎、畜禽粪分离,置于发酵池中混合,进行堆制发酵;然后将富硒酵母、蜜橘皮、柚子皮等与发酵料混合,进行二次堆制发酵;最后经造粒、烘干、冷却和筛分等工序制备富硒有机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稻麦秸秆和食用菌渣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原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工艺路线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肥料肥效好,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透气性好,能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促进作用;此外,肥料中有机硒丰富,同时具有螯合重金属、抑制其向农作物迁移的作用,可显著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农作物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肥制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植物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具有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低和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大量秸秆被废弃或者焚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研究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减小废弃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0003]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每年有大量食用菌菌渣产生,但利用率较低,随意堆放或丢弃,导致污染河流水源、土壤农田,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栽培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其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此外,在食用菌采收后,菌渣仍存有大量有益菌和菌丝体,可产生糖类、有机酸类、酶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理想的有机肥原料。
[0004]当前有机肥料产量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需要,大多数有机肥料成分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作物所需多种养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硒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乏硒元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缺硒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国民身体素质。因此,寻找和开发富硒产品以保证人体摄入充足的硒,值得高度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制备富硒有机肥的方法,旨在实现秸秆、菌渣等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并利用富硒酵母作为有机硒源,提高农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效率,同时通过肥料中蜜橘皮、柚子皮的相关成分螯合重金属,进而达到抑制土壤和肥料中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含水量≤75%的畜禽粪80~100份,水稻秸秆100~120份,小麦秸秆100~120份,食用菌菌渣30~50份,蜜橘皮10~20份,柚子皮10~20份,豆粕20~30份,草木灰30~50份,富硒酵母8~10份,农用酵素20~30份。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原料预处理: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水稻秸秆、小麦秸秆、食用菌菌渣,向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中加入3~5倍其重量份数的水,于30~35℃下浸泡处理10~15天,然后过滤多余水分得残渣;禽畜粪便采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粪水和畜禽粪,使畜禽粪的含水量≤75%,
称取上述质量份数;取食用菌菌渣,将其破碎,呈松散状。
[0010](2)混合堆制发酵:将步骤(1)已预处理的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禽畜粪与豆粕、草木灰、食用菌菌渣混合均匀,然后置于发酵池内,压实,堆制15天。
[0011](3)生产有机肥: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富硒酵母、蜜橘皮、柚子皮与步骤(2)所得发酵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堆放于发酵温室,堆放厚度≥2米,堆内温度50~60℃,堆制15~20天;每隔4~5天翻堆一次,直至料堆颜色变成黄褐色或黑色,含水量降至≤20%。
[0012](4)造粒加工: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农用酵素与步骤(3)发酵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再经烘干、冷却、筛分,即生产出有机肥料。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畜禽粪便采用鸡粪或猪粪的一种或两种;当为鸡粪和猪粪的混合物时,鸡粪和猪粪的质量比为3:1;所述秸秆是将其统一破碎成长≤3cm片段;所述蜜橘皮、柚子皮是经过晒干,再破碎成粒径≤0.5cm的颗粒状。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农用酵素由以下按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苹果皮10~20份,脐橙皮10~20份,绿色蔬菜10~20份,红糖3~5份,酵母菌0.0001~0.0005份,乳酸菌0.0001~0.0003份,水200~300份。将以上各种果皮和蔬菜破碎,破碎均匀后制成混合料,然后加入红糖、水、酵母菌和乳酸菌,均匀搅拌后密封,在温度为20~30℃的条件下发酵90~100天,即制得农用酵素。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食用菌菌渣包括双孢蘑菇、高温蘑菇、棕色蘑菇、草菇或鸡腿菇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中原料养分配比合理,可增加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湿、保温和通透性能,提高农作物吸收肥料养分的效率,使农作物具有增产、抗病虫害等作用。
[0018](2)通过添加富硒酵母与农用酵素,有机硒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相较无机硒更加的安全;同时,通过添加蜜橘皮、柚子皮等混合料进行发酵,果皮中果胶具有很强螯合重金属的能力,可以阻止土壤和肥料中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
[0019](3)本专利技术以秸秆、菌渣和果皮为原料制得有机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废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防止资源浪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含水量≤75%的畜禽粪80份,水稻秸秆100份,小麦秸秆100份,食用菌菌渣30份,蜜橘皮10份,柚子皮10份,豆粕20份,草木灰30份,富硒酵母8份,农用酵素20份。
[0023]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1)原料预处理: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水稻秸秆、小麦秸秆、食用菌菌渣,向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中加入3倍其重量份数的水,于30℃下浸泡处理15天,然后过滤多余水分得残渣;禽畜粪便采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粪水和畜禽粪,使畜禽粪的含水量≤75%,称取上述质
量份数;取食用菌菌渣,将其破碎,呈松散状。
[0025](2)混合堆制发酵:将步骤(1)已预处理的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禽畜粪与豆粕、草木灰、食用菌菌渣混合均匀,然后置于发酵池内,压实,堆制15天。
[0026](3)生产有机肥: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富硒酵母、蜜橘皮、柚子皮与步骤(2)所得发酵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堆放于发酵温室,堆放厚度≥2米,堆内温度50℃,堆制20天;每隔5天翻堆一次,直至料堆颜色变成黄褐色或黑色,含水量降至≤20%。
[0027](4)造粒加工: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农用酵素与步骤(3)发酵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再经烘干、冷却、筛分,即生产出有机肥料。
[0028]所述畜禽粪便采用鸡粪和猪粪的的混合物,鸡粪和猪粪的质量比为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其特征是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含水量≤75%的畜禽粪80~100份,水稻秸秆100~120份,小麦秸秆100~120份,食用菌菌渣30~50份,蜜橘皮10~20份,柚子皮10~20份,豆粕20~30份,草木灰30~50份,富硒酵母8~10份,农用酵素20~30份。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稻麦秸秆和食用菌菌渣的富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水稻秸秆、小麦秸秆、食用菌菌渣,向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中加入3~5倍其重量份数的水,于30~35℃下浸泡处理10~15天,然后过滤多余水分得残渣;禽畜粪便采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粪水和畜禽粪,使畜禽粪的含水量≤75%,称取上述质量份数;取食用菌菌渣,将其破碎,呈松散状;(2)将步骤(1)已预处理的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禽畜粪与豆粕、草木灰、食用菌菌渣混合均匀,然后置于发酵池内,压实,堆制15天;(3)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富硒酵母、蜜橘皮、柚子皮与步骤(2)所得发酵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堆放于发酵温室,堆放厚度≥2米,堆内温度50~60℃,堆制15~20天;每隔4~5天翻堆一次,直至料堆颜色变成黄褐色或黑色,含水量降至≤20%;(4)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农用酵素与步骤(3)发酵后的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送入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侠王乐熊江花欧阳仉孙杨安树马静刘宇新甘岚王跃春徐德胜熊婧刘春香刘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