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89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6
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属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中继节点和若干个从节点。中继节点可以同时与多个从节点建立通信链路,构成一点(中继节点)多址(多条通信链路)的通信网络。从节点通过中继节点与其他从节点实现信息交换。中继节点可以随时与任一从节点实现波长匹配,建立链路,实现随遇接入。此外,采用相同的波长体系,也容易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删减增减天线和通信收发模块数量,使得整个空间网络具备良好的外扩能力。全光转发过程不经过光电或电光转换,速率不受电子学器件影响,数据延时小。延时小。延时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激光通信
,具体涉及到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轻小型、通信容量大、安全、隐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通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空间激光通信主要还集中在点对点激光通信研究,但是从实际应用需求来看,建立激光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交互,不仅能提高传输距离,还能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3]目前,空间激光通信组网技术最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在搭载平台 (卫星、飞机等)上安装多个点对点激光通信端机,每个点对点激光通信端机均具有独立的通信功能,可以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目标建立激光通信链路。多个点对点激光通信端机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交换机建立网络。这种方法中每个端机都是独立的,占用资源多,调度控制复杂,通信信号需要经过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两个过程,信号延时大,可靠性低。第二种是采用光分插复用器,将多个独立激光通信端机连接起来,构成可同时与多个目标通信的能力,但是该方案所采用的光分插复用模块作为光交换组件存在以下问题,若通信接收和通信发射采用相同波长,则光分插复用模块存在收发干扰问题,若通信接收与通信发射采用两个不同的波长,该路由终端只能与波长匹配的通信目标端机建立链路,不能实现随遇接入。第三种是中继节点采用特殊结构设计,例如长春理工大学提出的基于旋转抛物面拼接的光学中继方案(姜会林,胡源,丁莹,付强,赵义武,董科研,宋延嵩,娄岩.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光学原理研究[J].光学学报,2012,32(10):56

60.)。这种方案存在波长分配困难,后续子光路复杂,中继节点能量利用率低,信号传输延时大,无法适用于通信节点多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波长分配困难,后续子光路复杂,中继节点能量利用率低,信号传输延时大,无法适用于通信节点多的场合的问题,提出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光端机,采用波长转换器和光开关,实现空间多点便捷、快速、轻小型化和随遇接入激光通信组网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及系统,包括中继节点和若干个从节点。中继节点可以同时与多个从节点建立通信链路,构成一点(中继节点)多址(多条通信链路)的通信网络。从节点通过中继节点与其他从节点实现信息交换。
[0006]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包括光学天线、通信收发模块和光开关;
[0007]所述光学天线包括:
[0008]二维反射镜伺服机构,用于控制通信光束指向与跟踪,
[0009]中继天线,其光轴中心与所述二维反射镜伺服机构的方位轴同轴布置,用于将通
信光束缩束或扩束,
[0010]精跟踪振镜,
[0011]波段分光片,
[0012]所述精跟踪振镜用于提高光束指向精度,并将通信光束反射进入所述波段分光片,
[0013]所述波段分光片用于将通信光束分为通信光λ1和信标光λ3,
[0014]章动振镜,
[0015]通信耦合镜,
[0016]通信光纤,
[0017]所述章动振镜用于将通信光λ1反射进入所述通信耦合镜,
[0018]所述通信耦合镜用于将通信光λ1耦合进入所述通信光纤,
[0019]波长分光片,
[0020]信标接收镜,
[0021]CCD,
[0022]所述信标接收镜用于将经所述波长分光片透射的信标光λ3汇聚到所述CCD 上,
[0023]信标光激光器,用于发射信标光λ4,
[0024]信标扩束镜,用于将信标光λ4扩束后进入所述波长分光片中,
[0025]所述波长分光片用于使经过的信标光λ3与信标光λ4同轴反向;
[0026]所述通信收发模块包括光纤环路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分束器、探测器、波长转换器和EDFA;
[0027]所述通信光纤连接到所述光纤环路器的双向端口,所述光纤环路器的输出端口通过光纤连接到所述前置放大器上,所述滤波器一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连接,另一端与分束器连接,所述分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通信光λ1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进入所述探测器,另一部分通过光纤进入所述光开关的输入端;
[0028]所述光开关的输出端与波长转换器连接,
[0029]所述波长转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通信光λ1改变波长成为通信光λ2,
[0030]所述EDFA与光纤环形器中连接,用于将通信光λ2放大。
[0031]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系统,包括中继结点和从节点,所述中继结点为上述的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所述从节点为典型点对点用激光通信端机,每个所述中继结点与至少一个所述从节点通信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多个光学天线和通信收发模块,利用光开关切换不同输入与输出通道构成全光转换端机。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光有四个不同波长,中继节点通信接收波长为λ1的通信光,发射波长为λ2的通信光,通过波长转换器实现通信光由λ1波长变成λ2 波长。信标接收波长为λ3的信标光,发射波长为λ4的信标光。于此对应。从节点均具有相同的结构,接收波长为λ2的通信光,发射波长为λ1的通信光,接收波长为λ3信标光,发射波长为λ4的信标光。
[0034]本专利技术在同一个节点中采用不同的波长,可提高收发隔离度,进而提升通信链路的信噪比。
[0035]本专利技术所有节点均采用相同波长体系(通信光波长λ1、λ2,信标光波长λ3、λ4),使
得中继节点可以随时与任一从节点实现波长匹配,建立链路,实现接入。此外,采用相同的波长体系,也容易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删减增减天线和通信收发模块数量,使得整个空间网络具备良好的外扩能力。
[0036]本专利技术采用粗跟踪、精跟踪和章动跟踪三环跟踪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实现远距离、高速率空间通信网络。
[0037]本专利技术具备通信和全光转发两种能力。中继节点不仅能够通过探测器感知从节点发送的信息,还能够将信息完整转发到其他从节点。全光转发过程不经过光电或电光转换,速率不受电子学器件影响,数据延时小。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光学天线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通信收发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示意图。
[0043]图中11

第一光学天线、12

第二光学天线、13

第三光学天线、14

第四光学天线、21

第一通信收发模块、22

第二通信收发模块、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点多址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用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天线、通信收发模块和光开关;所述光学天线包括:二维反射镜伺服机构,用于控制通信光束指向与跟踪,中继天线,其光轴中心与所述二维反射镜伺服机构的方位轴同轴布置,用于将通信光束缩束或扩束,精跟踪振镜,波段分光片,所述精跟踪振镜用于提高光束指向精度,并将通信光束反射进入所述波段分光片,所述波段分光片用于将通信光束分为通信光λ1和信标光λ3,章动振镜,通信耦合镜,通信光纤,所述章动振镜用于将通信光λ1反射进入所述通信耦合镜,所述通信耦合镜用于将通信光λ1耦合进入所述通信光纤,波长分光片,信标接收镜,CCD,所述信标接收镜用于将经所述波长分光片透射的信标光λ3汇聚到所述CCD上,信标光激光器,用于发射信标光λ4,信标扩束镜,用于将信标光λ4扩束后进入所述波长分光片中,所述波长分光片用于调节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立新刘智张立中白杨杨姜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