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1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供电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管、复数个喷头和设于水管的抽吸泵,水管与水箱连接,喷头设于水管;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室和传输履带,传输履带设有垃圾收集件;供电装置给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供电。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河湖治理药剂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降低人工打捞垃圾的作业强度。降低人工打捞垃圾的作业强度。降低人工打捞垃圾的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污染水体的防治工作,随着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的落实,水生态修复与水体日常维护逐渐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考核之中,水体中的水质指标作为影响水生态、水景观的主要因素,其水质数据越来越受到各级河道、湖泊管理部门的重视,相关水体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日趋紧迫。常规的投加菌剂药剂、河面垃圾打捞,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水体维护需要。在此背景下,研发集自动投加菌剂、药剂、水面漂浮物收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利用该多功能一体化设备,不仅可以初步解决河面垃圾漂浮的问题,同时利用设备再河道反复运作,投加微生物菌剂、絮凝药剂、抑制剂等河道修复药剂从而减少沿途定点投药设备的布设以及管路布设,降低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供电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管、复数个喷头和设于水管的抽吸泵,所述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喷头设于水管;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室和传输履带,所述传输履带设有垃圾收集件;所述供电装置给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供电。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伸缩地套接于第一管体,所述喷头设于第二管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存储装置还包括一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和履带安装座,所述传输履带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履带安装座,所述气缸与传输履带的另一端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室是网状结构,所述垃圾收集室可拆卸地设于设备本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装置是由控电箱、太阳能电板和备用电池组组成。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APP、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信号连接,所述APP设有数据输入模块、手动模块和自动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设有液位计,所述APP设有提醒模块,液位计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提醒模块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垃圾感应器,所述垃圾感应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
提醒模块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室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提醒模块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3]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在水箱投加微生物菌剂、絮凝药剂、抑制剂等河道修复药剂,设备在水体河道通航时,药物喷洒装置沿途喷洒投加药剂,提高河湖治理药剂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设备通过前行让水流带动传输履带转动,履带利用垃圾收集件将河面垃圾收集至垃圾收集室,降低人工打捞垃圾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套接和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升降组件和传输履带的结构示意图,该状态是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设有供电装置2、药物喷洒装置3、垃圾收集存储装置4和驱动装置5,供电装置2给驱动装置5、药物喷洒装置3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4供电。本技术方案的供电装置2是由控电箱21、太阳能电板22组成和备用电池组组成,利用太阳能实现供电让设备自主实行运作,节约成本,增强续航能力。本技术方案驱动装置5可以是螺旋桨。药物喷洒装置3包括水箱31、水管32、复数个喷头33和设于水管32的抽吸泵34,水管32与水箱31连接,喷头33设于水管32,本技术方案的喷头33采用二流体喷头,二流体喷头可根据水体状况设置在水体底部或水体表面进行射流/雾化,让配制好的微生物菌剂或药剂充分和水体作用反应,二流体喷头属于现有技术在这就不加赘述。垃圾收集存储装置4包括垃圾收集室41和传输履带42,传输履带42设有垃圾收集件421,垃圾收集件421可以采用倒钩结构。本技术方案的垃圾收集室41是网状结构,垃圾收集室41可拆卸地设于设备本体1。垃圾收集室41根据现场水体深度可以灵活拆卸并装上不同容积的垃圾收集室41,垃圾收集室41是网状结构的箱体,结构简单轻便。垃圾收集室41的可拆卸结构可采用挂钩或螺栓等固定结构。
[0021]参照图3,本技术方案的水管32包括第一管体321和第二管体322,第二管体322可伸缩地套接于第一管体321,喷头33设于第二管体322。采用这种结构的水管32,可根据水体状况和药剂的种类设置水管32的长度,使喷头33伸入水面或位于水面上方,让配制好的微生物菌剂或药剂充分和水体作用反应。
[0022]参照图4,本技术方案的垃圾收集存储装置还包括一升降组件6,升降组件6包括气缸61和履带安装座62,气缸61和履带安装座62设于设备本体,传输履带4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履带安装座62,气缸61与传输履带42的另一端固定。设备运行时,气缸61的活塞缸伸出,使传输履带42伸入水下,让水流带动传输履带42转动,设备不工作时,气缸61的活塞缸
收缩,将传输履带42收起,使设备更加紧凑。
[0023]参照图5,本技术方案的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APP、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信号连接,APP设有数据输入模块、手动模块和自动模块。
[0024]使用原理:
[0025]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下载本技术的APP,打开APP界面,选择手动模块时,可在数据输入模块中输入指令,如药物喷洒装置工作指令、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工作指令和设备航行线路,这些指令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输送到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收到这些指令时控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药物喷洒装置打开,以及控制模块通过定位模块控制设备运行路线,根据河面是否需治理人为的控制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药物喷洒装置开/关;选择自动模块时,在数据输入模块中输入行驶线路,并在数据输入模块中输入到达某指定区域时控制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药物喷洒装置开/关,控制模块通过定位模块输出的位置信息控制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工作。
[0026]参照图1和图5,本技术方案的水箱31设有液位计311,APP设有提醒模块,液位计31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供电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药物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管、复数个喷头和设于水管的抽吸泵,所述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喷头设于水管;垃圾收集存储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室和传输履带,所述传输履带设有垃圾收集件;所述供电装置给驱动装置、药物喷洒装置和垃圾收集存储装置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伸缩地套接于第一管体,所述喷头设于第二管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存储装置还包括一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和履带安装座,所述传输履带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履带安装座,所述气缸与传输履带的另一端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治理及河面垃圾收集的多功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室是网状结构,所述垃圾收集室可拆卸地设于设备本体。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文陈少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冠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