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805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属于大田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罗勒种子与针对绿盲蝽的内吸式杀虫颗粒剂埋种于茶园周边或茶行间,埋种量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田害虫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盲蝽蟓在我国茶区危害呈上升趋势,成虫和若虫喜食幼嫩茶梢、严重影响茶树芽叶外观品质和经济价值。绿盲蝽在茶园的虫口高峰期主要在早春和秋季,尤其是对春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绿盲蝽取食茶树幼嫩芽头后,会在芽叶上形成坏死点,随着受害芽叶生长,叶片上形成若干不规则的孔洞,或叶缘残缺破烂,最后呈现“破叶疯”症状。绿盲蝽体型小,通体绿色,喜生活在隐蔽处。若虫行动活跃,一般均于晨昏及阴天在芽梢上活动为害,日光稍强即爬至茶丛内隐藏。
[0003]现有盲蝽蟓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防治、色板诱集防治、性信息素诱集防治;其中,普遍采用的化学药剂防治法,使得盲蝽蟓逐渐对其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为了维持防效,需要不断的筛选新的药剂用于盲蝽蟓的防治;而且化学药剂的使用还会杀灭一些有益昆虫和鸟类,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此外,化学药剂的残留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色板诱集法是利用盲蝽蟓对颜色的趋性,进行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罗勒种子与针对绿盲蝽的内吸式杀虫颗粒剂埋种于茶园周边或茶行间,埋种量30

60穴/亩,穴间距为1

2m;埋种后浇足水,通过栽培管理使罗勒成株在当年的9

10月份开花,利用罗勒花序的诱集功能来诱杀绿盲蝽;其中,每穴针对绿盲蝽的内吸式杀虫颗粒剂≥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绿盲蝽的内吸式杀虫颗粒剂为氟啶虫胺腈颗粒剂、烯啶虫胺颗粒剂和呋虫胺颗粒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为氟啶虫胺腈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绿盲蝽的内吸式杀虫颗粒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制备而成:内吸式杀虫剂20%,白炭黑3

5%,轻质碳酸钙5

10%,聚乙烯醇1

3%,无水硫酸钠1%,钠基膨润土补足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罗勒种子为丁香罗勒、法莫罗勒、桂皮罗勒、密叶香罗勒、甜罗勒、特大叶罗勒和紫罗勒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为丁香罗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园高效诱杀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罗勒种子事先采用杀菌剂处理,具体是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处理剂量100

150毫克/100克种子,晾干。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群陈泽军孙平张信哲李冰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