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80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包括:将巷道近场围岩根据破碎程度划分为锚固区域和锚固外区域;通过分区独立注浆法或同孔分步注浆法,采用弹性注浆材料和/或弹韧性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区域进行注浆,采用发泡类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外区域进行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可减冲吸能并能与围岩协调变形的注浆材料,并根据不同区域围岩特点进行注浆加固,不但可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提高围岩自承能力,还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形、吸能,并与围岩协调变形、保持与不连续面的黏结,减少冲击对围岩完整性的持续破坏,并增加围岩的减冲吸能特性,大幅降低冲击地压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提高抵抗高能量冲击下灾变的能力。提高抵抗高能量冲击下灾变的能力。提高抵抗高能量冲击下灾变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冲击地压、强烈动压等条件影响下的部分巷道围岩受动载荷冲击破坏严重,尤其是帮部煤体在动载荷反复冲击的震动作用下,节理张开滑移,裂隙发育扩展,围岩完整性和承载力大大下降;且一般情况下冲击影响巷道的破坏程度和范围大于静载无冲击巷道。如不采取加固措施,会导致巷道破坏加剧,持续冲击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剧烈变形甚至大面积冒顶等严重破坏。
[0003]针对此类巷道,应采取及时加固的方法,恢复距离巷道开挖面较近、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近场围岩的完整性和部分承载能力,保持甚至提升巷道抵抗后续冲击和变形破坏的能力。
[0004]传统注浆材料形成的固结体虽然强度较大,但脆性大,抗变形能力差,受反复冲击后会逐渐发生破坏,加固效果逐渐弱化,直至失效。如果采用传统方法恢复围岩完整性,则冲击动载影响下固结体易发生破坏,与不连续面的黏结也容易破坏,且固结体本身不具有可变形性,仍要靠围岩自身的变形破坏来吸收部分能量,加固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巷道近场围岩根据破碎程度划分为锚固区域和锚固外区域;S2、通过分区独立注浆法或同孔分步注浆法,采用弹性注浆材料和/或弹韧性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区域进行注浆,采用发泡类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外区域进行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独立注浆法包括:S211、针对所述锚固区域依次进行打孔、插入注浆管、封孔和注浆操作;S212、所述锚固区域注浆完毕后,针对所述锚固外区域依次进行打孔、插入注浆管、封孔和注浆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外区域的封孔位置位于所述锚固区域的外侧,且所述锚固外区域的注浆压力比所述锚固区域的注浆压力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孔分步注浆法包括:S221、在所述锚固外区域的注浆深度开设注浆孔,在所述锚固外区域和孔口处分别安装封孔装置,在注浆管的所述锚固外区域外侧设置自力式调节阀;S222、利用弹性注浆材料和/或弹韧性注浆材料采用低于或等于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晓威吴拥政付玉凯李文洲张镇吴志刚石蒙王涛孙志勇刘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西川煤矿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