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味藿香片中橙皮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75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五味藿香片制备过程中对橙皮苷含量的近远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五味藿香片中的橙皮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1)取五味藿香片的原料药材,加水煎煮,经提取得到提取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近红外光谱数据;(3)根据近远红外校正模型测定待测液中的橙皮苷含量;(4)根据步骤(3)中测得的橙皮苷含量确定五味藿香片的目标提取时间。建立的NIR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橙皮苷的含量,且与参考值间的偏差较小,实现快速、实时、在线、动态监控橙皮苷在提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确保最终产品实物质量均一稳定。一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味藿香片中橙皮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五味藿香片制备过程中对橙皮苷含量 的近远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五味藿香片由广藿香,陈皮,草豆蔻,苍术,豆蔻五味药材组成,是在 传统明方解郁丸的基础上依据五神脏理论研制而得,具有醒脾化湿,理气解 郁的功效,主要用于湿浊困脾、气机郁滞所致的情绪郁闷、低落、倦怠乏力、 思维迟钝,其中,芹菜素
‑7‑
O

β

D

葡萄糖苷的君药广藿香主要成分,具有抗 菌消炎,抗焦虑的作用;臣药陈皮中的橙皮苷、橘皮素,川陈皮素具有祛痰 平喘,和胃止吐等药理活性,原儿茶素及香草酸是君药广藿香,臣药陈皮、 草豆蔻,佐药苍术的共同成分,具有抗氧化,促进消化液分泌,抗炎之功效。 五味藿香片方剂以轻清芳香,苦温性燥之品为主组成,诸药配伍,入于中焦, 能醒脾化湿,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中药治疗抑郁障碍的制剂。
[0003]五味藿香片中的有效成分橙皮苷,其传统监测工段指标的方法为HPLC 法,该前处理繁琐,易受杂质和溶剂背景吸收干扰。五味藿香片生产过程中 提取过程为生产过程的重要工段,目前,中药提取时间的控制主要是根据原 工艺的提取时间,没有考虑由于原药材质量的差异和工段波动等造成的终点 的提前和滞后。导致提取液质量不稳定,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五味藿香片生产过程中提取过程为 生产过程的重要工段,中药提取时间的控制主要是浓缩点密度,或者规定的 提取时间,没有考虑由于原药材的质量差异和工段波动等造成的终点的提前 和滞后。导致提取液质量不稳定,影响后续的产品质量。造成能源,时间的 浪费。
[0005]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现,将NIR分析技术应用于提取过程, 运用化学计量学软件提取NIR光谱数据与指标含量间的关联信息,将有效成 分(橙皮苷)与NIR光谱数据关联并建立定量校正模型,建立一种对五味藿 香片快速、实时、在线、动态监控的分析方法,从而保证五味藿香片质量稳 定性。
[0006]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味藿香片中橙皮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其包 含下述步骤:
[0008](1)取五味藿香片的原料药材,加水煎煮,经提取得到提取液样品;
[0009](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近红外光谱 数据;
[0010](3)HPLC法测定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指标;
[0011](4)运用化学计量方法将步骤(2)所得光谱与步骤(3)所得含量指标 进行关联,通过重复下述步骤:光谱谱区选择、光谱预处理、数据降维、异 常点剔除、建立和优化五味藿
香片所提过程橙皮苷的模型、模型检验,重复 操作直至建立的校正模型与样品相吻合即得。
[0012]优选的,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加水煎煮次数为1

3次。
[0013]优选的,其中,所述煎煮次数为3次,第一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 选为10倍量的水,和/或第二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选为10倍量的水, 和/或第三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选为10倍量的水。
[0014]优选的,其中,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为2h,和/或第二次 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为2h,和/或第三次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 为2h。
[0015]优选的,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五味藿香片的原料药材为广藿香, 陈皮,草豆蔻,苍术和豆蔻。
[0016]优选的,其中,在步骤(1)中,提取的时间为每次煎煮时沸腾前3

8min 取样,沸腾后8

12min取样,优选为,提取的时间为每次煎煮时沸腾前5min 取样,沸腾后10min取样。
[0017]优选的,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用近红外光谱仪的光谱条件 为:波长范围为:1100nm~2300nm;优选的,波长增量为2.0nm;扫描次数 为64;光程为2mm。
[0018]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的校正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
[0019]步骤1:收集橙皮苷提取液的校正集和验证集样本;
[0020]步骤2:用HPLC法测定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中的橙皮苷的含量;
[0021]步骤3: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校正样品集,得到校正集近远红外光谱数据, 选择合适的谱段区间和预处理方法;
[0022]步骤4:构建校正集样品橙皮苷含量与特征红外光谱数据之间关系的校正 模型;
[0023]步骤5:通过内部和外部验证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
[0024]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的校正模型的建立方法中的步骤2的HPLC 法的条件为:AgilentC18色谱柱(250mm
×
4.6mm,5μm),优选的,流动 相为乙腈(A)

0.1%磷酸(B)。
[0025]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的橙皮苷的含量指标测定方法为:AgilentC18 色谱柱(250mm
×
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磷酸, 优选的,梯度洗脱程序为:0~30min,5%~19%A;30~40min,19%~20%A; 40~50min,20%~29%A;50~85min,29%~54%A;更优选的,流速1mL
·
min

1; 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
[0026]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的校正模型的建立方法中的步骤3中的光谱 预处理方法为选自数据中心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和散射校正中的一种或 两种以上。
[0027]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的校正模型的建立方法中的步骤4中的校正 模型的建立采用最小二乘法。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方法在药品生产稳定性中的应用,优选的,在五 味藿香片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性的应用。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0]本专利技术以五味藿香片提取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过程为研究对象,采 用AntarisII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法建立提取液中橙 皮苷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NIR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橙皮苷的含量, 且与参考值间的偏差较小,实现快速、实时、在线、动态监控橙皮苷在提取 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确保最终产品实物质量均一稳定。
[0031]采用AntarisII光谱仪器,进行对五味藿香片水提过程橙皮苷的含量监 测,并计算相对浓度变化率值和观察提取过程指标成分的溶出规律来判断终 点,结果表明五味藿香片提取第一次在100min,提取第二次在100min,提 取第三次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味藿香片中橙皮苷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监测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1)取五味藿香片的原料药材,加水煎煮,经提取得到提取液样品;(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用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近红外光谱数据;(3)HPLC法测定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指标;(4)运用化学计量方法将步骤(2)所得光谱与步骤(3)所得含量指标进行关联,通过重复下述步骤:光谱谱区选择、光谱预处理、数据降维、异常点剔除、建立和优化五味藿香片所提过程橙皮苷的模型、模型检验,重复操作直至建立的校正模型与样品相吻合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加水煎煮次数为1

3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所述煎煮次数为3次,第一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选为10倍量的水,和/或第二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选为10倍量的水,和/或第三次煎煮加8

12倍量的水,优选为10倍量的水。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为2h,和/或第二次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为2h,和/或第三次煎煮时间为1.5h~2.5h,优选为2h。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五味藿香片的原料药材为广藿香,陈皮,草豆蔻,苍术和豆蔻。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提取的时间为每次煎煮时沸腾前3

8min取样,沸腾后8

12min取样,优选为,提取的时间为每次煎煮时沸腾前5min取样,沸腾后10min取样。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用近红外光谱仪的光谱条件为:波长范围为:1100nm~2300nm;优选的,波长增量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宜春伍庆王娇徐家怡李慧馨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