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64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包括搅拌件和悬浮件;所述搅拌件连接设置在所述悬浮件的下方水域中;所述搅拌件的底部装配有叶轮;所述搅拌件内部密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对水进行搅动;悬浮件利用中心对称式展开的浮球,实现了水中稳定的运行姿态;浮球采用双层结构,夹层处设有浮力块,可以实现半充气下水,有效控制了设备在岸上的体积,降低了搬运难度。降低了搬运难度。降低了搬运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增氧机一般采用异步电机,然后配备减速箱。因为机械结构复杂,密封性能有限,而且容易出现减速箱漏油等现象。且内转子结构转动惯量较小,采购外转子更节能。传统的异步电机不方便调节,发热量大,而永磁结构可以实现无极调速。一般搅动机构都是将一搅拌轴放入水下,一电机固定在水面以上来驱动搅拌轴,对于大范围的水产养殖,此类搅拌机构是不方便固定和使用的。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整体放入水中的、调节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整体放入水中的、调节精度高、工作稳定性好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包括搅拌件和悬浮件;所述搅拌件连接设置在所述悬浮件的下方水域中;所述搅拌件的底部装配有叶轮;所述搅拌件内部密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对水进行搅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悬浮件和搅拌件设计成一体结构,就可以显著减少增氧机的水中安装作业,提升了拆装效率。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搅拌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电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定子和外转子;所述外转子配合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外转子为永磁体。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工作时实现无极变速,降低密封难度,提升增氧机运行稳定性。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前端盖的边缘与所述后端盖的边缘分别朝着对向延伸设置有挡圈;所述外转子的内侧与所述挡圈密封贴合。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圈的结构与后端盖的侧壁之间相当于形成了密封槽,能够显著提高自身与外转子之间的密封性。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悬浮件包括控制器、杆件和浮球;所述控制器对应连接设置在所述搅拌件的顶部;所述杆件一端与所述控制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球连接;若干组的所述杆件和所述浮球关于所述控制器中心对称分布。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浮球提供的多点平衡效果,显著提高增氧机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性。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6]进一步,所述杆件的铰接一端顶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杆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伸缩调节范围内绕铰接点自由摆动。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让杆件拥有一定的上翻调节余地,可以在增氧机非水平状态下入水时,克服某一侧杆件受力过大的问题,通过转动缓冲的时间让增氧机自身调平,从而避免杆件硬性折断;同样,在开放型养殖水域遭遇风浪等情况时,杆件在起伏中受力集中折断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9]进一步,所述浮球为双层结构,包括内胆和外罩;所述内胆和所述外罩之间夹持设置有浮力块;若干个所述浮力块水平环向连接分布在所述内胆的周围。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层结构首先能够避免因为和一些尖锐物的意外撞击而直接泄气失效,同时,浮力块提供的浮力使得增氧机下水前可以不把内胆充满,从而有效控制设备的整体体积,便于搬运;在内胆未充满浮力叠加浮力块的浮力可以让增氧机飘起时,先让增氧机下水,随后再进一步对内胆加气,可提供浮力最大值进一步增加使得增氧机的悬浮状态更加稳定,同时进一步胀大的浮球也可以作为防撞屏障拱卫在动设备外围,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2]进一步,所述所述浮力块位于所述浮球的上半部分空间内。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够起到浮力增幅的效果,又可以在内胆本身充气充足时增加增氧机的吃水深度,从而保证叶轮的搅拌效果。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5]进一步,所述内胆表面设置有进气阀和放气阀;所述进气阀位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放气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杆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放气阀的出口端位于自身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所述放气阀为电磁控制阀。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气阀设置在顶部能够便于增氧机下水后继续进行补气操作能够利用释放的气流推动增氧机本身移动,达到位置微调的效果;电磁控制阀的供电部分可安装在控制器的内部。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8]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内部密封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减震平台;所述减震平台包括软垫层、弹簧组和安装板;所述软垫层贴合铺设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软垫层的上方;所述弹簧组连接设置在所述软垫层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00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簧组的伸缩效果可以有效吸收电机和叶轮工作产生的震动,降低元器件松脱概率,提高增氧机的运行稳定性。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31]进一步,所述安装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软垫层的设置区域内;所述弹簧组包括若干个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上端沿所述安装板边缘处分布;所述弹簧件的下端向外张开,沿所述软垫层的边缘处分布。
[00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件这种向下扩张式的布置方式,能过有效同时应对来自纵向和横向的震动,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永磁外转子增氧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内定子和外转子位置关系图;
[0036]图4为悬浮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8]1、搅拌件,11、叶轮,12、电机,121、内定子,122、外转子,13、壳体,131、前端盖,132、后端盖,133、挡圈,18、定位槽,19、安装槽,2、悬浮件,21、控制器,22、杆件,23、浮球,231、内胆,232、外罩,233、浮力块,234、进气阀,235、放气阀,24、弹性件,201、腔体,3、减震平台,31、软垫层,32、弹簧组,321、弹簧件,33、安装板,9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件(1)和悬浮件(2);所述搅拌件(1)连接设置在所述悬浮件(2)的下方水域中;所述搅拌件(1)的底部装配有叶轮(11);所述搅拌件(1)内部密封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驱动所述叶轮(11)对水进行搅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1)还包括壳体(13);所述壳体(13)包括前端盖(131)和后端盖(132);所述电机(12)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定子(121)和外转子(122);所述外转子(122)配合设置在所述前端盖(131)和所述后端盖(132)之间;所述外转子(122)为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31)的边缘与所述后端盖(132)的边缘分别朝着对向延伸设置有挡圈(133);所述外转子(122)的内侧与所述挡圈(133)密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件(2)包括控制器(21)、杆件(22)和浮球(23);所述控制器(21)对应连接设置在所述搅拌件(1)的顶部;所述杆件(22)一端与所述控制器(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球(23)连接;若干组的所述杆件(22)和所述浮球(23)关于所述控制器(21)中心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2)的铰接一端顶部与所述控制器(21)之间还连接设置有弹性件(24);所述杆件(22)在所述弹性件(24)的伸缩调节范围内绕铰接点自由摆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外转子增氧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梨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