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包括气动执行机构、阀座组件、阀芯组件,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和阀座组件密封连接,气动执行机构在上阀座组件在下,阀芯组件在气动执行机构和阀座组件内部,其上部位于气动执行机构内部,下部位于阀座组件内部。阀座组件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阀体、分流管、流体下腔室、阀口、流体上腔室、汇流管和消音孔,阀座组件通过对流体分流降低了阀口俩端的压差,降低了气蚀的概率,气动执行机构利用同一气源控制四个推板装置实现了对分流流体的同步控制,提升了控制精度,椭圆形下腔室和上腔室给了流体缓冲的空间,降低了流体对阀体内表面的冲击,消音孔将声波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消耗掉,有效的解决了共振噪音。共振噪音。共振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调节阀防噪音
,具体为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气动调节阀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一种自动执行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维修方便、防火防爆等特点,不仅能与气动调节仪表、气动单元组合仪表配用,而且通过电
‑
气转换器或电
‑
气阀门定位器还能与电动调节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配套,它广发地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电站、轻纺等工业部门中。但气动调节阀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既污染工厂环境也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这些噪音主要来自阀门部件的机械振动和流体压降过程中。机械振动是流体在通过阀体时冲击阀的零件而产生受迫振动,或者一些内部部件在其本征频率下共振,因而产生噪音。管路中液体流动过程中,会出现气蚀现象,气泡爆炸会产生噪声,还会形成冲击波,导致阀门及管路出现振动,缩短其使用寿命。该噪声的产生原理如下:在流体中某点静压力值低于蒸汽压力与阀缩面后,压力降至流体蒸汽压力时,会出现气泡;当带有气泡的流体通过阀门时,压力增加,超过液体的蒸汽压力,气泡会破裂爆炸,出现噪声。传统的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多采用厚壁管线法或吸音材料法,采用厚壁管可使噪音降低20分贝左右,同一管径壁越厚降低噪音效果越好,当然壁越厚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吸音材料法是指用吸音材料包住噪音源和阀后管线,但噪音会经由流体流动而长距离传播,故吸音材料包到哪里,消除噪音的有效性就终止到哪里,这种办法只适用于噪音不是很高、管线不是很长的情况。这两种解决办法都成本较高,且未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包括气动执行机构、阀座组件、阀芯组件,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和阀座组件密封连接,气动执行装置在上阀座组件在下,阀芯组件在气动执行装置和阀座组件内部,其上部位于气动执行装置内部,下部位于阀座组件内部。气动调节阀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是流体压降和共振,本专利技术从根源上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流体在进入阀座组件后会被分流成四股相同流量的分支,由四个阀芯组件来分别控制,又由气动执行机构统一对四个阀芯进行控制,保证了四股分支流体的总开度受一股压缩空气的压力值调控,流体在被分成四股后阀芯俩边流体的压降会减小,产生气蚀的情况也大大减小,而共振会引起阀体振动,从而带动阀体表面的消音装置振动,该装置将振动转换为热能从而消除振动。
[0005]进一步的,气动执行机构包括气室上腔体、气室下腔体、推板装置,气室上腔体和气室下腔体通过螺栓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所述推板装置共四个安装于气室下腔体内部,气室下腔体和阀座组件相连。当压缩空气由气室上腔体进入密闭腔室后会同时作用于四个
推板装置上,推板装置的位移量受压缩空气压力的控制,空气压力值和推板装置位移量呈线性相关。
[0006]进一步的,气室上腔体包括上腔壁、进气口、出气口和控制阀,上腔壁底部和气室下腔体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上腔壁上部俩侧,控制阀和进气口、出气口相连接。气体由控制阀调控后进入进气口,充满整个上腔壁,再由出气口通过控制阀离开上腔室,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控制阀确保了气室上腔体内部压缩空气的压力能保持在需要的任意确定数值。
[0007]进一步的,气室下腔体包括下腔壁和导向槽,下腔壁和上腔壁连接,所述导向槽共四个位于下腔壁内部。压缩空气进入下腔壁后会同时作用于四个导向槽,导向槽为圆柱形结构,四个推板装置和导向槽的侧壁紧密接触,导向槽上俩侧开有轨道,保证推板装置在导向槽内可沿指定方向做上下运动。
[0008]进一步的,推板装置包括活塞板、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弹簧四、磁铁、行程指针、导向轨道和刻度表,所述活塞板有四个,分别位于四个导向槽内,可由压缩空气推动在导向槽内向下移动,四个不同长度的弹簧按高低顺次排布位于不同的导向槽内,所述弹簧顶部和活塞板相连,底部和导向槽底部相连,最长的弹簧弹簧一顶部装有磁铁,导向轨道安装于下腔壁外侧,位置和弹簧一相对应,行程指针安装于导向轨道内位置与磁铁位置对应,刻度表安装于下腔壁外侧,刻度位置与行程指针相对应。
[0009]活塞板为圆形,与导向槽表面贴合,活塞板俩侧有卡板,卡板正好卡在导向槽俩侧的轨道内,当压缩空气进入气室下腔体时,活塞板顶部受到压缩空气压力的推动会使其下方的弹簧压缩,四根弹簧长度比例是4/3/2/1,当压缩空气压力对弹簧的压缩量区间在1范围内时四个弹簧都被压缩,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由于长度较长,其上方连接的活塞板不会对阀芯组件产生推动作用,只有弹簧四上的活塞板推动阀芯组件影响了阀口开度。当压缩空气压力对弹簧的压缩量区间在1和2之间时,只有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继续压缩,弹簧四上的活塞板已经到达了导向槽上设置的卡环位置,无法再向下移动,该卡环的存在保证了弹簧四不会由于受到过大的应力而疲劳破坏。此时相对较短的弹簧三上的活塞板和阀芯组件接触,推动阀芯组件向下运动,锥形阀芯随位移量改变阀口的开度。当压缩空气对弹簧的压缩量区间在2和3之间时,弹簧一和弹簧二继续压缩,弹簧三到达限位,相对较短的弹簧二上的活塞板和阀芯组件接触,推动阀芯组件向下移动,锥形阀芯随位移量改变阀口的开度,当压缩空气对弹簧的压缩量区间在3和4之间时,弹簧一继续压缩,弹簧二到达限位,弹簧一上的活塞板和阀芯组件接触,推动阀芯组件向下移动,锥形阀芯随位移量改变阀口的开度。
[0010]弹簧一顶部安装的磁铁会吸附导向轨道内安装的行程指针,弹簧一压缩复原的过程中,行程指针也会相应的在导向轨道内上下移动,这样通过弹簧一的压缩量变化便可直接在刻度表上直观的看出阀口开度的大小。
[0011]进一步的,阀座组件包括入口法兰、出口法兰、阀体、分流管、流体下腔室、阀口、流体上腔室、汇流管,所述入口法兰、出口法兰分别和阀体俩侧相连接,阀体顶部和气室下腔体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分流管的主管路和入口法兰连接,分支管路分别和四个流体下腔室相连,流体下腔室顶部和阀口相连,阀口和流体上腔室底部相连,四个流体上腔室分别和汇流管的分支管路相连,汇流管的主管路和出口法兰相连。流体由进口法兰
进入阀体,在分流管处流体被等分为四路,分别进入不同的流体下腔室,再通过流体下腔室顶部的阀口进入流体上腔室,各个流体上腔室内的流体再通过汇流管重新汇集到一处,从出口法兰流出。该阀座组件通过对流体进行分流使得每一路的流体压力得到减小,当阀芯调节阀口开度时,流体上腔室和流体下腔室的压降减小,流体产生气蚀的情况大大改善。此处虽然对流体进行了四等分处理,但对阀口开度的控制依然由同一气源的压力值进行调控,即压缩空气的压力值控制四个活塞板的位移量,活塞板的位移量控制四个阀芯在阀口的位移量,阀芯位移量控制阀口的开度从而控制流体流量,四路管道对总流量分四级调控,解决了气蚀问题的同时还提升了阀体的控制精度,可谓一举两得。
[0012]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节阀包括气动执行机构(1)、阀座组件(2)、阀芯组件(3),所述气动执行机构(1)和阀座组件(2)密封连接,气动执行机构(1)在上阀座组件(2)在下,阀芯组件(3)在气动执行机构(1)和阀座组件(2)内部,其上部位于气动执行机构(1)内部,下部位于阀座组件(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1)包括气室上腔体(11)、气室下腔体(12)、推板装置(13),气室上腔体(11)和气室下腔体(12)通过螺栓连接,并装有密封垫圈,所述推板装置(13)共四个安装于气室下腔体(12)内部,气室下腔体(12)和阀座组件(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上腔体(11)包括上腔壁(111)、进气口(112)、出气口(113)和控制阀(114),上腔壁(111)底部和气室下腔体(12)连接,进气口(112)和出气口(113)分别位于上腔壁(111)上部俩侧,控制阀(114)和进气口(112)、出气口(11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下腔体(12)包括下腔壁(121)和导向槽(122),下腔壁(121)和上腔壁(111)连接,所述导向槽(122)共四个位于下腔壁(12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防噪音气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装置(13)包括活塞板(131)、弹簧一(132)、弹簧二(133)、弹簧三(134)、弹簧四(135)、磁铁(136)、行程指针(137)、导向轨道(138)和刻度表(139),所述活塞板(131)有四个,分别位于四个导向槽(122)内,可由压缩空气推动在导向槽(122)内向下移动,四个不同长度的弹簧按高低顺次排布位于不同的导向槽(122)内,所述弹簧顶部和活塞板(131)相连,底部和导向槽(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正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正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