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60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转运床,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仓,升降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机构,其上方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与升降架均为U字形,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位于升降架内,其前端面与后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定位槽的内壁刻有与第二螺栓相配合的内螺纹,活动架的上方设置有床板,床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床垫,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位于活动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床体可进行翻转,使用方便,扩展性好,床体宽度可调,并且稳定性高,调节高度时不易发生晃动和颠簸等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转运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生活用品
,具体为一种智能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转运车的运用,解决了病人进行手术后从手术台到病房的困难,减少了传统的手抬转移病人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各大医院都在使用,是医院的必备医用设备。
[0003]现有的转运床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在对病人进行转运时,无法对床体进行翻转,从而不便于将病人从转运床挪上病床上,并且现有的转运床扩展性差,其床体宽度无法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此外,现有的转运床在调节高度时,容易产生晃动和颠簸,从而导致病人产生不适,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智能转运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转运床无法进行翻转,使用不便,扩展性差,宽度无法调节,并且调节高度时容易产生晃动和颠簸等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转运床。所述一种智能转运床具有结构新颖,床体可进行翻转,使用方便,扩展性好,床体宽度可调,并且稳定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转运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2),其顶部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仓(4),所述升降仓(4)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机构,其上方设置有升降架(5),且所述升降仓(4)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导杆(7),所述导杆(7)的两端均套设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9),其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1),所述导杆(7)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栓(11)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升降架(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传动杆(12),所述升降仓(4)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传动杆(12)相配合的活动槽(13),所述升降架(5)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螺纹管(14),所述螺纹管(14)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5),所述升降架(5)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架(16),所述活动架(16)与升降架(5)均为U字形,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块(17),所述第一活动块(17)位于升降架(5)内,其前端面与后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18),所述定位槽(18)的内壁刻有与第二螺栓(15)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活动架(16)的上方设置有床板(19),所述床板(19)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床垫(20),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块(21),所述第二活动块(21)位于活动架(1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块(21)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活动架(16)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块(22)穿过限位槽(23)并延伸至活动架(16)的两侧,其厚度与限位槽(23)的槽宽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17)的宽度等于升降架(5)的内壁宽度,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奇新陈松吴奇艳卢小频
申请(专利权)人:崇左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