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344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所述桥墩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本体;连接组件,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防撞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桥墩可拆卸连接;至少一对减浪鳍,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减浪鳍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叉,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等于10度小于6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撞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桥墩和防撞装置之间的受到风浪阻力,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降低碰撞事故损伤程度。伤程度。伤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撞桥事故在世界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因此对桥梁采取防撞措施,以防止桥梁遇撞击物,例如船舶的撞击力而发生结构毁坏,同时尽可能地保护来往船舶,极大程度的降低损伤是十分必要的。
[0003]目前,现有的桥梁桥墩的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都是采用刚性的防撞围栏,例如混凝土护栏,刚性护栏在一定程度上,但是对事故船舶造成的损伤很大,此外,特别是对于立在水里的桥墩而言,由于水面风浪较大,不仅在发生事故时加大了对桥墩的撞击,而且容易受到水体中一些腐蚀性物质的侵蚀和泥沙的冲击。
[0004]为此,就很有必要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解决桥墩和防撞装置之间的风浪阻力的问题,降低损伤,保护桥墩,提高防撞装置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桥墩和防撞装置之间的受到风浪大、安全隐患大,事故损伤程度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本体;连接组件,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防撞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桥墩可拆卸连接;至少一对减浪鳍,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减浪鳍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叉,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等于10度小于60度。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浪鳍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12cm2小于等于50cm2。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减浪鳍于所述防撞本体上对称布置。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多个消能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消能肋布置于所述发泡材料的内部和/或所述发泡材料的表面,其中,所述多个消能肋构成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多个消能柱,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分水角部。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基座,设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固定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转轴孔;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绕所述第一转轴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转动;滚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本体,所述滚轮本体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滚轮支撑架,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所述滚轮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绕所述第二转轴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转动。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承重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桥墩;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承重架上;滑块,设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本体上还包括减震层和/或防腐层。
[0016]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在所述防撞装置的防撞本体上布置至少一对减浪鳍,所述减浪鳍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叉,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等于10度小于60度,所述减浪鳍利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组成各种三角状的仿生鱼鳍,从而起到减浪的作用,充分降低桥墩和防撞装置之间所受到的风浪阻力,特别是在撞击物碰撞到桥墩时,避免了防撞装置绕桥墩的大幅晃动,可以充分保护桥墩,降低对桥梁以及撞击物的损伤。此外,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的防撞本体上还增设有减震层和防腐层,避免了水体中的腐蚀性物质对防撞装置的腐蚀,并进一步地提高了防撞效果和使用率。本技术提供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拆卸、使用寿命长、易操作、安全可靠、且通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桥墩的防撞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桥墩的防撞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图1中A-A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的防撞装置中连接组件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1]图5A显示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中减浪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防撞本体的端面呈矩形。
[0022]图5B显示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中减浪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防撞本体的端面呈圆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其包括防撞本体1、连接组件2,和至少一对减浪鳍3。
[0026]接着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防撞本体1例如可以绕桥墩4的周部布置,所述防撞本体1例如包括壳体11、填充于所述壳体11内的发泡材料12、多个消能肋13、多个消能柱14。所述壳体11例如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塑件,所述复合材料可以列举纤维增强树脂、金属增强树脂等,具体地所述纤维可以列举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混合纤维等,所述树脂可以列举聚酯树脂、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双酚A型树脂等,所述金属可以列举钢等。所述壳体11为能够开合的塑件,其内侧具有通孔从而可以套设在桥墩4上,所述壳体11的内侧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桥墩4的形状的进行调整,例如圆形、方形或其他异性形状,所述壳体11的外侧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异性形状,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导流的观点,所述壳体11的外侧具有分水角部110,更进一步地,依水流的流向而设有多个分水角部。
[0027]接着参阅图3,所述发泡材料12填充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发泡材料12例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泡沫的孔径例如为1-10mm,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本体;连接组件,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防撞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桥墩可拆卸连接;至少一对减浪鳍,布置于所述防撞本体上,所述减浪鳍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叉,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交叉角度大于等于10度小于6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浪鳍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12cm2小于等于50cm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减浪鳍于所述防撞本体上对称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多个消能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消能肋布置于所述发泡材料的内部和/或所述发泡材料的表面,其中,所述多个消能肋构成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多个消能柱,设置于所述壳体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墩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晶蒋浩蒋超沈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