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35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锅炉加热辅助系统,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包括下水冷壁、上水冷壁、连接管路,过热器及分离器,还包括热水加热器,所述热水加热器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下水冷壁出口集箱和上水冷壁的进口集箱;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所述分离器设置于上水冷壁和一级过热器之间。引入其他热源加热水冷壁的工质,提升水冷壁吸热量,加快锅炉启动;同时,新热源的加入可降低了转直流的负荷,提高锅炉调峰能力。同时从工质流程内部引入蒸汽,还解决工质流程前后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的问题。量分配的问题。量分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锅炉加热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火力发电机组中大部分为直流锅炉,在直流锅炉中,工质流动是强制流动。将经过水冷壁的水加热到蒸汽的过程为启动阶段,进而达到转直流要求。在此过程中,水冷壁温升提升越快,启动时间越短。但现实中启动阶段需长时间在直流点下运行,才能满足转直流参数,提升机组负荷;水冷壁吸热量较小严重制约了锅炉的适应性。干态湿态的变化限制了锅炉较低负荷运行的可能,并且在低负荷时由于水冷壁吸热量小,导致过热器系统吸热量较大,过热器系统超温,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特别是炉内辐射过热器受热面。
[0003]另外,燃料特性和机组不同负荷工况参数的变化,锅炉受热面在每个负荷工况的吸热量发生变化,受热面不一定能完全适此变化。在启动阶段和低负荷下,由于所需蒸发吸热量增多,但受热面又是不发生变化的。因此,经常导致过热器受热面超温,减温水量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在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锅炉的加快启动和调峰能力的增强。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包括下水冷壁、上水冷壁、连接管路,过热器及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加热器,所述热水加热器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下水冷壁出口集箱和上水冷壁的进口集箱;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所述分离器设置于上水冷壁和一级过热器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具体包括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设置于上、下水冷壁之间;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设置于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之间;加热器进口管路,设置于下水冷壁与热水加热器之间;加热器出口管路,设置于下水冷壁与热水加热器之间;热源引入管路,设置于一级过热器和热水加热器之间;热源引出管路,设置于热水加热器和二级过热器之间。
[0007]进一步地,在启动阶段,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同时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加热器出口管路,热源引入管路和热源引出管路。
[0008]进一步地,在锅炉转直流负荷后,打开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同时关闭加热器进口管路﹑加热器出口管路,热源引管路及热源引出管路,解列热水加热器。
[0009]进一步地,在调峰阶段,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出口管路﹑热源引入管路及热源引出管路,同时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
[0010]进一步地,在调峰结束后,打开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同时关闭加热器进口管路﹑加热器出口管路,热源引入管路及热源引出管路,解列热水加热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水冷壁出口集箱连接有下水冷壁出口汇集集箱,上水冷壁进口集箱连接有上水冷壁出口汇集集箱。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水槽,其与分离器相连,用于储存经分离后可回收的水。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引入其他热源加热水冷壁的工质,提升水冷壁吸热量,加快锅炉启动;同时,新热源的加入可降低了转直流的负荷(常规设计在30%BMCR负荷是达直流要求),提高锅炉调峰能力;同时从工质流程内部引入蒸汽,还解决工质流程前后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的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下水冷壁出口集箱,2-上水冷壁进口集箱,3-下水冷壁出口汇集集箱,4-上水冷壁出口汇集集箱,5-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6-加热器进口管路,7-加热器出口管路,8-一级过热器,9-二级过热器,10-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1-热源引入管路,12-热源引出管路,13-热水加热器,21-上冷水壁,22-下冷水壁,23-分离器,24-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包括下水冷壁22、上水冷壁21、连接管路,过热器及分离器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加热器13,所述热水加热器13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下水冷壁出口集箱1和上水冷壁的进口集箱2;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一级过热器8和二级过热器9;所述分离器23设置于上水冷壁21和一级过热器8之间。
[0020]其中,经省煤器预热引出工质从下水冷壁出口集箱流出,通过热水加热器加热,工质经加热后流经上水冷壁进口集箱;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出过热蒸汽,通过热水加热器加热,过热蒸汽放热后回到进口集箱前管道。
[0021]连接管路具体包括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设置于上、下水冷壁之间;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设置于一级过热器8和二级过热器9之间;加热器进口管路6,设置于下水冷壁22与热水加热器13之间;加热器出口管路7,设置于下水冷壁22与热水加热器13之间;热源引入管路11,设置于一级过热器8和热水加热器13之间;热源引出管路12,设置于热水加热器13和二级过热器9之间。
[0022]在启动阶段,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同时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6﹑加热器出口管路7,热源引入管路11和热源引出管路12。
[0023]在锅炉转直流负荷后,打开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同时关闭加热器进口管路6﹑加热器出口管路7,热源引管路11及热源引出管路12,解列热水加热器13。
[0024]在调峰阶段,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6﹑出口管路7﹑热源引入管路11及热源引出管路12,同时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
[0025]在调峰结束后,打开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同时关闭加热器进口管路6﹑加热器出口管路7,热源引入管路11及热源引出管路12,解列热水加热器13。
[0026]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27]在机组启动阶段,锅炉点火前,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6、加热器出口管路7,热源引入管路11和引出管路12,锅炉开始点火。从下部出口集箱1引出工质通过热水加热器13加热,工质加热后流经上部水冷壁进口集箱2回到水冷壁。热源点从一级过热器8的出口集箱引出过热蒸汽,通过热水加热器13加热热水,提高热水温度,过热蒸汽放热通过热源经过热器系统管路12回到二级过热器9的进口集箱。在锅炉转直流负荷后,汽机冲转前,先打开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再关闭加热器进口管路6和出口管路7和热源引管路11及引出管路12,解列热水加热器13,锅炉进入常规运行阶段。
[0028]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提前在锅炉负荷稳定在35%~40%负荷阶段投入热水加热器13,再逐步降低机组负荷满足机组调峰要求。此阶段先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包括下水冷壁(22)、上水冷壁(21)、连接管路,过热器及分离器(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加热器(13),所述热水加热器(13)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下水冷壁出口集箱(1)和上水冷壁的进口集箱(2);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到一级过热器(8)和二级过热器(9);所述分离器(23)设置于上水冷壁(21)和一级过热器(8)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具体包括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设置于上、下水冷壁之间;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设置于一级过热器(8)和二级过热器(9)之间;加热器进口管路(6),设置于下水冷壁(22)与热水加热器(13)之间;加热器出口管路(7),设置于下水冷壁(22)与热水加热器(13)之间;热源引入管路(11),设置于一级过热器(8)和热水加热器(13)之间;热源引出管路(12),设置于热水加热器(13)和二级过热器(9)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锅炉的加热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启动阶段,关闭上下水冷壁连接管路(5)和两级过热器连接管路(10),同时打开加热器进口管路(6)﹑加热器出口管路(7),热源引入管路(11)和热源引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权邹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