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改变制退效率的半开腔式制退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武器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改变制退效率的半开腔式制退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枪械发展的历史上,后坐力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利用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专利技术了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武器——马克沁机枪,而后的一百多年中,人们更多的是聚焦于如何减小枪械射击中所产生的的后坐力,为此,以往的学者研究了、设计了许多用于减小枪械后坐力的机构装置,如带缓冲的枪架、膛口制退器、减后坐缓冲簧、减后坐摩擦片等。而近几年中,学者们更加注重多种缓冲机构的配合使用,陆野,周克栋,赫雷,李峻松,黄雪鹰.膛口制退器效率对某新型全枪浮动原理大口径机枪的影响研究[J].兵工学报,2016,37(09):1585
‑
1591.研究了膛口制退器对新型浮动原理大口径机枪浮动动作的影响;肖俊波,杨国来,李洪强,邱明,廖振强.膛口制退器与缓冲器匹配对后坐力的影响[J].弹道学报,2017,29(04):86
‑
92.研究了膛口制退器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改变制退效率的半开腔式制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上板、推杆、中板、叶片、下板、丝杆驱动机构;所述连接座包括同轴连接的连接头与座块;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枪口连接;所述座块中间设有子弹通过孔,且设置在中板与下板之间;所述上板、中板、座块、下板依次连接,所述上板与中板之间设有推杆滑动的间隙;所述中板与下板上均设有多组曲线组,多组曲线组每两组左右成对设置;每组曲线组包括位于中间的转动孔、位于转动孔内侧的第一圆周槽、位于转动孔外侧的第二圆周槽;所述中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对个叶片,每两个叶片成对设置;所述叶片上下端从内向外依次均设有第一限位柱、转轴、第二限位柱,分别对应中板与下板上之间的圆周槽和转动孔;所述叶片内侧设有半圆缺口,两个叶片的半圆缺口构成制退器的中央孔道;所述上板上端设有丝杆驱动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与推杆连接,用于驱动推杆沿枪管的轴向滑动,所述推杆与叶片上端的第二限位柱铰接,用于带动叶片绕转轴转动;以改变对组叶片之间的制退器的中央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开腔式制退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雷,张翔宇,周克栋,陆野,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