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包括底座、框架、平层机构、主驱动电机、辅助耦合机构、小车架体、横移机构和走行机构,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平层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并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调整高度,所述小车架体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辅助耦合机构与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走行机构相耦合,所述横移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小车架体沿所述小车架体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走行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横移小车沿所述小车架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结构简单,容易调整,并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停车密度。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停车密度。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停车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中国人口和汽车拥有量的正增长和可用土地资源的负增长,面对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停车难的矛盾将会不可避免地摆到世人面前。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场和高密度立体停车系统已成为必然需求。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通常称为立体车库。
[0005]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立体车库类似于超市小火车将货物从货架取放,每层设置一辆搬运小车10,搬运小车10能够沿着停车通道方向横向移动。当车辆入库时,首先由升降机将车辆运至需要的楼层并传送到搬运小车1上,再通过搬运小车1的横向移动将车辆运送到停车空位上,车辆出库过程与此相反。其中,停车位是纵向布置的,即车辆停车的长度方向和停车通道方向是平行的。缺点是停车密度较低,且升降机设置在停车通道的中央,占用了一组停车位的空间。
[0006]解决方案之一是将停车位横向布置,即车辆停车的长度方向与停车通道方向是垂直的,如图2所示,优点在于提高了停车密度,且升降机既可以设置在停车通道的中央,又可以设置在停车位的一侧,布置灵活,且不占用停车位的空间。相应的,需要提供一种横移小车20,当车辆入库时,首先由升降机将车辆运至需要的楼层并传送到横移小车20上,再通过横移小车20的走行(沿停车通道方向)和横移(沿车辆长度方向)将车辆运送到停车空位上,车辆出库过程与此相反。横移小车20由框架组成,多采用链条传动方式,所装载车辆的重量影响以及频繁操作易造成横移小车20形变和卡涩,不利于车辆出入库。
[0007]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结构简单,容易调整,并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停车密度。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整且可以提高立体车库的停车密度的横移小车。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包括底座、框架、平层机构、主驱动电机、辅助耦合机构、小车架体、横移机构和走行机构,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平层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并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调整高度,所述小车架体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辅助耦合机构与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走行机构相耦合,所述横移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小车架体沿所述小车架体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走行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横移小车沿所
述小车架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平层机构包括平层电机、平层齿轮和平层齿条,所述平层齿条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所述平层齿轮与所述平层齿条相啮合,所述平层电机被配置成驱动所述平层齿轮旋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架体包括与所述小车架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横移主动轴和套设在所述横移主动轴上的横移主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横移从动轴和套设在所述横移从动轴上的横移从动轮,所述横移主动轮和横移从动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边框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走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走行主动轴、套设在所述走行主动轴上并穿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的走行主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另一端的走行从动轴和套设在所述走行从动轴上的走行从动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耦合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所述辅助耦合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电机、所述横移主动轴和所述走行主动轴相耦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耦合机构采用机械式耦合或电磁式耦合方式。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耦合机构被配置为在不同时刻使得所述主驱动电机分别实现所述小车架体的横移和所述横移小车的走行。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小车架体的斜支撑件。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端部的横移导向轮组。
[0019]进一步地,所述小车架体还包括电缆导轮组,所述电缆导轮组被配置成在所述小车架体横移或所述横移小车走行的过程中将所述主驱动电机的电缆盘在上面。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平层机构具有独立的升降调整,便于校正停车库位置;2、采用齿轮、齿条刚性传动方式进行升降调整,不易变形;3、主驱动电机通过辅助耦合机构控制分别实现横移和走行,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 是现有技术的停车位纵向布置的立体车库的示意图;图2 是现有技术的停车位横向布置的立体车库的示意图;图3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的主视图;图4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沿图4中B
‑
B方向观察的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的视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
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0025]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实施例
[0026]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横移小车的长度方向与立体车库的停车通道方向垂直。横移小车由底座、框架1、平层机构2、主驱动电机3、辅助耦合机构4、小车架体5、横移机构和走行机构组成。其中,横移机构实现了小车架体5的横移(沿车辆长度方向)运动,走行机构实现了小车架体5走行(沿停车通道方向)运动。
[0027]框架1为长方形,可分离地设置在底座上,通过设置在框架1两端的平层机构2可调整框架1距离底座的高度。具体地,平层机构2由平层电机21、平层齿轮22、平层齿条23构成,平层齿条23设置在底座的高度方向,平层齿轮22与平层齿条23相啮合,平层电机21带动平层齿轮22旋转,进而使得框架1相对于底座的高度方向可移动,从而使得横移小车与车辆所要停放的车库的垂直高度相对应。
[0028]横移小车只设置了一个主驱动电机3,利用设置在主驱动电机3与横移主动轴61和走行主动轴71之间的辅助耦合机构4实现了在不同时刻分别进行横移或走行。
[0029]小车架体5大体上为长方形,可移动设置在框架1上。在其两端设置有与小车架体5的纵向轴线X垂直的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通过斜支撑件与小车架体5连接,以增加其强度。第一支架51的端部设置有辅助耦合机构4,辅助耦合机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平层机构、主驱动电机、辅助耦合机构、小车架体、横移机构和走行机构,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平层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并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调整高度,所述小车架体通过所述横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辅助耦合机构与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走行机构相耦合,所述横移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小车架体沿所述小车架体的纵向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走行机构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横移小车沿所述小车架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层机构包括平层电机、平层齿轮和平层齿条,所述平层齿条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所述平层齿轮与所述平层齿条相啮合,所述平层电机被配置成驱动所述平层齿轮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的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体包括与所述小车架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横移主动轴和套设在所述横移主动轴上的横移主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横移从动轴和套设在所述横移从动轴上的横移从动轮,所述横移主动轮和横移从动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侧边框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昌立体车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