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运器及重列车库
[0001]本技术涉及重列
,尤其涉及一种搬运器及重列车库。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载车板为交换方式的重列机械立体车库中,现有的搬运器为取出重列后排的车辆(载车板),需要先将前排的车辆(载车板)转移至固定设置的周转车位,才能对后排目标车辆(载车板)进行操作,此过程已成为制约重列机械车库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受限于其搬运台车或搬运器的设计,现有重列车库通常采用额外布置周转车位或者设置多个搬运台车的方式,来实现对周转车辆(载车板)的存放,从而能够提取位于重列车位的目标车辆。额外布置周转车位或者设置多个搬运台车,会导致重列车库的有效的总车位数量减少、设备数量增加、成本升高、存取效率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有能够避免重列车库的总车位数量减少且存取效率较高的搬运器。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搬运器的重列车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搬运器,移动设置于车库的沿第一方向的巷道中。所述车库包含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前后布置于所述巷道侧面的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所述前排车位和所述重列车位分别用以存放载车板。其中,所述搬运器包含结构框架、两个钩取机构以及横移交换机构。所述结构框架由一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而移动设置于所述巷道中,所述结构框架具有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两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器,移动设置于车库的沿第一方向的巷道中,所述车库包含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前后布置于所述巷道侧面的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所述前排车位和所述重列车位分别用以存放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器包含:结构框架,由一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而移动设置于所述巷道中,所述结构框架具有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两个承载位;两个钩取机构,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并分别对应于所述两个承载位,所述钩取机构被配置为能将所述载车板沿第二方向在所述前排车位与所述结构框架之间移动;以及横移交换机构,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并被配置为能在所述结构框架上将所述载车板于所述两个承载位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包含:框架主体;以及两组护栏,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钩取机构和/或所述横移交换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含:至少一对主动轮,同对的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并分别由驱动件驱动;至少一对从动轮,同对的两个所述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配合于所述巷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的轨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同对的两个所述主动轮之间连接有同步轴,以使所述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和/或所述行走驱动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对侧导轮,同对的两个所述侧导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两个侧导轮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轨道导向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钩取机构包含:骨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钩取装置,设置于所述骨架,并被配置为能钩取所述载车板并使所述载车板沿第二方向在所述前排车位与所述结构框架之间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取装置包含:两对链轮,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且同对的两个所述链轮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两个驱动链轮,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并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两个驱动链轮位于所述两对链轮之间;两条链条,一条所述链条绕设于位于第二方向上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链轮与一个所述驱动链轮之间,另一条所述链条绕设于位于第二方向上另一侧的另两个所述链轮与另一个所述驱动链轮之间;以及钩取轴,沿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两条链条之间;其中,所述载车板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钩取轴与所述卡槽卡勾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取机构还包含:两对张紧链轮,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一对所述张紧链轮位于一对所述链轮与所述两
个驱动链轮之间,另一对所述张紧链轮位于另一对所述链轮与所述两个驱动链轮之间,同对的两个所述张紧链轮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且分别供所述两条链条绕设。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通过平移机构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所述平移机构包含:平移电机,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并传动连接一平移齿轮;以及平移齿条,设置于所述骨架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平移齿条与所述平移齿轮相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还包含: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所述导向轮周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骨架的部分结构与所述导向轮导向配合,以在所述骨架相对所述结构框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通过所述导向轮对所述骨架导向。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取机构还包含:辅助导轮,设置于所述骨架,以在所述载车板在所述骨架上移动时与所述载车板滑动配合。11.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意,卢新锋,薛淑乐,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