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24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涉及闸阀领域,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通过螺纹连接固装有阀盖,阀杆从阀盖顶部穿入设置于阀体内,在阀杆上端部设置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手轮,阀杆下端部固装有阀板,该阀板外嵌入式套装有阀板压圈,所述阀体内开设燕尾槽用于压入阀体密封圈对阀体进行密封,该阀体密封圈套装在阀板压圈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阀体密封圈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边,翻起的燕尾边反扣住阀体上燕尾槽,自动锁死,不会发生脱落;阀体密封圈采用铜合金,耐磨性高,密封性能好;加大阀体密封圈的宽度和厚度,增加密封可靠性;阀体密封圈采用离心铸造,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力学性能高。能高。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


[0001]本技术涉及闸阀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

技术介绍

[0002]硬密封闸阀以闸板作为启闭件,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市面上现有的硬密封闸阀启闭时间较长不够灵活,密封性能也不够好,容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具有启闭灵活、强度高、指示准确的优势。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通过螺纹连接固装有阀盖,阀杆从阀盖顶部穿入设置于阀体内,在阀杆上端部设置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手轮,阀杆下端部固装有阀板,该阀板外嵌入式套装有阀板压圈,所述阀体内开设燕尾槽用于压入阀体密封圈对阀体进行密封,该阀体密封圈套装在阀板压圈外。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密封圈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且该阀体密封圈为燕尾式结构以适应燕尾槽。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燕尾槽开设于阀体内靠近阀板上下两端的位置处。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8]1、阀体密封圈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边,翻起的燕尾边反扣住阀体上燕尾槽,自动锁死,不会发生脱落;
[0009]2、阀体密封圈采用铜合金,耐磨性高,密封性能好;
[0010]3、加大阀体密封圈的宽度和厚度,增加密封可靠性;
[0011]4、阀体密封圈采用离心铸造,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力学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阀体1、阀体密封圈2、阀板压圈3、阀板4、阀杆5、螺母6、螺栓7、阀盖8、手轮9、燕尾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15]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这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通过螺纹连接固装有阀盖8,阀杆5从阀盖8顶部穿入设置于阀体1内,在阀杆5上端部设置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手轮9,阀杆5下端部固装有阀板4,该阀板4外嵌入式套装有阀
板压圈3,所述阀体1内开设燕尾槽10用于压入阀体密封圈2对阀体1进行密封,该阀体密封圈2套装在阀板压圈3外;所述燕尾槽10开设于阀体1内靠近阀板4上下两端的位置处。
[0016]所述阀体密封圈2采用铜合金材料(优选为铝青铜,耐磨性高,密封性能好)制成,且该阀体密封圈2为燕尾式结构以适应燕尾槽10。当阀体密封圈2压入燕尾槽10时,阀体密封圈2上燕尾边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边,翻起的燕尾边反扣住阀体1上的燕尾槽10边,自动锁死,不会出现阀体密封圈脱落现象。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密封圈2采用离心铸造,铸件致密度高,气孔、夹渣等缺陷少,力学性能高;此外该阀体密封圈2加大宽度和厚度,以提高密封可靠性。
[0018]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燕尾嵌入式的闸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通过螺纹连接固装有阀盖(8),阀杆(5)从阀盖(8)顶部穿入设置于阀体(1)内,在阀杆(5)上端部设置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手轮(9),阀杆(5)下端部固装有阀板(4),该阀板(4)外嵌入式套装有阀板压圈(3),所述阀体(1)内开设燕尾槽(10)用于压入阀体密封圈(2)对阀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璐周云忠路远航张雪根潘记存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