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22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驻车导向板还包括驻车转臂以及与变速器箱体配合的导向板转轴,导向板转轴与导向部固定,驻车转臂的一端与导向部或者导向板转轴固定,驻车转臂上设有叉口或安装孔;还包括换挡塔总成,换挡塔总成包括换挡换位轴、销、滑动推块、蓄力弹簧、换挡摆杆,销和换挡摆杆分别连接在换挡换位轴上,换挡换位轴穿过滑动推块并与滑动推块间隙配合,换挡换位轴穿过驻车转臂的叉口或安装孔,驻车转臂位于销与滑动推块之间;蓄力弹簧套在换挡换位轴上,蓄力弹簧的一端与换挡摆杆配合,蓄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推块配合。成本低以及减小占用空间的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自动汽车驻车机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棘轮1、棘爪2、驻车导向板3、推杆总成4和驱动电机总成5。棘轮1通过其上设置的棘轮安装孔11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棘爪2上包括转动中心孔21、棘爪齿22、棘爪自锁面23,且棘爪2通过转动中心孔21枢轴安装在变速器箱体棘爪轴24上。
[0003]驻车导向板3包括导向部31、左安装孔32、右安装孔33,驻车导向板3通过左安装孔32、右安装孔33装配在变速器箱体上;推杆总成4包括推杆41、侧板42、上凸轮43、下凸轮44,上凸轮43与导向部31接触,下凸轮44与棘爪自锁面23接触,推杆41穿过侧板42上设置的孔并与该孔间隙配合,驱动电机总成5输出端面与推杆41相连。
[0004]在驻车时,驱动电机总成5转动驱动推杆41直线移动,同时带动侧板42移动,侧板42带动上凸轮43、下凸轮44移动,上凸轮43在驻车导向板3的作用下使下凸轮44推动棘爪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包括:棘轮(1),驻车时与棘轮(1)配合的棘爪(2);驻车导向板(3),驻车导向板(3)包括导向部(31),导向部(31)的一端设有与棘爪(2)配合的自锁面(32);其特征在于,驻车导向板(3)还包括驻车转臂(34)以及与变速器箱体配合的导向板转轴(33),导向板转轴(33)与导向部(31)固定,驻车转臂(34)的一端与导向部(31)或者导向板转轴(33)固定,驻车转臂(34)上设有叉口或安装孔;还包括换挡塔总成(4),换挡塔总成(4)包括换挡换位轴(41)、销(42)、滑动推块(43)、蓄力弹簧(44)、换挡摆杆(45),销(42)和换挡摆杆(45)分别连接在换挡换位轴(41)上,换挡换位轴(41)穿过滑动推块(43)并与滑动推块间隙配合,换挡换位轴(41)穿过驻车转臂(34)的叉口或安装孔,驻车转臂(34)位于销(42)与滑动推块(43)之间;蓄力弹簧(44)套在换挡换位轴(41)上,蓄力弹簧(44)的一端与换挡摆杆(45)配合,蓄力弹簧(44)的另一端与滑动推块(43)配合;换挡换位轴(41)移动驱使蓄力弹簧(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曾开莲李洪贺勇林元宗谢攀许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