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控制器及充电设备,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以提高充电效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大功率值,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修正值;基于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用于充电。本申请用于充电。本申请用于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方法、控制器及充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控制器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于是,电力作为以电能为动力的能源,也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0003]一方面电子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于是,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工作,如何提高充电效率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控制器及充电设备,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
[0008]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
[0009]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
[0010]基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大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修正值;
[0011]基于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00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模块和充电模块,其中,
[0013]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大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修正值;
[0014]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00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上面第一方面所描述的任一种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池耦接,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耦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当蓄电池的第一电压满足一定条件时,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值,并基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值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发挥出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效,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002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针对上述如何提高充电效率这一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充电效率的充电方法。
[0024]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方法可以包括:
[0025]步骤110,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
[0026]其中,蓄电池的第一电压为对蓄电池进行获取电压操作时的实时电压,且蓄电池的第一电压的获取方式并不唯一,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0027]示例性地,本步骤可以基于专用于测量电压的仪器,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其中,所述蓄电池的第一电压,为测量蓄电池电压时的实时电压。
[0028]可选地,可以基于以下几种仪器,获取蓄电池的电压:
[0029]比如基于电压表获取蓄电池的电压,利用电压表测量当前蓄电池的电压,该测量得到的电压即为蓄电池的第一电压;
[0030]还可以基于蓄电池检测仪获取蓄电池的电压;
[0031]所述基于蓄电池检测仪获取蓄电池的电压的步骤具体为:将蓄电池检测仪接入蓄电池,测量当前蓄电池的电压,该测量得到的电压即为蓄电池的第一电压;
[0032]还可以基于高率放电计获取蓄电池的电压;
[0033]所述基于高率放电计获取蓄电池的电压的步骤具体为:将高率放电计的两触针紧压在蓄电池的正负极上,测量当前蓄电池的电压,该测量得到的电压即为蓄电池的第一电压。
[0034]步骤120,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
[0035]其中,所述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和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均为预设阈值。
[0036]步骤130,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
[0037]步骤140,基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大功率值,并基于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0038]其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修正值,第二最大功率值大
于或等于第一最大功率值。
[0039]通过图1所示的充电方法可以知道,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当蓄电池的第一电压满足一定条件时,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值,并基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值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发挥出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效,提高充电效率。
[0040]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20,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蓄电池的状态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
[0041]相应地,步骤120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可包括:在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均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
[004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蓄电池的状态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可以包括:
[0043]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电压,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电压为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获取电压操作时的实时电压;
[0044]确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电压是否小于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小电压,其中,第二最小电压为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
[0045]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电压小于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小电压,则确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为不正常,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的第一电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大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的修正值;基于所述第二最大功率值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电压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包括:在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均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涓流充电电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涓流充电电压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包括: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电压;确定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小于针对蓄电池的第一最小电压,以及确定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小于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小电压;在所述第一电压不小于针对蓄电池的第一最小电压,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不小于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最小电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为正常,并将状态标志位置为指示正常的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最大功率值包括: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n个功率值P1...P
n
,其中,2≤n≤m,m为获取次数阈值;确定所述n个功率值P1...P
n
中的最大值P
j
,其中,1≤j≤n;将所述最大值P
j
确定为所述第一最大功率值;其中,所述n个功率值P1...P
n
中的各个功率值均是依次在不同的时间点获取得到的,且每获取到一个功率值P
j
,就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占空比以第一预设比例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第k个功率值P
k
之后,其中,1≤k<n,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在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状态均正常的情况下,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占空比以第一预设比例增大,并确定k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毅,张巍,
申请(专利权)人: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