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进水管,过滤箱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箱;提取块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清污组件;过滤箱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矩形漏斗;过滤箱底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出水管;过滤箱的底面四角均竖向设置有支撑腿,每个支撑腿与过滤箱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减震组件和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清污组件便于对过滤箱内部的细渣进行沉淀清理;通过减震组件便于有效降低过滤箱与支撑腿之间由于水体的冲击力所产生的震动,通过导向组件解决现有过滤装置减震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泥水过滤的
,尤其涉及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传统的煤泥水过滤装置在煤泥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效果不佳,同时在向过滤装置内注入煤泥水时,水体所带有的冲击力,易导致过滤装置与支撑腿之间的产生冲击,然后由于支撑腿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因此将产生反支撑力作用在过滤装置的底部,从而易导致过滤装置底部发生变形,降低了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用性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箱体,在所述过滤箱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的顶端通过螺栓拼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在所述过滤箱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箱,且所述矩形箱的顶面为两侧朝下倾斜设置的为异形箱体;在所述矩形箱一侧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提取块,在所述提取块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清污组件,且每个所述清污组件均倾斜贯穿至过滤箱内;在所述过滤箱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出气管,在所述过滤箱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矩形漏斗,且所述矩形漏斗与过滤箱连通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底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管体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所述过滤箱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掏渣管,在所述掏渣管的外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封闭门;在所述过滤箱的底面四角均竖向设置有支撑腿,在每个所述支撑腿与过滤箱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减震组件和导向组件。
[0005]优选地,在所述连接管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在所述矩形箱内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的过滤柱,且每个所述过滤柱的底端均倾斜贯穿至过滤箱的底部;在所述过滤柱两侧的过滤箱内均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滤板,在所述过滤箱内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位于过滤板的外侧;在所述分隔板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芯棉,在所述分隔板的一侧的底部与过滤芯棉相对应的位置横向开设有连通孔。
[0006]优选地,所述清污组件包括提杆、过水孔和集污槽,每个所述提杆的顶端均与提取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每个所述过滤柱内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圆形空腔,且每个所述提杆
的底端均活动延伸进圆形空腔内,在每个所述提杆的杆体上均等距横向开设有圆形的过水孔,在每个所述过水孔内的中部提杆杆体内均开设有圆形的集污槽。
[0007]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板、减震板、减震弹簧、减震柱和缓冲弹簧,在所述过滤箱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在每个所述支撑腿内的顶部均竖向开设有圆柱形的减震腔,在每个所述减震腔内均活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减震板,在每个所述减震板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减震弹簧,且每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减震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在每个所述减震板的顶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减震柱,且每个所述减震柱的顶端均贯穿出减震腔外,并与固定板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在每个所述减震柱位于减震腔内的杆体上均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且每个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腔的内顶面和减震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块、第一铰座、连杆和第二铰座,在每个所述支撑腿两侧的顶部均竖向开设有T型的滑槽,在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活动安装有T型的滑块,在每个所述滑块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槽口朝外的第一铰座,在每个所述第一铰座槽口内的销轴上均活动铰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杆,在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槽口朝下的第二铰座,且每个所述连杆均与第二铰座槽口内的销轴活动铰接。
[0009]优选地,在矩形漏斗内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上下交叉设置的抗扰板,且每个所述抗扰板的悬空内端均朝下倾斜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通过连接管内的第一过滤网便于对煤泥水的较大块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较大块的杂质卡塞在过滤箱内,通过一侧过滤板便于对煤泥水进行初次过滤,便于将煤泥水中大颗粒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过滤板倾斜设置,便于煤泥水中大颗粒的杂质落入到矩形漏斗内,通过抗扰板便于有效削减大颗粒杂质下落时的重力势能,避免与内壁出现撞击的问题,有效延长了矩形漏斗的使用寿命;通过清污组件便于对过滤箱内部的细渣进行沉淀清理;通过过滤柱可起到水体二次过滤和提杆导向的作用;通过减震组件便于有效降低过滤箱与支撑腿之间由于水体的冲击力所产生的震动,便于起到保护过滤箱的作用;通过导向组件,便于降低过滤箱通过减震组件进行减震时的晃动,便于有效提高过滤箱在减震时的稳定性;解决现有过滤装置在减震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的图2中A部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的图2中B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序号:过滤箱1、进水管2、连接管3、矩形箱4、提取块5、出气管 6、矩形漏斗7、出水管8、掏渣管9、封闭门10、支撑腿11、第一过滤网12、过滤柱13、过滤板14、分隔板15、矩形框架16、过滤芯棉17、抗扰板18、提杆19、过水孔20、集污槽21、固定板22、减震板23、减震弹簧24、减震柱25、缓冲弹簧26、滑块27、第一铰座28、连杆29、第二铰座3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参见图1
‑
4,本技术中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箱体,在所述过滤箱1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进水管2,在所述进水管2的顶端通过螺栓拼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3,在所述过滤箱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箱4,且所述矩形箱4的顶面为两侧朝下倾斜设置的为异形箱体;在所述矩形箱4一侧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提取块5,在所述提取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箱体,在所述过滤箱(1)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进水管(2),在所述进水管(2)的顶端通过螺栓拼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3),在所述过滤箱(1)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矩形箱(4),且所述矩形箱(4)的顶面为两侧朝下倾斜设置的为异形箱体;在所述矩形箱(4)一侧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提取块(5),在所述提取块(5)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清污组件,且每个所述清污组件均倾斜贯穿至过滤箱(1)内;在所述过滤箱(1)顶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出气管(6),在所述过滤箱(1)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矩形漏斗(7),且所述矩形漏斗(7)与过滤箱(1)连通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底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出水管(8),在所述出水管(8)的管体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在所述过滤箱(1)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掏渣管(9),在所述掏渣管(9)的外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封闭门(10);在所述过滤箱(1)的底面四角均竖向设置有支撑腿(11),在每个所述支撑腿(11)与过滤箱(1)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减震组件和导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管(3)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过滤网(12),在所述矩形箱(4)内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的过滤柱(13),且每个所述过滤柱(13)的底端均倾斜贯穿至过滤箱(1)的底部;在所述过滤柱(13)两侧的过滤箱(1)内均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过滤板(14),在所述过滤箱(1)内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15),且所述分隔板(15)位于过滤板(14)的外侧;在所述分隔板(15)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16),在所述矩形框架(16)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芯棉(17),在所述分隔板(15)的一侧的底部与过滤芯棉(17)相对应的位置横向开设有连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矿井煤泥水大颗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组件包括提杆(19)、过水孔(20)和集污槽(21),每个所述提杆(19)的顶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玉,李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格润内泽姆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