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13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壳体、触点组件和辅助触点组件,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静触点和动触桥,动触点适于在动触桥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静触点运动;辅助触点组件包括:辅助触桥和辅助触点,辅助触点的至少部分伸入壳体内,辅助触桥与动触桥同步运动以可选择地与辅助触点电连接;其中壳体包括:顶面和台阶部,顶面与台阶部在动触桥或辅助触桥的运动方向上间隔开,静触点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上,辅助触点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位于台阶部上。由此,使辅助触点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与静触点间隔开,在使触点组件的工作状态检测更加安全、可靠、方便的前提下,可以避免辅助触点与静触点之间出现高低压击穿,提高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带辅助触点的继电器主要是通过对辅助触点通低压采样信号,通过对低压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监控高压主触点的通断状态,以了解主触点是否正常通断,是否出现闭合不导通或是触点烧结等故障现象。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簧片结构的继电器,虽然结构简单,但辅助触点与主触点距离过近,当触点带载拉弧时有增加了主触点与辅助触点高低压击穿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更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壳体、触点组件和辅助触点组件,所述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静触点和动触桥,所述动触点适于在所述动触桥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所述静触点运动;所述辅助触点组件包括:辅助触桥和辅助触点,所述辅助触点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辅助触桥与所述动触桥同步运动以可选择地与所述辅助触点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顶面和台阶部,所述顶面与所述台阶部在所述动触桥或所述辅助触桥的运动方向上间隔开,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所述辅助触点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台阶部上。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通过设置辅助触点,使辅助触点位于壳体外的部分与静触点间隔开,在使触点组件的工作状态检测更加安全、可靠、方便的前提下,可以避免辅助触点与静触点之间出现高低压击穿,提高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台阶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对应的所述辅助触点均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部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对应的两个所述辅助触点设置于同一台阶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为多个,所述动触桥上设置有多个相互电连接的所述动触点,多个所述动触点与多个所述静触点一一对应,且所述动触桥可选择地朝向所述静触点运动以使多个所述静触点中的至少两个导通;所述辅助触点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触点与多个所述静触点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辅助触点伸出所述壳体并远离所述静触点设置。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为多个,每个所述灭弧装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静触点的外侧且包括:罩体和磁性件,所述罩体彼此正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磁性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动触桥连接且适于驱动
所述动触点朝向或远离所述静触点运动。
[0012]可选地,所述动触桥上设置有第一衔铁,所述壳体的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二衔铁,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二衔铁适于在所述动触点将对应的所述静触点导通时磁性吸合。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座、弹性件以及驱动杆,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推抵所述动触点,所述驱动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以推动所述固定座运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衔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构造为绝缘件。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壳体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灭弧装置与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动触点和驱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灭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继电器100,
[0026]继电器本体10,静触点11,动触点12,壳体13,容纳槽131,台阶部132,驱动件14,固定座141,弹性件142,驱动杆143,固定支架15,导向槽151,辅助触点16,动触桥17,第一衔铁18,导向块181,
[0027]灭弧装置20,罩体21,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连接部213,磁性件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100。
[0030]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100包括:壳体13、触点组件和辅助触点组件。
[0031]其中,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12、静触点11和动触桥17,动触点12适于在动触桥17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静触点11运动。
[0032]辅助触点组件包括:辅助触桥(图中未示出)和辅助触点16,辅助触点16的至少部分伸入壳体13内,辅助触桥与动触桥17同步运动以可选择地与辅助触点16电连接。
[0033]具体而言,辅助触桥适于在驱动件14的带动下与动触桥17同步运动。由此,当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电连接时,辅助触桥同步朝向辅助触点16运动,以使辅助触桥与辅助触点16导通。
[0034]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3包括:顶面和台阶部132,顶面与台阶部132在动触桥17或辅助触桥的运动方向上间隔开,静触点11设置在壳体13的顶面上,辅助触点16位于壳体13外的部分位于台阶部132上。
[0035]具体而言,触点组件位于导通位置时(高压导通),辅助触桥与辅助触点16电连接,使得辅助触点16也导通(低压导通),触点组件分断,辅助触点组件也分断,即可通过检测辅助触点16之间的连接状态来判断触点组件之间的连通状态。
[0036]在触点组件磨损,无法正常导通(位于导通位置,但是动触桥17无法与静触点11接触)和无法正常断开(动触桥17与静触点11烧结或者动触点12与静触点11之间拉弧),可通过辅助触点16的导通情况以及辅助触点组件所在回路的导通情况来判断触点组件的状态。
[0037]进而,使辅助触点16位于台阶部132上,使静触点11位于壳体13的顶面上,以使两者在动触桥17或辅助触桥的运动方向上间隔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3);触点组件,所述触点组件包括:动触点(12)、静触点(11)和动触桥(17),所述动触点(12)适于在所述动触桥(17)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所述静触点(11)运动;辅助触点组件,所述辅助触点组件包括:辅助触桥和辅助触点(16),所述辅助触点(16)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壳体(13)内,所述辅助触桥与所述动触桥(17)同步运动以可选择地与辅助触点(16)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13)包括:顶面和台阶部(132),所述顶面与所述台阶部(132)在所述动触桥(17)或所述辅助触桥的运动方向上间隔开,所述静触点(11)设置在所述壳体(13)的顶面上,所述辅助触点(16)位于所述壳体(13)外的部分位于所述台阶部(1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11)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台阶部(13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11)对应的所述辅助触点(16)均设置在所述台阶部(1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132)形成在所述壳体(13)的侧壁上,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静触点(11)对应的两个所述辅助触点(16)设置于同一台阶部(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11)为多个,所述动触桥(17)上设置有多个相互电连接的所述动触点(12),多个所述动触点(12)与多个所述静触点(11)一一对应,且所述动触桥(17)可选择地朝向所述静触点(11)运动以使多个所述静触点(11)中的至少两个导通;所述辅助触点(16)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触点(16)与多个所述静触点(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辅助触点(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保同汪鲁建刘斯源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