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含氧量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氧检测
,尤其涉及血管含氧量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反映了人体的重要生理状态,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使用,目前主要应用在手术室、ICU病房等,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用于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的监护。
[0003]公开号为CN10452328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得待检测对象的血氧信号的信号采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血氧信号获得血氧参数的计算模块以及为血氧检测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还包括电刺激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姿势检测模块,所述姿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检测对象的姿势变化,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发送血氧参数和所述姿势变化信息发送出去并接收心电信息。但是该检测装置的高度固定,不能适用与不同身高的人员操作,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血管含氧量检测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含氧量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板(1)和设于支撑板(1)正下方的驱动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柱(3),导向柱(3)的顶部开设有中空槽(4),中空槽(4)内滑动安装有导向块(5),导向块(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顶端延伸至导向柱(3)的上方,且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的底部,驱动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块(8),且两个第一连接块(8)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连接块(8)上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衔接杆(9),驱动箱(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10),圆孔(10)内转动安装有转杆(11),转杆(11)的一端延伸至驱动箱(2)外,且固定安装有调节柄(12),转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2)内,且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13),驱动箱(1)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转动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15)和齿轮(16),且第二锥齿(15)位于齿轮(16)的下方,驱动箱(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横杆(17),两个横杆(17)上分别滑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块(18)和两个第二滑块(19),两个第一滑块(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齿条(20),两个第二滑块(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齿条(21),驱动箱(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孔(22),且两个矩形孔(22)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矩形孔(22)内均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块(23),两个第二连接块(23)的底端均延伸至驱动箱(2)内,且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齿条(20)和第二齿条(21)的顶部,两个第二连接块(23)的顶端均延伸至驱动箱(2)的上方,且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衔接杆(24),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本体(25),检测装置本体(25)上设置有夹持部件(34),支撑板(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移动槽(26),两个移动槽(26)内均滑动安装有移动块(27),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衔接杆(9)的顶端和第二衔接杆(24)的顶端均转动安装在移动块(2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含氧量检测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群山,贺小进,高阳,曹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