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模型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表现为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周期性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生恐发作,甚至痛不欲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003]微血管减压手术隔离责任血管与神经被是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然而临床实践中,常规MR高分辨图像为2D层面图像,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后下动脉及邻近静脉分支、分布存在个体化差异,部分病例解剖分支及走行变异较大,责任血管可以为多支,相同责任血管不只存在一处神经血管压迫,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程度难以量化,言语难以描述该神经血管压迫的形态及空间关系等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责任血管与受压神经空间立体关系的三维可视化受限,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精准术前评价、微血管减压术的精准实施及有效的医学教学培训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压的三叉神经模型、与所述三叉神经模型邻近的责任血管模型、脑干模型,上述各模型部件通过彩色3D打印机装载颜色各异的柔性光敏树脂后,打印制备成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实体模型,有效地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复杂解剖变异及其神经血管走行、前后、上下空间关系。2.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三叉神经痛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MR高分辨扫描序列进行图像采集;S2:基于MR高分辨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数字化建模;S3:使用3D打印机制备所述三叉神经痛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S11:采用三维容积内插体部扫描序列显示后循环小脑上动脉、前下动脉、后下动脉及其细小分支,血管显示为高信号利于通过阈值自动提取;S12:通过可变反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以上责任动脉及邻近岩静脉属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的参数为,TR为15ms,TE为3.69 ms,FOV为180mm
×
180mm,矩阵为288
×
288,扫描层数为220层,层厚为0.5mm,翻转角为9
°
,Q
‑
fat sat,带宽为180Hz/Px。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R图像的三叉神经痛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的参数为,TR为7500ms, TE为308ms;T1为3000ms;矩阵为190
×
192;FOV为256mm
×
256mm;层数为128;厚度为1.3 mm;其中,两个反转脉冲,TI1为3400ms,TI2为325m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华,祁吉,夏爽,魏成博,王修玉,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