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大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臭氧油-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009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臭氧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创伤处理一直是医疗领域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体的皮肤表面难免出现破损、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对创面的有效处理不仅可以缓解痛苦、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感染风险,愈合后也有利于外观的恢复。对于皮肤创伤的处理,通常采用局部清创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对伤口进行保护,同时每天更换敷料直至伤口愈合,借助敷料可防止伤口感染。
[0003]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所使用的创面敷料大多是由凡士林与棉纱布构成。虽然凡士林纱布具有一定的润滑保湿效果,但它会在创面表面形成一层不被人体吸收、不易清除的凡士林油层,而且也没有明显抑菌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敷料若不频繁更换,也容易滋生细菌而形成慢性伤口,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且棉纱布的缺陷也较为明显:1、伤口一旦干燥,纱布将与创面粘连,换药撕扯时会损伤新鲜肉芽组织;2、纱布一旦被创面渗液浸透,则需及时更换敷料,否则细菌可以通过润湿的纱布进入创面,造成感染;3、仅仅起到阻隔细菌,保护创面的作用,不具备促愈合、抑菌杀菌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医用敷料来加快伤口愈合,降低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敷料伤口愈合慢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02、将医用臭氧气体持续通入橄榄油中,使得橄榄油中臭氧含量为60

100g/L,即可得到臭氧油;
[0007]S104、将100份的S102中制得的所述臭氧油、1

3份的二甲基硅油、6

10份的麻油、3

5的份中药提取物、1份的维生素A和1

2份维生素E搅拌混合均匀,同时加热融化制得臭氧油膏,所述中药提取物由6份当归、3份甘草、1.5份白芷、1份紫草、1.2份血竭和1.2份轻粉构成;
[0008]S106、将硅酮泡沫敷料浸泡在S104中制得的所述臭氧油膏内,浸泡时间为60分钟,从而得到臭氧油敷料;
[0009]S108、将S106中得到的所述臭氧油敷料用离心脱水机离心甩干;
[0010]S110、将S108中的所述臭氧油敷料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的臭氧油敷料的上侧依次设有超吸复合层、聚氨酯PU薄膜层和不透水的背衬层,所述臭氧油敷料的下侧设有离型纸层,所述离型纸层的两侧与背衬层贴附,所述离型纸层将聚氨酯PU薄膜层、臭氧油敷料和
超吸复合层包覆在内,从而制得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
[0011]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制备臭氧油的温度控制在25℃。
[0012]通过上述设置,可降低臭氧自然分解率,增加橄榄油内臭氧含量及浓度。
[0013]进一步的,步骤S104中加热的温度不超过80℃。
[0014]通过上述设置,减少了维生素A、E及中药组合物在加热过程中的损失,也减少了臭氧油内臭氧因加热导致的流失。
[0015]进一步的,所述超吸复合层由脱脂棉布层和位于脱脂棉布层上的高吸水树脂颗粒层构成。
[0016]进一步的,步骤S106中硅酮泡沫敷料干重与臭氧油膏的质量比为(1

1.5):1。
[0017]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硅酮泡沫敷料具有充足的吸水空间,又不至于过度丢失载药,同时手感触感较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9]1、本方案无任何化学添加和毒副作用,二甲基硅油、麻油的使用以及硅酮泡沫敷料本身的特性,可以润滑创面,有效防止伤口与敷料的粘连,解决了换药撕扯伤口的问题,中药混合物又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滋润保护创面、生肌等作用。
[0020]2、本方案制备的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所用的材料均有较好的透气性,在保证水蒸气透过的同时,又与外界阻隔,有效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创面内导致的感染。
[0021]3、本方案制备的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具有良好的的抑菌作用,并提供湿润富氧环境,因此,臭氧油敷料层延缓了臭氧的自然分解,使得臭氧持续缓慢地释放,达到长效抑菌灭菌的效果。
[0022]4、本方案制备的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具有显著的吸水优势,臭氧油敷料层、吸液层双层吸水,保证了创面湿度的适宜,也减少了换药频率,节约了医疗成本。聚氨酯PU薄膜层粘性好,使得敷料牢固贴合创面,此外它还具有防水特性十分可靠,一旦内层敷料渗透,也不至于导致整个敷料浸透,增加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风险。
[0023]5、本方案的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结构分层设计合理,臭氧油敷料层负责持续向创面输送促愈杀菌药物,辅助超吸复合层吸收创面渗液;超吸复合层主要吸收创面内渗液;超吸复合层避免了水分过早接触聚氨酯PU薄膜层导致聚氨酯PU薄膜层失去粘性、变褶皱,并协同吸水;聚氨酯PU薄膜层主要用于固定敷料;背衬层负责保持敷料正常形状;超吸复合层的倒梯形结构起到轻度挤压臭氧油敷料层中央部位的作用,使臭氧油敷料层贴合创面的同时,挤压多余水分,保证在硅酮泡沫敷料的药液浓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1中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聚氨酯PU薄膜层1、背衬层2、脱脂棉布层3、高吸水树脂颗粒层4、臭氧油敷料5、离型纸层6。
[0027]实施例1
[0028]如附图1所示,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02、将医用臭氧气体持续通入橄榄油中,使得橄榄油中臭氧含量为60g/L,并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从而得到臭氧油;
[0030]S104、将100份的S102中制得的臭氧油、2份的二甲基硅油、10份的麻油、3的份中药提取物、1份的维生素A和1份维生素E搅拌混合均匀,同时加热融化制得臭氧油膏,上述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超过80℃,同时上述的中药提取物由6份当归、3份甘草、1.5份白芷、1份紫草、1.2份血竭和1.2份轻粉构成;
[0031]S106、将硅酮泡沫敷料浸泡在S104中制得的臭氧油膏内,浸泡时间为60分钟,从浸泡的容器中,从而得到臭氧油敷料5;
[0032]S108、将S106中得到的所述臭氧油敷料5用离心脱水机离心甩干,至硅酮泡沫敷料干重与臭氧油膏的重量比为1:1.5时停止;
[0033]S110、将S1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臭氧油

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2、将医用臭氧气体持续通入橄榄油中,使得橄榄油中臭氧含量为60

100g/L,即可得到臭氧油;S104、将100份的S102中制得的所述臭氧油、1

3份的二甲基硅油、6

10份的麻油、3

5的份中药提取物、1份的维生素A和1

2份维生素E搅拌混合均匀,同时加热融化制得臭氧油膏,所述中药提取物由6份当归、3份甘草、1.5份白芷、1份紫草、1.2份血竭和1.2份轻粉构成;S106、将硅酮泡沫敷料浸泡在S104中制得的所述臭氧油膏内,浸泡时间为60分钟,从而得到臭氧油敷料;S108、将S106中得到的所述臭氧油敷料用离心脱水机离心甩干;S110、将S108中的所述臭氧油敷料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的臭氧油敷料的上侧依次设有超吸复合层、聚氨酯PU薄膜层和不透水的背衬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大曾寒凌谢慧清李佩雯肖臻阳陈佳陈孜孜唐封杰刘灿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