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色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69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棉色织面料,涉及色织面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纯棉色织面料,尽管大都采用吸水面料对汗液进行吸收,但是吸水面料大都平整吸附贴靠于身体的皮肤上,不能够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流通接触,造成汗液的散发较慢,会加剧人体皮肤的潮湿不适感的问题。一种纯棉色织面料,包括纯棉底层,透气层,吸水层,耐磨外层和海绵,纯棉色织面料由所述纯棉底层,透气层,吸水层和耐磨外层共同组合形成,其中纯棉底层的顶端覆盖有透气层,透气层的顶端又覆盖有吸水层,吸水层的顶端又覆盖有耐磨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三角管状海绵能够对耐磨外层的褶皱进行定型支撑,避免褶皱坍塌压扁。压扁。压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棉色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色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纯棉色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纯棉色织面料是以棉花为原料,经纺织工艺生产的面料,具有吸湿、保湿、耐热、耐碱、卫生等特点。一般而言,纯棉面料的吸湿抗热性较好,而且穿着舒适。一些对服装吸湿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的工作服就可以选择纯棉面料进行加工。比如说夏季的学校校服等。液氨处理是用液态氨对棉纺织物进行处理,可改善其光泽和服用性能。棉纤维浸渍液氨后,氨的分子较小能很快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拆散纤维分子间的氢键,并与纤维发生氢键结合而使纤维溶胀。经加热或水洗将氨从纺织物上除去后,纤维分子间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发生氢键结。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205460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氨/潮交联的纯棉色织面料,包括纯棉色织面料主体和橡筋线,所述纯棉色织面料主体混纺有橡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棉色织面料主体上方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表面一侧设有凸起。本技术通过设有的耐摩层,不仅有效的防止了因为潮交联处理带来纯棉色织面料耐磨性变差的的情况,还方便人们的使用,且设有的凸起辅助耐摩擦层,提高了摩擦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混纺有橡筋线,能够对纯棉色织面料的拉伸性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了纯棉色织面料的弹性,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的透气孔层,可有效提高吸汗层的工作效率,且避免汗液积累在表层情况,设计新颖,结构紧凑,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
[0004]现有纯棉色织面料尽管大都采用吸水面料对汗液进行吸收,但是吸水面料大都平整吸附贴靠于身体的皮肤上,不能够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流通接触,造成汗液的散发较慢,会加剧人体皮肤的潮湿不适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棉色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尽管大都采用吸水面料对汗液进行吸收,但是吸水面料大都平整吸附贴靠于身体的皮肤上,不能够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流通接触,造成汗液的散发较慢,会加剧人体皮肤的潮湿不适感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棉色织面料,包括纯棉底层,透气层,吸水层,耐磨外层和海绵,纯棉色织面料由所述纯棉底层,透气层,吸水层和耐磨外层共同组合形成,其中纯棉底层的顶端覆盖有透气层,透气层的顶端又覆盖有吸水层,吸水层的顶端又覆盖有耐磨外层;所述透气层和吸水层厚度相同,且纯棉底层厚度为透气层厚度的三倍;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为耐磨外层厚度的两倍。
[0007]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材质为棉纤维,棉纤维内部有空腔,纵向有天然转曲,且棉纤维的截面粗。
[0008]优选的,所述吸水层的材质为桑蚕丝,桑蚕丝内部富集多种亲水基因,且其内部具
有多种性。
[0009]优选的,所述耐磨外层的材质为涤纶面料,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
[0010]优选的,所述耐磨外层为褶皱状连绵起伏结构,且褶皱为三角形,内部为空腔;所述耐磨外层的褶皱空腔中填装有三角管状海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实用的三角管状海绵能够对耐磨外层的褶皱进行定型支撑,避免褶皱坍塌压扁;
[0013]2、本实用耐磨外层的褶皱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流动接触面积,加速吸收汗液的散发,此外三角管状海绵能够将吸水层中的汗水吸收导排出来供耐磨外层的褶皱迎风流通散发,进而三角管状海绵与耐磨外层褶皱配合一起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色织面料的散湿性能,减弱皮肤的潮湿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纯棉底层;2、透气层;3、吸水层;4、耐磨外层;401、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纯棉色织面料,包括纯棉底层1,透气层2,吸水层3,耐磨外层4和海绵401,纯棉色织面料由所述纯棉底层1,透气层2,吸水层3和耐磨外层4共同组合形成,其中纯棉底层1的顶端覆盖有透气层2,透气层2的顶端又覆盖有吸水层3,吸水层3的顶端又覆盖有耐磨外层4;所述透气层2和吸水层3厚度相同,且纯棉底层1厚度为透气层2厚度的三倍;所述透气层2的厚度为耐磨外层4厚度的两倍。
[0019]进一步,所述透气层2的材质为棉纤维,棉纤维内部有空腔,纵向有天然转曲,且棉纤维的截面粗,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因而有较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可以提高色织面料的穿着舒适、透气,有较好的服用性。
[0020]进一步,所述吸水层3的材质为桑蚕丝,桑蚕丝内部富集多种亲水基因,且其内部具有多孔性,易于水分子扩散,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水及热量吸收,使皮肤干爽。
[0021]进一步,所述耐磨外层4的材质为涤纶面料,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涤纶面料的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 8.0cN/dte,具有就较好的耐磨性能。
[0022]进一步,所述耐磨外层4为褶皱状连绵起伏结构,且褶皱为三角形,内部为空腔;所述耐磨外层4的褶皱空腔中填装有三角管状海绵401,三角管状海绵401能够对耐磨外层4的褶皱进行定型支撑,避免褶皱坍塌压扁,且耐磨外层4 的褶皱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流动接触面积,加速吸收汗液的散发,此外三角管状海绵401能够将吸水层3中的汗水吸收导排出来供耐磨外层4的褶皱迎风流通散发,进而三角管状海绵401与耐磨外层4褶皱配合一起使用
能够有效提升色织面料的散湿性能,减弱皮肤的潮湿不适感。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棉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纯棉底层(1),透气层(2),吸水层(3),耐磨外层(4)和海绵(401),纯棉色织面料由所述纯棉底层(1),透气层(2),吸水层(3)和耐磨外层(4)共同组合形成,其中纯棉底层(1)的顶端覆盖有透气层(2),透气层(2)的顶端又覆盖有吸水层(3),吸水层(3)的顶端又覆盖有耐磨外层(4);所述透气层(2)和吸水层(3)厚度相同,且纯棉底层(1)厚度为透气层(2)厚度的三倍;所述透气层(2)的厚度为耐磨外层(4)厚度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源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