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1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且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套筒,当通过线圈缠绕在在套筒的外侧的时候,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滑动抽出套筒,从而将套管进行取出,便于对绕线完的电机线圈进行取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线圈相关
,具体为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电机线圈是指电感器,是指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又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固定电感线圈简称电感或线圈,在电机的使用过程需要进行绕线,从而方便对电机进行收束,故此我们需要用到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不能便于将绕好的线圈进行取出,不能在绕线的时候便于进行固定,不能便于对安装块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不能便于将绕好的线圈进行取出,不能在绕线的时候便于进行固定,不能便于对安装块进行清洗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且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安装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杆。
[0006]优选的,所述通风孔在保护外壳的上表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且通风孔的内部为网格状布置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连接杆旋转连接,且连接杆的尺寸与转轴的尺寸相等。
[0008]优选的,所述套筒通过第一滑槽与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且套筒为圆柱形结构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二滑槽与安装块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为“凹”字形结构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连接块与安装块构成卡合结构,且连接块以底座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1]优选的,固定块通过定位槽与底座螺纹连接,且定位槽的内壁与定位杆的外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有套筒,当通过线圈缠绕在在套筒的外侧
的时候,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滑动抽出套筒,从而将套管进行取出,便于对绕线完的电机线圈进行取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4]2、该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有定位杆,当安装块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通过拧出定位槽内部的定位杆,从而将安装块进行拆卸,便于对安装块进行清洗;
[0015]3、该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有限位杆,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滑动调节限位杆,从而便于根据不同的线圈尺寸,通过限位杆将线圈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连接块和限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定位槽和定位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安装块;3、保护外壳;4、通风孔;5、驱动电机;6、转轴;7、连接杆;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套筒;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连接块;14、限位块;15、限位杆;16、定位槽;17、固定块;18、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块2,且安装块2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3,保护外壳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4,且保护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6,且转轴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第一滑槽8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套筒10,安装块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1,且第二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2,第二滑块1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15,底座1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16,安装块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7,且固定块17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杆18。
[0023]进一步的,通风孔4在保护外壳3的上表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且通风孔4的内部为网格状布置,通过通风孔4对驱动电机5进行散热,从而有效的防止因为温度过高导致驱动电机5损坏。
[0024]进一步的,转轴6与连接杆7旋转连接,且连接杆7的尺寸与转轴6的尺寸相等,通过设置有转轴6,通过旋转转轴6,再通过转轴6带动连接杆7,连接杆7带动套筒10,从而通过套筒10对需要进行绕线的电机线圈进行自动绕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5]进一步的,套筒10通过第一滑槽8与连接杆7构成滑动结构,且套筒10为圆柱形结构设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滑槽8和第一滑块9,当套筒10需要进行抽出的时候,通过第一滑槽8和第一滑块9滑动抽出套筒10,便于对套筒10进行抽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
性。
[0026]进一步的,连接块13通过第二滑槽11与安装块2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13为“凹”字形结构设置,通过第二滑槽11和第二滑块12滑动调节连接块13,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7]进一步的,限位杆15通过连接块13与安装块2构成卡合结构,且连接块13以底座1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连接块13和限位块14,当需要拆卸限位杆15的时候,通过连接块13和限位块14将限位杆15进行拆卸,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8]进一步的,固定块17通过定位槽16与底座1螺纹连接,且定位槽16的内壁与定位杆18的外壁均为螺纹状布置,当需要拆卸安装块2的时候,通过将定位槽16内部的定位杆18进行拧出,从而将安装块2进行拆卸,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9]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首先需要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根据使用时的需求通过第二滑槽11和第二滑块12滑动调节连接块13,再通过连接块13带动限位杆15,从而通过限位杆15将需要进行绕线的电机线圈进行固定,其次通过连接外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安装块(2),且安装块(2)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外壳(3),所述保护外壳(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风孔(4),且保护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6),且转轴(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8),且第一滑槽(8)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套筒(10),所述安装块(2)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1),且第二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杆(15),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均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安装块(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7),且固定块(17)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杆(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4)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马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