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及粘合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11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0
一种含有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A)。树脂(A)优选为含有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40℃以下。另外,树脂(A)优选为满足式(1)的树脂。ε(405)≥0.02(1)[式(1)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树脂(A)的克吸光系数。克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及粘合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包含该树脂的粘合剂组合物及层叠有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FPD:平板显示器)中,使用了有机EL元件、液晶单元等显示元件、偏振板等光学膜等各种各样的构件。这些构件当中,有机EL发光元件及液晶化合物等为有机物,因此紫外线(UV)所致的劣化容易成为问题。此外还发现,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发生取向、光固化而成的液晶系相位差膜及有机EL发光元件不仅有紫外线所致的劣化,在短波长的可见光中也有发生劣化的趋势。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已知有设置含有吸收短波长的可见光的光的化合物的层的做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由含有包含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

羟基乙酯及N,N

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和吲哚系紫外线吸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483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判明,在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粘合剂层制成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抑制紫外线、短波的可见光所致的劣化,然而因紫外线吸收剂向其他层的转移而产生损害光学特性之类的其他的问题。其中,在与液晶系相位差膜的层叠体中,发现紫外线吸收剂向其他层的转移所致的光学特性的降低(相位差值的变化)变得显著。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专利技术。
[0010][1]一种树脂,其为含有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A)。
[0011][2]根据[1]中记载的树脂,其中,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
[0012][3]根据[1]或[2]中记载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满足下述式(1)的树脂。
[0013]ε(405)≥0.02
ꢀꢀꢀ
(1)
[0014][式(1)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树脂(A)的克吸光系数。克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
·
cm)。][0015][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满足下述式(2)的树脂。
[0016]ε(405)/ε(440)≥5
ꢀꢀꢀꢀ
(2)
[0017][式(2)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树脂(A)的克吸光系数,ε(440)表示波长440nm处的树脂的克吸光系数。][0018][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包含在侧链具有吲哚结
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
[0019][6]根据[5]中记载的树脂,其中,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是来自于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0020][7]根据[6]中记载的树脂,其中,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是满足下述式(1

a)的化合物。
[0021]ε(405)≥5
ꢀꢀꢀ
(1

a)
[0022][式(1

a)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克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
·
cm)。][0023][8]根据[7]中记载的树脂,其中,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为满足下述式(2

a)的化合物。
[0024]ε(405)/ε(440)≥10
ꢀꢀꢀꢀꢀ
(2

a)
[0025][式(2

a)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ε(440)表示波长440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
[0026][9]根据[5]中记载的树脂,其中,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为来自于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或来自于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0027][0028][式(I)中,R1、R2、R3、R4、R5及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A



SO2‑


CO



O



S



CF2‑

[0029]R
1A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5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
[0030]E1表示吸电子性基团。
[0031]Z表示连接基团。
[0032]A表示聚合性基团。
[0033]式(II)中,R
12
及R
17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
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1A



SO2‑


CO



O



S



CF2‑

[0034]R
11
、R
13
、R
14
、R
15
及R
16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包含聚合性基团的基团、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2A



SO2‑


CO



O



S



CF2‑

[0035]其中,R
11
、R
13
、R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其为含有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中,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满足下述式(1)的树脂:ε(405)≥0.02
ꢀꢀꢀ
(1)式(1)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树脂A的克吸光系数;克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
·
c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满足下述式(2)的树脂:ε(405)/ε(440)≥5
ꢀꢀꢀꢀ
(2)式(2)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树脂A的克吸光系数,ε(440)表示波长440nm处的树脂的克吸光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其中,树脂A为包含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其中,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是来自于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的结构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其中,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是满足下述式(1

a)的化合物:ε(405)≥5
ꢀꢀꢀ
(1

a)式(1

a)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克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g
·
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其中,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光选择吸收化合物为满足下述式(2

a)的化合物:ε(405)/ε(440)≥10
ꢀꢀꢀꢀꢀꢀꢀ
(2

a)式(2

a)中,ε(405)表示波长405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ε(440)表示波长440nm处的具有聚合性基团和吲哚结构的化合物的克吸光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其中,在侧链具有吲哚结构的结构单元为来自于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或来自于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式(I)中,R1、R2、R3、R4、R5及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A



SO2‑


CO



O



S



CF2‑
;R
1A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5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E1表示吸电子性基团;Z表示连接基团;A表示聚合性基团;式(II)中,R
12
及R
17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1A



SO2‑


CO



O



S



CF2‑
;R
11
、R
13
、R
14
、R
15
及R
16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杂环基、卤素原子、硝基、氰基、羟基、羧基、包含聚合性基团的基团、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5的脂肪族烃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该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中含有的

CH2‑
任选置换为

NR
12A



SO2‑


CO



O



S



CF2‑
;其中,R
11
、R
13
、R
14
、R
15
及R
16
中的至少一个表示包含聚合性基团的基团;R
11A
及R
12A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5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烃基;E
11
表示吸电子性基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其中,R2为苯基。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R1、R3、R4、R5、R6及E1表示与上文相同的含义;R7表示氢原子、氰基、甲基或苯基;Z1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二基、碳原子数6~18的2价的芳香族烃基、

O

R
2A

*1、

S

R
2B

*1或

NR
1D

R
2C

*1;Z2表示单键、*2

CO

O

、*2

O

CO

、*2

S(=O)2‑
、*2

O

SO2‑
、*2

CO

NR
1B

、*2

NR
1C

CO

、*2

R
2D
O

P(=O)

OR
2E

、*2

NR
1E

CO

O

、*2

O

CO

NR
1F

、*2

(OR
2F
)
s1

、*2

CO

S

、*2

S

CO

或碳原子数1~4的全氟烷二基;R
1B
、R
1C
、R
1D
、R
1E
及R
1F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R
2A
、R
2B
、R
2C
、R
2D
、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津悠司小泽昭一国见信孝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