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76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和设置在铝壳内的电容芯子,所述铝壳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电容芯子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的外表面接触,所述铝壳的下端连接有减震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得电解电容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也能稳定地进行工作,防止高温或热量集中导致电容短路,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公开文件CN203871184U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铝电解电容器,其包括套管、铝壳和设置在铝壳内的电容芯子,所述套管为热缩PVC绝缘塑套,所述铝壳内表面与电容芯子接触面覆有吸热层,所述铝壳的外表面与套管接触面覆有导热涂层,通过导热涂层和吸热层的共同作用对电容芯子进行散热,防止高温或热量集中情况下融化导致电容短路,然而当电容器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时,仅仅通过导热涂层和吸热层进行散热是远远不够的,散热效率低,会使得电容器的热量难以散发,造成电容器膨胀鼓包,影响电容器的使用特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地防止高温导致电容器短路的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 包括铝壳和设置在铝壳内的电容芯子,所述铝壳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电容芯子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的外表面接触,所述铝壳的下端连接有减震散热组件。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套管、导热板和导热弹簧,所述散热套管套接在铝壳的下端,所述散热套管内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与电容芯子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与导热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弹簧的另一端与散热套管的下表面连接。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对电容芯子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槽。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内填充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上部与铝壳的下端面接触。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壳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散热套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壳的上端盖合有盖板,所述铝壳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向壳内凹的盖板束腰,所述盖板束腰用于压紧盖板的侧面。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束腰呈矩形或弧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别往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内注入冷却液,然后再将电容芯子装入到铝壳内,当铝电解电容器进行工作时,由于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的外表面与电容芯子的两侧进行接触,使得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液进行快速
降温,再加上铝壳下部设置的减震散热组件能够快速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影响电容器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得电解电容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也能稳定地进行工作,防止高温或热量集中导致电容短路,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内部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示意图。
[0017]1-铝壳;2-减震散热组件;21-散热导管;22-导热板;23-导热弹簧;24-固定槽;25-石墨烯;3-盖板束腰;4-正极接线端子;5-负极接线端子;6-第一密闭腔;7-第二密闭腔;8-冷却液;9-电容芯子;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请参照图1-3,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 包括铝壳1和设置在铝壳1内的电容芯子9,所述铝壳1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密闭腔6和第二密闭腔7,所述第一密闭腔6和第二密闭腔7内设置有冷却液8,所述电容芯子9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密闭腔6和第二密闭腔7的外表面接触,所述铝壳1的下端连接有减震散热组件2。
[0020]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往第一密闭腔6和第二密闭腔7内注入冷却液8,然后再将电容芯子9装入到铝壳1内,当铝电解电容器进行工作时,由于第一密闭腔7和第二密闭腔8的外表面与电容芯子9的两侧进行接触,使得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再加上铝壳1下部设置的减震散热组件2能够快速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影响电容器的正常使用。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套管21、导热板22和导热弹簧23,所述散热套管21套接在铝壳1的下端,所述散热套管21内设有导热板22,所述导热板22的上表面与电容芯子9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热板22的下表面与导热弹簧23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弹簧23的另一端与散热套管21的下表面连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当电解电容器进行工作时,由于在电容芯子9的下端连接有导热板22,使得电容芯子9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板22上,导热板22再通过导热弹簧23将热量传导到散热套管21上,散热套管21再将热量快速地散发出去,散热效果好,使得电解电容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也能稳定地进行工作,防止高温或热量集中导致电容短路,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电容器在振动的时候,导热板被电容芯子9往下压紧,此时导热弹簧23给导热板22一个向上的弹力,能够有效地避免电容芯子9由于振动造成的性能不稳定。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2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对电容芯子9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槽24。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热板22的上表面设置固定槽24,使得电容芯子9被固定在
导热板22上,在电解电容器正常使用时不会出现偏摆,影响电容器的正常使用。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加快热量的散发,在所述固定槽24内填充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上部与铝壳的下端面接触。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25。
[002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石墨烯25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能够快速地将铝壳1内的热量导出到外面,实现了对电容器的快速散热,解决了原有电解电容器散热慢,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壳1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未图示),所述散热套管2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未图示)相配合的内螺纹(未图示)。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壳1的上端盖合有盖板10,所述铝壳1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向壳内凹的盖板束腰3,所述盖板束腰3用于压紧盖板10的侧面;并且所述盖板束腰3呈矩形或弧形。
[0030]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接线端子4和负极接线端子5穿过盖板10与电容芯子9电性连接,在电容器在振动的时候,盖板束腰3始终对盖板10进行压紧,避免了电容芯子9由于振动造成的性能不稳定,而盖板束腰3呈矩形或弧形是为了让增大与盖板10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和设置在铝壳内的电容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电容芯子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的外表面接触,所述铝壳的下端连接有减震散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套管、导热板和导热弹簧,所述散热套管套接在铝壳的下端,所述散热套管内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与电容芯子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与导热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弹簧的另一端与散热套管的下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锦赖书东王诗函吴培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