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烘干机及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和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17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机筒体,烘干机筒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进料区、分散区、打散区和出料区,所述分散区包括数个环链区,每个环链区包括数圈环链,每圈环链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壁上的数道第一链条。同时提供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和工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污泥烘干机内部分成进料区、分散区、打散区和出料区,含水污泥在烘干过程中,经过进料区导料、分散、打散、出料区导料,烘干至水分30%左右,烘干效果好,同时还解决了含水污泥在现有烘干机内下料不畅、粘结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烘干机及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和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增多,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也越来越大,生活污泥与工业污泥的日益增多城市负荷重,污染环境。常见的污泥处置方式有进行堆肥农田使用,机械压滤、焚烧减量化处置以及污泥资源化处置。
[0003]污泥资源化处置中,对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从污水处理厂拉回含水率80%左右污泥,用自动抓斗起重机抓取污泥至缓冲仓中,缓冲仓中的污泥经过软管泵输送至处理系统内的中间缓冲仓,中间缓冲仓中的污泥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至均匀,进入无轴螺旋,通过无轴螺旋输送至污泥烘干机内烘干,但因污泥水分大,因此,现有技术中,污泥进烘干机容易下料不畅、粘结,无法采用常规的烘干窑进行烘干。
[0004]同时,污泥资源化处置中,存在污泥的处理量不足的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烘干机,同时提供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和工艺系统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6]一种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机筒体,烘干机筒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进料区、分散区、打散区和出料区,所述分散区包括数个环链区,每个环链区包括数圈环链,每圈环链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壁上的数道第一链条。
[0007]所述数个环链区和数圈环链均沿烘干机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每圈环链的数道第一链条分成数组,每组内包括形成一个环形链条的数道第一链条。
[0008]所述每圈环链的数道链条分成2组,每组链条包括3道第一链条,每组链条的3道第一链条在烘干机筒体内呈120
°
首端和尾端分别悬挂,每圈环链的2组链条交错布置。
[0009]所述每个环链区包括沿烘干机筒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8圈环链,每个环链区与下一个环链区之间呈错位角度为30
°
的交错布置;所述每圈环链的2组链条的错位角度为60
°
;每个环链区包括6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连接有16个第一链条首端或尾端,连接板通过支撑板固定于烘干机筒体上。
[0010]所述打散区包括沿烘干机筒体的圆周方向分布的数排扬料板,每排扬料板包括沿烘干机筒体长度方向分布的数个扬料板,每个扬料板上安装有数道第二链条;所述烘干机筒体内壁上安装有数个固定板,每个扬料板通过螺栓安装于固定板上。
[0011]所述进料区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前端的倾斜设置的数个进料螺旋板,出料区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后端的倾斜设置的数个出料螺旋板。
[0012]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原料包括污泥、霞石尾矿和建筑弃土,
a、污泥处理:将占原料总量60

80%、含水率60

80%的污泥搅拌均匀后,送入污泥烘干机内烘干至含水率25

35%,得污泥半干料;b、霞石尾矿的处理:将占原料总量15

25%的霞石尾矿破碎、粉磨,得霞石尾矿粉料;c、建筑弃土的处理:将占原料总量5

15%的建筑弃土经除石、辊压、混合、烘干至含水率0.5

5%,得建筑弃土待配料;2)将步骤1)中污泥半干料、霞石尾矿粉料、建筑弃土待配料混合、均化、造粒、煅烧、冷却,得陶粒制品。
[0013]所述污泥为生活污泥,生活污泥的化学组成:SiO
2 25.04

26.00%、Al2O
3 7.32

7.50%、Fe2O
3 4.94

5.50%、CaO 1.56

2.36%、MgO 1.27

1.52%、K2O 1.60
‑ꢀ
1.74%、Na2O 0.12

0.14%、TiO
2 0.31

0.42%,烧失量50.10

52.09%;霞石尾矿的化学组成:SiO
2 41.56

42.40%、Al2O
3 21.66

22.65%、Fe2O
3 6.25

7.24%、CaO 13.28

14.25%、MgO 4.40

5.30%、K2O 2.63

3.34%、Na2O 5.96

6.92%;建筑弃土的化学组成:SiO
2 66.50

68.08%、Al2O315.01

17.20%、Fe2O
3 5.13

5.50%、CaO 0.92

1.10%、MgO 1.61

2.00%、K2O 2.10

3.43%、Na2O 1.10

1.67%、烧失量4.18%。
[0014]一种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系统,包括污泥处理系统、霞石尾矿处理系统、建筑弃土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霞石尾矿处理系统、建筑弃土处理系统分别与计量系统相连,计量系统依次连接有搅拌系统、陈化库、造粒系统、煅烧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送料系统、第一双轴搅拌机、污泥烘干机、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二缓冲仓。
[0015]所述霞石尾矿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受料斗、振动给料机、破碎机、球磨机、第三缓冲仓;建筑弃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受料斗、箱式给料机、除石机、第二双轴搅拌机、建筑弃土烘干机、第四缓冲仓;计量系统包括与第二缓冲仓相连的第一螺旋计量称、与第三缓冲仓相连的第二螺旋计量称、与第四缓冲仓相连的第一皮带秤;煅烧系统包括回转窑,回转窑的窑尾与造粒系统相连,回转窑的窑尾设有烟气除尘系统,回转窑的窑头分别连接有燃烧器和冷却机。
[001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污泥烘干机内部分成进料区、分散区、打散区和出料区,含水污泥在烘干过程中,经过进料区导料、分散、打散、出料区导料,烘干至水分30%左右,烘干效果好,同时还解决了含水污泥在现有烘干机内下料不畅、粘结的技术问题;2)分散区通过设置多个环链区,环链区包括数圈环链,每圈环链分成数组链条,每组链条形成一个环形链条,对通过螺旋推力进入烘干机的污泥烘干过程中,进行全面、循环分散;分散区设置多排扬料板和第二链条,污泥进入打散区后,污泥在烘干机内已烘干一段时间,但污泥表面还存在粘结成块的现象,通过扬料板以及设置的自由垂落的第二链条,利用重力及惯性对污泥进行打散,再次对污泥进行内部烘干;
3)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污泥的处理量由30%提高至70%,解决了城市生活污泥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建筑废土,作为制备陶粒的粘合剂,有效解决了城市基建土方堆存的问题;霞石尾矿作为陶粒的一种原料,产出的轻质陶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筒体,烘干机筒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进料区、分散区、打散区和出料区,所述分散区包括数个环链区,每个环链区包括数圈环链,每圈环链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壁上的数道第一链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环链区和数圈环链均沿烘干机筒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每圈环链的数道第一链条分成数组,每组内包括形成一个环形链条的数道第一链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圈环链的数道链条分成2组,每组链条包括3道第一链条,每组链条的3道第一链条在烘干机筒体内呈120
°
首端和尾端分别悬挂,每圈环链的2组链条交错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环链区包括沿烘干机筒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8圈环链,每个环链区与下一个环链区之间呈错位角度为30
°
的交错布置;所述每圈环链的2组链条的错位角度为60
°
;每个环链区包括6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连接有16个第一链条首端或尾端,连接板通过支撑板固定于烘干机筒体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区包括沿烘干机筒体的圆周方向分布的数排扬料板,每排扬料板包括沿烘干机筒体长度方向分布的数个扬料板,每个扬料板上安装有数道第二链条;所述烘干机筒体内壁上安装有数个固定板,每个扬料板通过螺栓安装于固定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区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前端的倾斜设置的数个进料螺旋板,出料区包括设置于烘干机筒体内后端的倾斜设置的数个出料螺旋板。7.使用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原料包括污泥、霞石尾矿和建筑弃土,a、污泥处理:将占原料总量60

80%、含水率60

80%的污泥搅拌均匀后,送入污泥烘干机内烘干至含水率25

35%,得污泥半干料;b、霞石尾矿的处理:将占原料总量15

25%的霞石尾矿破碎、粉磨,得霞石尾矿粉料;c、建筑弃土的处理:将占原料总量5

15%的建筑弃土经除石、辊压、混合、烘干至含水率0.5

5%,得建筑弃土待配料;2)将步骤1)中污泥半干料、霞石尾矿粉料、建筑弃土待配料混合、均化、造粒、煅烧、冷却,得陶粒制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污泥烘干机制备陶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为生活污泥,生活污泥的化学组成:SiO
2 25.04

26.00%、Al2O
3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栋霍征征许文斌孔冬冬高国峰靳留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