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31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设置于设备壳体内部开设的容置腔中;设备壳体还开设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分别与容置腔连通,电子元器件设置在主进风口处;车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中的吸热风扇和导风罩,吸热风扇内部开设有储风腔,吸热风扇还开设有吸风口和排风口,吸风口、储风腔及排风口依次连通,吸风口朝向电子元器件,导风罩连接在排风口与主出风口之间。上述车载设备,散热效率更高,而且不会使得设备壳体的温度过高,再而该种散热方式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在高温环境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此外,由于设置了吸热风扇,将热空气吸出的同时还可以带走容置腔中的灰尘。的灰尘。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散热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载设备内部空间小,但是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多,所使用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功率大,发热源多,导致设备内部热量大。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在车内中控台上,或者嵌入中控台内部,受到太阳直射,设备整体温度会急剧上升。电子元器件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会导致性能下降,从而加快设备的老化。
[0003]为解决设备散热问题,传统车载设备的散热方式,是通过热传导散热,结构上表现为在发热元器件上贴导热硅胶,通过导热硅胶传到外壳上,外壳变成一个散热器,通过外壳与大气进行热交换;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由于外壳导热会使产品表面温度过高,而且在太阳直射的外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使得外壳由外到内导热,影响设备的散热,环境温度必须低于设备内部温度才能实现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车载设备的散热效率低且外壳导热会使产品表面温度过高以及不利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设备。
[0005]一种车载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开设的容置腔中,
[0006]所述设备壳体还开设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主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主进风口处;
[0007]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吸热风扇和导风罩,所述吸热风扇内部开设有储风腔,所述吸热风扇还开设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吸风口、所述储风腔及所述排风口依次连通,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电子元器件,所述导风罩连接在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主出风口之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壳体具有底部侧壁和后端侧壁,所述主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部侧壁,所述主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后端侧壁。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底部侧壁具有间隔,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底部侧壁形成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间隔空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器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部侧壁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远离所述吸热风扇的一端的开口边缘与所述主出风口的边缘抵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子元器件连接,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散热器的背离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一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为散热片结构,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子元器件贴合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之间设有导热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风扇还开设有与所述储风腔连通的吸风孔,所述吸风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壳体还开设有辅进风口和辅出风口,所述辅进风口和所述辅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主进风口、所述主出风口、所述辅进风口及所述辅出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不同的侧壁上。
[0017]上述车载设备,设备壳体开设了容置腔以及分别与容置腔连通的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主出风口用于将容置腔中的热空气排出设备壳体,主进风口用于供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容置腔中补充容置腔中的空气,形成了对流散热的效应。进一步地,吸热风扇的吸风口朝向电子元器件,因此可以把电子元器件散发出的热量吸至储风腔中,而后经由排风口和主出风口排出设备壳体,这样有效避免了电子元器件散发出的热量而形成的热空气在容置腔中聚集,增强了对流散热的效果,并且有效避免了热量在容置腔中聚集过长时间影响设备壳体中的各元件的散热;此外,设置了吸热风扇,加大了空气流动的速度,能够加快对流传热,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上述的散热方式相对于普通的热传导散热,散热效率更高,而且不会使得设备壳体的温度过高,并且该种散热方式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在高温环境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由于电子元器件设置在主进风口处,因此主进风口的冷风进入到容置腔后,首先会吹向电子元器件,不仅可以对电子元器件吹风散热,而且能够加强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出去,提升了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此外,由于设置了吸热风扇,将热空气吸出的同时还可以带走容置腔中的灰尘,通过设置导风罩能够将吸热风扇的排风口排出的热风集中起来,全部往主出风口输送,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将吸热风扇储风腔中的热风从主出风口排出,增强了对流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车载设备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一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车载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一实施例的车载设备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所示车载设备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开设的容置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还开设有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主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所述主进风口处;所述车载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吸热风扇和导风罩,所述吸热风扇内部开设有储风腔,所述吸热风扇还开设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吸风口、所述储风腔及所述排风口依次连通,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电子元器件,所述导风罩连接在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主出风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具有底部侧壁和后端侧壁,所述主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部侧壁,所述主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后端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底部侧壁具有间隔,所述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底部侧壁形成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间隔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器件本体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器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鹏朱群向世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博实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