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20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焦炉安全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焦炉炉顶人行道易模糊褪色,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它包括砖坯体,砖坯体的表面设置有釉层,所述釉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长石:55~61%,石英:14~16%,高岭土:1.5~2.5%,钟乳石:9~11%,生滑石:9~11%,锆英粉:3~5%,钛白粉:0.8~1.2%,锌粉:0.015~0.025%。通过在砖坯体上设有釉层,釉层具有色标醒目,耐腐蚀和稳定性强的优点,利用带有釉层的砖坯体作为焦炉炉顶人行道,解决了炉顶安全通道界面易褪色的问题,为操作工人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使得砖坯体作为焦炉炉顶安全通道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并且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焦炉安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焦炉工厂而言,炼焦炉炉顶的操作环境复杂、车辆走行频繁、存在手工操作配合,因此炼焦炉炉顶是一个危险作业场所。为了保证炉顶作业人员的安全,焦化厂一般在炉顶划白线的方式,划出人员走行的安全通道,人员或车辆在该安全通道内进行行走。但是由于炉顶装煤作业环境十分恶劣,高温、粉尘的长期侵蚀以及雨水的冲刷,白色涂料划线容易模糊褪色,导致安全界限不清晰,从而对炉顶作业人员形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0003]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384920.8,公开日为2014年12月10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安全示警标识的透气砖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透气砖包括透气砖主体,透气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气室,气室下方连通有吹氩管;在所述透气砖主体和气室外设置有外壳;其特征在于:在透气砖主体内底部设置由碳化硅陶瓷材料制成的标识块;且所述标识块的底面与透气砖主体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制备时,在所述透气砖主体成型前,先制备标识块;所述标识块选用常压烧结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在透气砖主体成型时,将制备好的标识块由透气砖主体的底面插入透气砖主体内,透气砖主体设置气室的一端记为底端;且使标识块的底面与透气砖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该砖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但是容易受腐蚀,在焦炉炉顶这样的工况使用寿命低,易受磨损腐蚀。
[0004]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1295044.1,公开日为2018年5月15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釉面砖的柔光釉料及釉面制备方法,其干料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SiO
2 48~53%、Al2O
3 11~15%、CaO 6~8%、MgO 0.5~1.5%、K2O 2~5%、Na2O 2~5%、B2O
3 0.2~1%、BaO 5~8%、ZnO 10~13%、ZrO
2 2~3%、Fe2O3≤0.2%、TiO2≤0.1%,余量为杂质。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砖耐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焦化炉的炉顶人行道涂料划线易褪色、模糊,给作业人员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通过在砖坯体表面设有釉层,釉层具有色标醒目,耐腐蚀和稳定性强的优点,利用带有釉层的砖坯体作为焦炉炉顶人行道,解决了炉顶安全通道界面易褪色的问题,为操作工人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使得砖坯体作为焦炉炉顶安全通道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节省生产成本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使用意义。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包括砖坯体,砖坯体的表面设置有釉层,所述釉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长石:55~61%,石英:14~16%,高岭土:1.5~2.5%,钟乳石:9~11%,生滑石:9~11%,锆英粉:3~5%,钛白粉:0.8~1.2%,锌粉:0.015~0.025%,余量为杂质。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砖坯体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岭土:40~45%,焦宝石:9~11%,缸砂:38~42%,钾长石:7~9%。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缸砂的粒级≤3mm,且缸砂中氧化铁的含量为7~9%。
[0012]更进一步的,砖坯体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根等间距的防滑条。
[0013]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分别制备釉料和坯料;
[0015]S2:将坯料经压制处理形成砖坯体后进行干燥和素烧处理;
[0016]S3:对经过干燥和素烧处理后的砖坯体进行施釉处理,施釉后的砖坯体进入窑炉烧制。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釉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0018]S11:按重量配比称取长石、石英、高岭土、钟乳石、生滑石、锌粉、钛白粉和锆英粉,并将上述原料混合;
[0019]S12:混合后的原料经过球磨机球磨达到规范使用尺寸;
[0020]S13:球磨后的原料经试烧后过筛除铁,冷却形成釉料。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砖坯体的体积密度为2.3g/cm3。
[0022]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砖坯体表面的釉层厚度为1~1.7mm。
[0023]更进一步的,施釉后的砖坯体进入窑炉烧制的烧成制度如下:在250℃下烧制8h,在250℃~650℃下烧制6h,在650℃~1220℃下烧制11h,在1220℃下烧制3h。
[0024]3、有益效果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砖坯体的表面设有釉层,釉层具有色标醒目、表面光洁、不沾污、耐侵蚀、稳定性好、不剥落、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炉顶安全通道界面易褪色的问题,为操作工人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在釉层原料中加入锆英粉,锆英粉与石英发生反应生成耐高温性质的硅酸锆,提高整个釉层的耐高温性能;且原料长石的加入一是为了釉层具有更好的烧结性,二是与钛白粉、锌粉等发生混合使得整个釉层呈现黄色,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使得砖坯体作为焦炉炉顶安全通道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0027](2)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岭土、焦宝石、缸砂和钾长石作为原料进行砖坯体的制备,使得整体砖坯体具有致密度高、高强度、防水性好的优点,焦宝石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显气孔率,进一步提高砖坯体的物料强度;钾长石的加入一方面是当砖坯体涂抹釉料进行加热时,与釉料加热温度相互匹配,另一方面钾长石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降低显气孔率,增强釉料在砖坯体上的沾附性;
[0028](3)本专利技术中的缸砂是宜兴陶土制成大缸后加工轧成的颗粒,将其粒级控制在≤3mm,粒级过大,不利于砖坯体之间原料的充分混合,砖坯体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且缸砂中氧化铁的含量为7~9%,氧化铁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进一步提高制成的砖坯体耐高温性
能;同时在砖坯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条,避免下雨或砖坯体处于潮湿状态下人走在上面易发生打滑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能;
[0029](4)本专利技术中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的制备方法整体操作简单,并且先对砖坯体进行干燥和素烧处理后在进行施釉操作,保证釉料与砖坯体之间融合紧密;再将施釉后的砖坯体放入窑炉烧制,进一步保证釉层在砖坯体表面形成牢固,不易发生脱落;同时控制砖坯体的体积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保证砖坯体性能的同时减轻砖坯体整体负重;
[0030](5)本专利技术控制砖坯体表面的釉层厚度为1~1.7mm,釉层厚度过厚不仅仅浪费釉料与人工成本,并且未进行烧结时的釉水层易发生开裂纹甚至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包括砖坯体(1),砖坯体(1)的表面设置有釉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釉层(2)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长石:55~61%,石英:14~16%,高岭土:1.5~2.5%,钟乳石:9~11%,生滑石:9~11%,锆英粉:3~5%,钛白粉:0.8~1.2%,锌粉:0.015~0.025%,余量为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坯体(1)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岭土:40~45%,焦宝石:9~11%,缸砂:38~42%,钾长石:7~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砂的粒级≤3mm,且缸砂中氧化铁的含量为7~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其特征在于:砖坯体(1)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根等间距的防滑条(3)。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焦炉安全通道标识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制备釉料和坯料;S2:将坯料经压制处理形成砖坯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虎林王春洪黄曼李平李强刘红李邦平谢世宏程旺生李冠军杨勇方亮青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