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066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基于多视图显示基础库,所述多视图显示基础库的编码方式为组件式编码,进一步包括内视图组件和大视图组件;所述内视图组件用于预处理shell终端颜色符、非Unicode中文、换行符等文本信息,根据当前终端可以显示的文本行数和列数,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所述大视图组件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刷新文本信息,将文本以多视图的方式输出在屏幕上,根据设定的刷新时间,刷新显示的文本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及时发现并应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需要对资源和课题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题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题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处理器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处理器测试验证过程中,通常会指定值班人员监测资源状态和测试课题结果正确性。资源状态有很多种,基本的状态是空闲、占用、退出和宕机,以及其他错误状态。在处理器测试验证过程中这些状态对验证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测试课题结果正确性,可以验证处理器设计正确性和判断处理器优劣。所以在处理器测试验证过程中,实时监督测试过程尤为重要。
[0003]由于测试验证环境基于Linux系统,并且只能通过shell终端手动输入命令的方法监测资源情况和测试课题正确性,这使得测试值班人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对于测试值班人员来说,这项工作不仅量大而且次数频繁。测试监督流程复杂、值班效率较低导致了不能及时发现运行出错的课题和有问题的处理器。
[0004]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测试值班出现的情况(例如在测试课题运行过程中出现运行有问题而资源管理上没有显示),需要根据测试验证系统的特性,同时监测资源信息和测试课题日志。然而资源越多,需要同时监测的测试课题日志和资源状态就越多,这使得在Linux服务器和前段机上开启的终端越多。在大批量资源测试验证过程中,对于文件系统、网络、服务器等都是非常大的负载,这可能导致测试前端机和服务器崩溃。
[0005]测试验证环境基于shell终端,可视化窗口监测工具依赖的库较多,在测试验证服务器上安装和调试这一类第三方库较为困难,在shell使用可视化窗口较为困难并且需要第三方库支持,这导致了监测工具在机器间移植困难,由于资源信息和测试课题结果都是文本信息,经过处理显示成文本的方法简单实用,因此选用shell支持最好的纯文本显示。然而shell命令和工具都有其局限性,例如文本显示的命令(cat、more等)不支持实时刷新文本和并列显示多个文本;实时刷新文本的命令(watch、tail等)不支持并列显示文本和执行命令;可以并列显示文本的vi是文本编辑工具,无法实时刷新文本和执行命令。综上所述,使用shell的命令和工具不能满足测试过程监督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该监督方法能及时发现并应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需要对资源和课题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资源信息和测试课题结果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器和出错的测试课题,为了降低测试值班人员专业知识的需求和培训难度,最大化利用测试验证过程中的人力、时间等资源,为了减少大量测试资源同时验证时前端机和服务器的负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
法,基于多视图显示基础库,所述多视图显示基础库的编码方式为组件式编码,进一步包括内视图组件和大视图组件;所述内视图组件用于预处理shell终端颜色符、非Unicode中文、换行符等文本信息,根据当前终端可以显示的文本行数和列数,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所述大视图组件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刷新文本信息,将文本以多视图的方式输出在屏幕上,根据设定的刷新时间,刷新显示的文本信息;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一个大视图组件,并指定其属性为N*N的多视图;S2、创建N*N个内视图组件,定义内视图N*N个位置的属性、标题、需要显示的内容(例如文本和命令),配置N*N个内视图组件的坐标分别为(0,0)、

、(0,N-1)、

、(N-1,0)、

、(N-1,N-1),其中(0,0)在大视图内的位置对应下左,(0,N-1)对应下右,(N-1,0)对应上左,(N-1,N-1)对应上右;S3、通过大视图组件的添加方法函数将内视图添加到大视图,由大视图将N*N个内视图的文本内容收集起来,经过合并处理后输出在屏幕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大视图获取Linux内核中当前终端的最大显示长度和宽度;S32、大视图为每个内视图启动两个线程并交由后台执行,此两个线程分别是命令内容缓冲区刷新线程和文本预处理线程,其中,命令内容缓冲区刷新线程用于执行每个内视图创建时定义的命令,获取命令执行结果文本并维护和刷新命令内容缓冲区,命令内容缓冲区使用先进先出队列,最多维护当前终端能显示的最大宽度,文本预处理线程用于对命令内容缓冲区中的命令执行结果文本进行预处理,处理命令执行结果文本的颜色符号、非Unicode字符;S33、大视图组件收集内视图中经过预处理的命令内容缓冲区中的命令执行结果文本,将每个内视图中的命令执行结果文本,按其定义的在大视图中的位置坐标,整合到一起,并加上内视图之间的分割符,形成最终屏幕显示的文本;S34、大视图组件根据设定的刷新时间,刷新显示的内容;S4、根据具体测试实施情况,使用配套工具生成使用多视图显示基础库的程序,最终使用简单命令供测试值班人员使用。
[0008]1. 上述方案中,在S32中,对获取的命令执行结果文本进行预处理具体为:根据大视图和内视图在S1和S2步骤创建时定义的分屏参数,和S31中获取的最大显示长度和宽度,大视图为内视图启动的文本预处理线程将命令内容中超出内视图显示的部分进行换行处理,同时对命令内容文本中的非Unicode中文文本和shell颜色符号进行处理,根据非Unicode中文文本两个字节组成中文和shell颜色符号不算显示长度的特性,对命令内容文本进行换行处理,使得中文在显示中不会出现乱码,shell颜色正常显示并且仅影响所在内视图。
[000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能够及时发现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通过对资源状态和课题运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器和出错的测试课题;极大地简化了测试验证中资源与结果监测的过
程,简化了测试监督流程、降低了测试值班人员专业知识需求和培训难度、提高了值班效率,最大化利用测试验证过程中的人力、时间等资源,在大批量资源同时验证的情况下,相比于之前的测试过程监督方法,减少了三分之二的终端数量,大大减少了前端机和服务器的负载。
[0010]2、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其支持多种可选的多视图显示,同时支持实时命令执行监测和测试结果监测,具有良好的移植性,无须第三方库支持,任何Linux服务器和前端机可以直接使用,使用基础库时只需创建组件并定义其属性和位置坐标,开发显示程序简单、快捷,配套脚本可以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改,以达到其他环境的显示需求。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成多视图显示程序;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视图组件的布局关系;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大视图管理内视图显示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视图显示基础库,所述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器测试过程的监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视图显示基础库,所述多视图显示基础库的编码方式为组件式编码,进一步包括内视图组件和大视图组件;所述内视图组件用于预处理shell终端颜色符、非Unicode中文、换行符等文本信息,根据当前终端可以显示的文本行数和列数,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配置文本在窗口中显示的位置,所述大视图组件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刷新文本信息,将文本以多视图的方式输出在屏幕上,根据设定的刷新时间,刷新显示的文本信息;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一个大视图组件,并指定其属性为N*N的多视图;S2、创建N*N个内视图组件,定义内视图N*N个位置的属性、标题、需要显示的内容(例如文本和命令),配置N*N个内视图组件的坐标分别为(0,0)、

、(0,N-1)、

、(N-1,0)、

、(N-1,N-1),其中(0,0)在大视图内的位置对应下左,(0,N-1)对应下右,(N-1,0)对应上左,(N-1,N-1)对应上右;S3、通过大视图组件的添加方法函数将内视图添加到大视图,由大视图将N*N个内视图的文本内容收集起来,经过合并处理后输出在屏幕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大视图获取Linux内核中当前终端的最大显示长度和宽度;S32、大视图为每个内视图启动两个线程并交由后台执行,此两个线程分别是命令内容缓冲区刷新线程和文本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一胡夏晖陈磊吴臻相陈伟曹陈炜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