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滤芯和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64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置滤芯和净水设备,后置滤芯包括:滤瓶,所述滤瓶限定出滤腔,所述滤瓶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滤材,所述滤材内置于所述滤腔内,从而将所述滤腔分隔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管的进口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过水管的进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通过在滤瓶上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便于后置滤芯的进出水路连接和转换,减少了水路转换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置滤芯和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置滤芯和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净水设备通常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滤芯,滤芯之间及滤芯与外界的水路连接通常采用水路转换接头和PE管进行连接,由于水路复杂,往往一个净水设备需要数量极多的水路转换接头,导致净水设备的内部管路非常混乱,安装及检修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后置滤芯,该后置滤芯的管路连接方便,减少了水路转换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后置滤芯的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水路连接简单,制造成本低。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包括:滤瓶,所述滤瓶限定出滤腔,所述滤瓶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滤材,所述滤材内置于所述滤腔内,从而将所述滤腔分隔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管的进口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过水管的进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通过在滤瓶上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便于后置滤芯的进出水路连接和转换,减少了水路转换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瓶还一体形成第三过水管,所述第三过水管与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通。
[0010]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过水管和所述第三过水管的第一段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二过水管和所述第三过水管的第二段沿第二方向Y延伸。
[0011]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瓶上还一体形成第四过水管,所述第四过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管相通,所述第四过水管与压力罐连接。
[0012]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过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过水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3]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滤瓶上还一体形成第五过水管,所述第五过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管相通,高压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五过水管上。
[0014]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一过水管、第二过水管、所述第三过水管、所述第四过水管和第五过水管均设于所述滤瓶的底部。
[0015]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滤瓶还一体形成第六过水管和第七过水管,所述第六过水管和所述第七过水管其中一个与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过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六过水管和所述第七过水管之间设有冲洗电磁阀。
[0016]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六过水管和所述第七过水管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滤瓶的外侧壁。
[0017]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第一过水管、所述第二过水管、所述第三过水管、所述第四过水管和第五过水管的自由端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第一过水管、所述第二过水管、第三过水管、所述第四过水管和所述第五过水管的外壁均间隔设置。
[0018]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后置滤芯,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的进出水路连接简单清晰,易于拆装,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水路连接方便,拆装容易。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的分解图;
[002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6为图5沿C-C线的剖视图;
[0027]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后置滤芯的局部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后置滤芯100;
[0034]滤瓶10;滤腔11;进水通道111;出水通道112;第一过水管12;第二过水管13;第三过水管14;第一段141;第二段142;第四过水管15;第五过水管16;第六过水管17;第七过水管18;瓶身191;瓶盖192;护套193;
[0035]滤材20;
[0036]冲洗电磁阀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下面参照图1-图1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100,该后置滤芯100包括滤瓶10和内置于滤瓶10内的滤材20。其中,滤材20可以为PP棉、碳棒等。该后置滤芯100应用
于净水设备中,后置滤芯100的进水口与净水设备中的反渗透滤芯(图未示出)的纯水出口连接。
[0039]具体地,如图2所示,滤瓶10限定出滤腔11,滤材20内置于滤腔11内,通过滤材20将滤腔11分隔出进水通道111和出水通道112。反渗透滤芯过滤后的纯水进入滤腔11的进水通道111内,经过滤材20再次过滤后,从出水通道112流出,成为饮用水。
[0040]滤瓶10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12和第二过水管13,其中,第一过水管12的进口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通,第一过水管12的出口与进水通道111连通,第二过水管13的进口与出水通道112连通。即通过第一过水管12将纯水引入后置滤芯100内,通过第二过水管13将后置滤芯100再次过滤后的水导出。换言之,第一过水管12和第二过水管13集成于滤瓶10上,用于连接反渗透滤芯和后置滤芯100之间的水路,并将饮用水导出的作用。为了提高管路的连接效率,第一过水管12和第二过水管13上可以标识水路名称。
[0041]通过第一过水管12和第二过水管13提高了后置滤芯100与反渗透滤芯之间水路连接效率,减少了PE管和水路转换接头的使用。
[0042]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置滤芯100,通过在滤瓶10上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12和第二过水管13,便于后置滤芯100的进出水路连接和转换,减少了水路转换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所述滤瓶限定出滤腔,所述滤瓶一体形成第一过水管和第二过水管;滤材,所述滤材内置于所述滤腔内,从而将所述滤腔分隔出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水管的进口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的出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过水管的进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还一体形成第三过水管,所述第三过水管与反渗透滤芯的浓缩水出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过水管和所述第三过水管的第一段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二过水管和所述第三过水管的第二段沿第二方向Y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上还一体形成第四过水管,所述第四过水管与所述第一过水管相通,所述第四过水管与压力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过水管的延伸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上还一体形成第五过水管,所述第五过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有福张进游冬根廖榆敏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