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0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耳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气缸驱动的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第一折耳组件与第二折耳组件呈相对设置,通过设置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再通过第一折耳组件和第二折耳组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将极片弯折设定角度,形成一体式的极片与极耳的连接机构,又通过平整机构压平连接机构,保障折耳的可靠性,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极片和极耳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片和极耳连接结构成型质量好,稳定可靠,且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耳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折耳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电芯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极片和极耳是两个独立存在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在锂电芯的生产过程中,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或激光焊接技术将裁切好的极耳焊接在极片上,从而将极片与极耳固定为一体式结构,并使两者之间实现电连接,但此种极片与极耳的加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裁切出的极耳上容易存留毛刺,导致当极耳固定到极片上后,毛刺容易刺穿隔膜,造成锂电芯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发生短接,进而使得锂电芯出现短路。第二,当极耳与极片之间出现脱焊的情况时,会导致卷制处的锂电芯无法正常使用。第三,锂电芯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设置极片料卷外,还需要额外配置极耳料卷进行配套加工,导致生产用料种类增加,提高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稳定可靠的折耳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第一折耳组件和第二折耳组件的相对运动将极片弯折成设定角度的折耳装置。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耳装置,包括: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气缸驱动的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呈相对设置,通过所述第一折耳组件和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之间的极片能够弯折设定角度,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电极连接结构;所述平整机构用于压平所述电极连接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折耳组件包括第一竖直运动机构和第一水平运动机构,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机构连接,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上的第一折耳片在立体空间中的X轴和Z轴方向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竖直运动气缸和第一竖直运动导轨,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功机构在竖直空间内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水平运动气缸和所述第一折耳片,所述第一折耳片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功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包括第二水平运动功机构和第二竖直运动机构,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竖直运动机构连接,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机构上的第二折耳片在立体空间中的X轴和Z轴方向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二竖直运动机构包括第二竖直运动气缸和第二竖直运动导轨,所述第二竖直运动导轨与所述第二竖直运动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机构在竖直空间内的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机构包括第二水平运动气缸和第二折耳片,所述第二折耳片与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折耳片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折耳片匹配的角型切口。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压极片组、第二压极片组、裁切组件和贴胶组件,所述第一压极片组设置在所述折耳装置的极耳输入端,所述第二极片组设置在所述折耳装置的极耳输出端,所述裁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极片组与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之间,所述贴胶组件架设在极片的输入路径上,用于连接已经折耳完成的极片和待折耳的极片。可选地,所述贴胶组件包括送胶机构、脱胶机构和贴胶组件,所述送胶机构将胶片送至脱胶机构,脱胶机构为贴胶组件供应用于连接极片的胶片。实施本技术,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再通过第一折耳组件和第二折耳组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将极片弯折设定角度,形成一体式的极片与极耳的连接机构,又通过平整机构压平连接机构,保障折耳的可靠性,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极片和极耳的装置,本技术的极片和极耳连接结构成型质量好,稳定可靠,且性价比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折耳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耳装置弯折后的极耳和极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折耳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水平运动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折耳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二折耳组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折耳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折耳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图10为图8中贴胶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001-极片;002-极耳;100-第一折耳组件;110-第一竖直运动机构;112-第一竖直运动气缸;113-第一竖直运动导轨;120-第一水平运动机构;121-第一折耳片;1211-角型缺口;122-安装板;123-第一水平运动气缸;200-第二折耳组件;210-第二水平运动机构;211-第二折耳片;2111-角型切口;212-第二水平运动气缸;220-第二竖直运动机构;221-第二竖直运动气缸;222-第二竖直运动导轨;300-平整机构;310-平整运动气缸;320-平整导轨;330-气动夹爪;340-平整竖直运动气缸;400-第一压极片组;500-第二压极片组;600-裁切组件;700-贴胶组件;710-送胶机构;711-送胶辊;712-压胶辊;713-裁切部件;720-脱胶机构;730-贴胶组件;731-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气缸驱动的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呈相对设置,通过所述第一折耳组件和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之间的极片能够弯折设定角度,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电极连接结构;所述平整机构用于压平所述电极连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驱动的第一折耳组件、气缸驱动的第二折耳组件和平整机构,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呈相对设置,通过所述第一折耳组件和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折耳组件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之间的极片能够弯折设定角度,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电极连接结构;所述平整机构用于压平所述电极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耳组件包括第一竖直运动机构和第一水平运动机构,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机构连接,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上的第一折耳片在立体空间中的X轴和Z轴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竖直运动气缸和第一竖直运动导轨,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在竖直空间内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水平运动气缸和所述第一折耳片,所述第一折耳片与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运动气缸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竖直运动导轨的活动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耳组件包括第二水平运动机构和第二竖直运动机构,所述第二水平运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竖直运动机构连接,从而使得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戴勇为王军诚邹四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