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敬坤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87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04
本专利涉及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包括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包括有感光元件,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使显影元件与感光元件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盒本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日为2019年7月11日,申请号为CN201921114494.0,名称为一种处理盒的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设置有感光驱动元件和显影驱动元件,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并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接收驱动力,以驱动处理盒上的感光元件和显影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感光元件驱动头和显影元件驱动头之间的距离的结构。其具体结构在于: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包括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包括有感光元件,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被推面;所述摆杆接收外力后转动,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后使分离杆转动,从而使分离杆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从而使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使得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摆杆上设置有长摆杆、短摆杆、摆杆主体;长摆杆可受到来自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力而使摆杆摆动;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受推面、凹槽和第二受推面;分离杆上设置有旋转轴、插入端、推动面;移动杆设置在摆杆上的短摆杆的一侧并与第一受推面接触;分离杆上的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当移动杆被短摆杆推动时,由于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因此移动杆的移动可转化为分离杆的转动;分离杆上的推动面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因此当分离杆绕旋转轴转动时,推动面可推动被推面,从而使端盖移动。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扭簧,扭簧可套接在摆杆主体上,并可为摆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为移动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显影单元上设置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元件;显影单元可绕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可将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分割为上端和下端;处于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弹簧;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上的被推面设置在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上;显影元件和感光元件设置在旋转轴的下端。摆杆在未受到外力时,扭簧始终使摆杆始终处于远离显影单元的状态,此时显影元件靠近感光元件并与之接触;摆杆在未受到外力作用,移动杆不移动,分离杆未给端盖上的被推面一个力,因此端盖不会移动,此时显影元件和感光元件靠近并接触。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给长摆杆一个力,使长摆杆绕其摆杆主体转动时,短摆杆随着长摆杆转动而推动移动杆移动,此时设置在摆杆主体上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作用下,显影元件随显影单元绕旋转轴转动,因此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推动长摆杆转动时,短摆杆随之摆动并推动移动杆上的第一受推面而使移动杆移动,此时第二受推面推动弹性元件而使弹性元件压缩;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推动长摆杆,而短摆杆随之转动时,短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由于分离杆在上的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因此当移动杆移动时分离杆绕其旋转轴转动;推动面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推动面推动被推面从而使端盖移动。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撤销施加在长摆杆上的力时,长摆杆和短摆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即长摆杆远离显影单元;移动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也回复;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还可以通过移动杆推动短摆杆回复;分离杆随着移动杆的移动而转动,分离杆不再推动被推面和端盖,此时处于旋转轴下端的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在弹簧的作用下而回复,此时显影元件与感光元件靠近并接触。端盖被装配到感光单元上,并随感光单元一起移动或转动;显影单元上的旋转轴可穿过端盖上的孔而装配到端盖上,从而使显影单元可相对于端盖和感光单元转动。附图说明图1-10为本技术所采用具体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解释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采用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上的控制元件靠近或者远离显影单元,从而控制感光元件与显影元件的分离和接触,即当控制单元上的控制元件受到来自动力施加元件或者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力而靠近显影单元时,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当控制元件远离显影单元时,显影元件靠近感光元件。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包括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包括有感光元件,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被推面;所述摆杆接收外力后转动,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后使分离杆转动,从而使分离杆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从而使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使得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摆杆上设置有长摆杆、短摆杆、摆杆主体;长摆杆可受到来自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力而使摆杆摆动;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受推面、凹槽和第二受推面;分离杆上设置有旋转轴、插入端、推动面;移动杆设置在摆杆上的短摆杆的一侧并与第一受推面接触;分离杆上的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当移动杆被短摆杆推动时,由于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因此移动杆的移动可转化为分离杆的转动;分离杆上的推动面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因此当分离杆绕旋转轴转动时,推动面可推动被推面,从而使端盖移动。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扭簧,扭簧可套接在摆杆主体上,并可为摆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为移动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显影单元上设置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元件;显影单元可绕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可将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分割为上端和下端;处于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弹簧;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上的被推面设置在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上;显影元件和感光元件设置在旋转轴的下端。摆杆在未受到外力时,扭簧始终使摆杆始终处于远离显影单元的状态,此时显影元件靠近感光元件并与之接触;摆杆在未受到外力作用,移动杆不移动,分离杆未给端盖上的被推面一个力,因此端盖不会移动,此时显影元件和感光元件靠近并接触。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给长摆杆一个力,使长摆杆绕其摆杆主体转动时,短摆杆随着长摆杆转动而推动移动杆移动,此时设置在摆杆主体上的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作用下,显影元件随显影单元绕旋转轴转动,因此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推动长摆杆转动时,短摆杆随之摆动并推动移动杆上的第一受推面而使移动杆移动,此时第二受推面推动弹性元件而使弹性元件压缩;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推动长摆杆,而短摆杆随之转动时,短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由于分离杆在上的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因此当移动杆移动时分离杆绕其旋转轴转动;推动面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推动面推动被推面从而使端盖移动。当第二动力施加元件撤销施加在长摆杆上的力时,长摆杆和短摆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即长摆杆远离显影单元;移动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也回复;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还可以通过移动杆推动短摆杆回复;分离杆随着移动杆的移动而转动,分离杆不再推动被推面和端盖,此时处于旋转轴下端的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在弹簧的作用下而回复,此时显影元件与感光元件靠近并接触。端盖被装配到感光单元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包括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包括有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被推面;所述摆杆接收外力后转动,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后使分离杆转动,从而使分离杆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从而使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使得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8 CN 2018215290922;20180919 CN 2018215353241.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感光单元;显影单元上包括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包括有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被推面;所述摆杆接收外力后转动,摆杆推动移动杆移动后使分离杆转动,从而使分离杆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从而使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使得显影元件远离感光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摆杆上设置有长摆杆、短摆杆、摆杆主体;长摆杆可受到来自第二动力施加元件的力而使摆杆摆动;移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受推面、凹槽和第二受推面;分离杆上设置有旋转轴、插入端、推动面;移动杆设置在摆杆上的短摆杆的一侧并与第一受推面接触;分离杆上的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当移动杆被短摆杆推动时,由于插入端插入到凹槽中,因此移动杆的移动可转化为分离杆的转动;分离杆上的推动面与端盖上的被推面抵接,因此当分离杆绕旋转轴转动时,推动面可推动被推面,从而使端盖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扭簧,扭簧可套接在摆杆主体上,并可为摆杆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为移动杆提供弹性回复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显影单元上设置有显影元件,感光单元上设置有感光元件;显影单元可绕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可将显影单元和感光单元分割为上端和下端;处于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与感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弹簧;摆杆、移动杆、分离杆和端盖上的被推面设置在旋转轴上端的显影单元上;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卢敬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