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773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以及设置在探头外壳中的磁芯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绕在磁芯上,检测线圈的引出线伸出到探头外壳的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的底面或侧面作为探头的检测面,磁芯和检测线圈的轴线均垂直于检测面;检测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强磁永磁铁,强磁永磁铁均匀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并且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的强磁永磁铁的磁性相反。这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能够实现对道岔表面裂纹的检测,使用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
本技术涉及涡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
技术介绍
涡流检测技术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是五大无损检测手段之一。在航天、航空、机械、石化、铁路、核工业、军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涡流检测就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在探头的线圈加载一个交变信号,当探头接近金属工件表面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在金属工件表面产生称为涡流的感应电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受到金属工件表面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涡流也会产生一个反向的磁场,这个方向的磁场反过来又会使探头的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或近表面出现缺陷或金属材料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到涡流的强度和分布,涡流的变化又引起了探头的线圈电压和阻抗的变化,根据这一变化,就可以间接地知道金属工件内缺陷的存在及金属材料的性能是否有变化。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的提速,火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对钢轨道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道岔结构复杂,道岔各种钢轨很小裂纹都可能引起断轨,导致通过的火车脱轨翻车,造成人员伤亡,造成安全事故。目前现有涡流检测技术对板材,管材,线材规格工件检测非常常见,但是由于道岔位置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加上探头体积和检测角度的限制,对于道岔的表面的裂纹而言很难进行检测操作或者容易发生漏检,严重影响火车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这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能够实现对道岔表面裂纹的检测,使用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性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以及设置在探头外壳中的磁芯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绕在磁芯上,检测线圈的引出线伸出到探头外壳的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的底面或侧面作为探头的检测面,磁芯和检测线圈的轴线均垂直于检测面;检测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强磁永磁铁,强磁永磁铁均匀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并且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的强磁永磁铁的磁性相反。上述检测面是在检测过程中道岔表面接触,检测面上的强磁永磁铁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将探头自动吸合在道岔表面上。本说明书所述的前后两侧以探头在道岔表面检测时的移动方向为基准,默认探头在道岔表面检测时的移动方向为自后向前。探头在进行道岔表面裂纹检测时,根据检测面的设置位置不同而检测不同的部位:当选用底面作为检测面时,探头可检测道岔的轨面,检测过程中探头的底面贴紧道岔的轨面;而当选用内侧面作为检测面时,探头可检测道岔的侧面,检测过程中探头的内侧面贴紧道岔的侧面。另外,如无特别说明,本说明书所述探头的内侧,是指在检测道岔的侧面时,所靠近道岔中部的一侧。探头在道岔表面移动进行检测工作,由于检测面上设置强磁永磁体,一方面强磁永磁铁能够将探头自动吸合在道岔表面上,有效抑制探头的提离效应,另一方面在检测时强磁永磁铁能够将检测面所对应的道岔表面局部磁化,从而降低道岔表面的磁导率变化所产生的干扰噪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上述探头外壳通常由非金属材质制成,比如塑料、POM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涡流检测探头还包括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探头外壳的上部可转动连接。在使用探头时,将探头通过转动连接件的上端安装在带有手柄的伸缩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件的下端与探头外壳的上部可以通过转轴、插销等连接,使转动连接件能够在竖直面内绕其下端转动,检测人员手持手柄便可控制探头的移动角度,以便降低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转动连接件的上端与伸缩杆的下端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采用插接、卡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当选用探头的内侧面作为检测面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涡流检测探头还包括高度定位组件,高度定位组件包括托架和至少一个调节螺钉,托架套接在所述探头外壳的壳体周向上并处于所述强磁永磁铁的上方,托架上设有与调节螺钉相对应的调节螺孔,调节螺钉通过与相应的调节螺孔螺纹连接而将托架固定在探头外壳上。在检测道岔侧面时,可以通过托架卡在道岔的轨面上,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调节托架在探头外壳上的固定高度,改变托架以下的检测面的高度,从而限定探头检测道岔侧面时的高度。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涡流检测探头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动滚轮组件,滑动滚轮组件包括滚轮、轮轴和弹簧;所述托架上设有自外向内依次相通连接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第二轴孔的孔径均小于第一轴孔的孔径和第三轴孔的孔径;轮轴依次穿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轮轴的外端处于第一轴孔中并且轮轴的外端轴径大于第二轴孔的孔径,轮轴的内端处在所述检测面的内侧,滚轮可转动的连接在轮轴的内端;弹簧套接在轮轴处于第二轴孔与滚轮之间的部位,并且弹簧的直径大于第二轴孔的孔径。在检测道岔侧面时,由于托架卡在道岔的轨面上滑动摩擦,在推行探头移动时受到一定的阻力,并且探头更容易磨损,因此在托架上设置了滑动滚轮组件,推行探头移动时滚轮在道岔的轨面上移动,一定程度上降低探头推行的阻力,同时降低探头与道岔之间的磨损。轮轴可在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中滑动,同时在轮轴处于第二轴孔与滚轮之间的部位套设弹簧,使滚轮适应移动过程中的道岔轨面,避免滚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翻、卡位等情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在道岔表面移动进行检测工作时,由于检测面上设置强磁永磁体,一方面强磁永磁铁能够将探头自动吸合在道岔表面上,有效抑制探头的提离效应,另一方面在检测时强磁永磁铁能够将检测面所对应的道岔表面局部磁化,从而降低道岔表面的磁导率变化所产生的干扰噪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左视图;图6为图4中高度定位组件和滑动滚轮组件沿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外壳1、转动连接件2、以及设置在探头外壳1中的磁芯3和检测线圈(图中未标示);转动连接件2的下端通过转轴201与探头外壳1的上部可转动连接,使转动连接件2能够在竖直面内绕其下端转动;检测线圈绕在磁芯3上,检测线圈的引出线伸出到探头外壳1的外面;涡流检测探头的底面作为探头的检测面101,磁芯3和检测线圈的轴线均垂直于检测面101;检测面101上设有四个强磁永磁铁41、42、43、44,四个强磁永磁铁均匀对称地分布在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并且强磁永磁铁41、42与强磁永磁铁43、44的磁性相反。另外,转动连接件2的上端通常通过螺纹、插接、卡接等连接方式与带有手柄的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检测人员手持手柄便可控制探头的移动角度,以便降低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以及设置在探头外壳中的磁芯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绕在磁芯上,检测线圈的引出线伸出到探头外壳的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的底面或侧面作为探头的检测面,磁芯和检测线圈的轴线均垂直于检测面;检测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强磁永磁铁,强磁永磁铁均匀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并且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的强磁永磁铁的磁性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道岔表面裂纹检测的涡流检测探头,包括探头外壳,以及设置在探头外壳中的磁芯和检测线圈,检测线圈绕在磁芯上,检测线圈的引出线伸出到探头外壳的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的底面或侧面作为探头的检测面,磁芯和检测线圈的轴线均垂直于检测面;检测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强磁永磁铁,强磁永磁铁均匀对称地分布在所述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并且检测线圈的前后两侧的强磁永磁铁的磁性相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还包括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探头外壳的上部可转动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探头还包括高度定位组件,高度定位组件包括托架和至少一个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成李宏张纯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