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74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包括热介质储存腔和冷介质储存腔,所述热介质储存腔和冷介质储存腔之间通过导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储存腔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冷介质储存腔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热介质储存腔内设置有导管进口端和导管出口端,所述导管进口端和导管出口端之间设置有测试件固定位和电化学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传热管实际工作时的工况条件,同时精确获取传热管内壁的腐蚀电化学信息,为研究传热管在冲刷和热交换耦合作用下的腐蚀规律提供可靠的测试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薄壁传热管具有高的换热效率,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凝器等装置。运行期间,传热管两侧不同温度的流动介质通过薄壁进行热量交换,传热管受介质冲刷和热交换耦合作用,腐蚀失效风险大。从环境因素来看,传热管服役期间主要受腐蚀性介质(如冷却海水等)的冲刷腐蚀,同时在材料界面存在热量交换的过程,是一种流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腐蚀形式,热交换过程对界面腐蚀电化学过程存在重要影响。目前,关于传热管的腐蚀研究往往仅关注腐蚀性介质冲刷的单一机理作用,研究方式包括旋转冲刷、喷射、模拟管路冲刷等,结合冲刷状态下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如动电位极化曲线、极化电阻、阻抗谱等技术研究材料的微观腐蚀机制和腐蚀过程,部分冲刷腐蚀实验评价与腐蚀过程测试已形成标准。传热管服役期间受腐蚀介质冲刷和热交换这两种主要过程的协同作用。材料界面的热交换过程对腐蚀过程存在重要影响,如界面上O2的吸脱附过程、产物扩散性能和反应活化能等。然而,目前缺乏针对介质冲刷-热交换耦合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缺乏能够模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储存腔(1)和冷介质储存腔(2),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和冷介质储存腔(2)之间通过导管(3)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1),所述冷介质储存腔(2)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装置(21);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内设置有导管进口端(31)和导管出口端(32),所述导管进口端(31)和导管出口端(32)之间设置有测试件固定位(4)和电化学测量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介质储存腔(1)和冷介质储存腔(2),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和冷介质储存腔(2)之间通过导管(3)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装置(11),所述冷介质储存腔(2)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装置(21);所述热介质储存腔(1)内设置有导管进口端(31)和导管出口端(32),所述导管进口端(31)和导管出口端(32)之间设置有测试件固定位(4)和电化学测量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固定位(4),包括设置于导管进口端(31)的第一绝缘法兰(41),和设置于导管出口端(32)的第二绝缘法兰(42);所述第一绝缘法兰(41)和第二绝缘法兰(42)均设置有卡槽(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测量装置(5)包括工作电极(51)、参比电极(52)和辅助电极(53);所述工作电极(51)焊接于待测传热管表面;所述参比电极(52)一端伸入待测传热管内部;所述辅助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冰彭明潇李葵娇胡胜楠孟国哲李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