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50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一种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其包括总控制台、控制信号线、总电缆以及联接在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之间的包含有电动机和起重量限制器的复数个脚手架升降装置,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包含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控制信号线、总电缆、电动机和起重量限制器均相连接。其通过接收总控制台发出的编码信号控制电动机与控制信号线的接通或分断;再通过对电动机的电源换相,从而实现对多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的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使得在总控制台与脚手架升降装置之间总共只需要一根控制信号线和一根总电缆就能实现对复数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的同步升降集散控制。与现有安装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总电缆和信号线使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ynchronous lifting and distributing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ynchronous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istributed control, including motor and lifting weight limiter a plurality of scaffold lifting device between the console and control signal line, the total cable and connecting the control signal line and the total cable, each scaffold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trol module, the control module and the control signal wire, cable, general motors and weight limit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witch control of the motor and the control signal line encoding signal receiving console or off; commutation through the power to the motor, so as to realize a plurality of scaffold lifting device rising action or falling action, leaving a total of only one control signal line and a total cable can realize synchronous lifting Distribution the plurality of scaffold lifting device control device between the drop rise in the total console and scaffol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reduces the use of the total cable and the signal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技朮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背景技朮现有的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台、与总控制台连接的控制信号 线和总电缆,以及与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连接的多个脚手架升降装置。所述的 总控制台分别控制多台脚手架升降装置。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包括电动机、安 装于电动机下端的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安装于起重量限制器下端的吊挂盘。从每 个脚手架升降装置中的电动机上引 一根总电缆和从起重量限制器上引 一个控制 信号线至总控制台上。使用时,总控制台分别单独控制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进行升降两个动作。若总控制台需要控制30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则在总控制台与 脚手架升降装置之间需要安装60条控制信号线,每个控制信号线平均长度超过 80米。因此,使得在总控制台与脚手架升降装置之间需要控制信号线的用量很 大,并且给操作员在安装时造成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 可以减少在总控制台与脚手架升降装置之间的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用量,而且 还具有安装方便的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包 括总控制台、与该总控制台连接的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以及联接在该控制信 号线和该总电缆之间的包含有电动机和起重量限制器的复数个脚手架升降装 置,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包含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机的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起重量限制器的 限制器控制模块以及连接于电机控制模块与限制器控制模块之间的控制执行模 块。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电动机端子、输入电源端子,以及受控开关装置;该电 动机端子包括第一保护地端子和第一三相端子;该输入电源端子包括第二保护 地端子和第二三相端子;该第一保护地端子与该第二保护地端子相连接;该受 控开关装置串接该第一三相端子和第二三相端子之间;该第二保护地端子与该 第二三相端子与该总电缆相连接;该第一保护地端子和该第一三相端子均与该 电动4几相连才矣。优选地,第二三相端子和受控开关装置之间串联有限制电流保险装置。 控制执行模块包括控制执行装置、第一信号输入端子、第一高电位端子、 第一地线端子、超载信号输出端子、欠载信号输出端子、第二地线端子、第二 高电位端子、第二信号输入端子、执行信号输出端子、遥控信号接收板、第一 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该第一信号输入端子、该第一高电位端子、该第一地 线端子、该超载信号输出端子和该欠载信号输出端子均与该控制信号线相连接; 该第二高电位端子、该第二地线端子、该第二信号输入端子和该执行信号输出 端子均位于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板上;该超载信号输出端子和该欠载信号输出端 子与该限制器控制模块相连接;该第一信号输入端子与该第二信号输入端子相 连;该控制执行装置与该受控开关装置、该限制器控制模块和该执行信号输出 端子相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该第一电阻串接于该执行信号输出端子和该第二高电位端子之间,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执行信号输出端子相连接; 该第一高电位端子与该第二高电位端子相连接,该第二高电位端子与该限制器 控制模块相连接;该第一地线端子与该第二地线端子相连接,该第二地线端子 与该限制器控制模块相连接。限制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高电位端子、超重信号输入端子、欠载信号输入 端子、控制执行装置驱动端子;该第三高电位端子、该超重信号输入端子、该 欠载信号输入端子和该控制执行装置驱动端子均与该起重量限制器相连接;该 第三高电位端子与该第二高电位端子相连接;该控制执行装置驱动端子与该控 制执行装置相连接;该超重信号输入端子与该超重信号输出端子相连接;该欠 载信号输入端子与该欠载信号输出端子相连接。优选地,该限制器控制模块包括超重欠载显示报警装置;该超重欠载显示 报警装置与该超重信号输入端子、该超重信号输出端子、欠载信号输入端子、 欠载信号输出端子和第二地线端子均相连。该超重欠载显示报警装置包括第一 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报警声音装置、第二发光二 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该第一二极管串接于该超重信 号输出端子和该超重信号输入端子之间,该第一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超重 信号输入端子相连;该第四二极管串接于该欠载信号输出端子和该欠载信号输 入端子之间,该第四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欠载信号输入端子相连;该第二 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第一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该第二二极管的负 极与该报警声音装置相连接;该第三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第四二极管的正 向输入端相连接,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报警声音装置相连接;该第二发光 二极管与该第二电阻串联于该超重信号输入端和该第二地线端之间,该第二发 光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超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该第三发光二极管与该第 三电阻串联于该欠载信号输入端和该第二地线端之间,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向输入端与该欠载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该报警声音装置与该第二地线端相连接。 优选地,控制执行装置是继电器。 优选地,限制电流保险装置是熔断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在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设置有控制模块, 该控制模块联接于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之间,通过接收总控制台发出的编码信 号控制电动机与控制信号线的接通或分断,再对电动机的电源换相从而实现对 多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的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使得在总控制台与脚手架升降 装置之间总共只需要一根控制信号线和一根总电缆,从而达到减少在总控制台 与脚手架升降装置之间的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的用量。与现有安装方式相互比 较,本技术大大节约了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的使用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 详细il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图中包含了 2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用于吊挂吊挂盘6,两个脚手架升降装 置共同支撑吊挂盘6及其所装物品的重量。可根据需要安装多个脚手架升降装 置,例如从2个至30个均可,因多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共同吊挂同一吊挂盘6, 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受力可能不匀,这样会导致吊挂盘6的倾斜,从而使得其 内的物品有可能从高空落下。因此为保证其受力均与,在控制模块3内设置有提供超载和欠载显示报警的装置。图1中的2个脚手架升降装置联接于总电缆7 和控制信号线8之间。总电缆7和控制信号线8连接至总控制台1,总电缆7用 于给多个脚手架升降装置提供三相交流电,控制信号线8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控制模块3串联在总电缆7和控制信号线8之间,同时控制模块3还与电动机4 和起重量限制器5相连。起重量限制器5是一个圆形钢环,因为径向受拉而产 生弹性变形,经由钢环内装置的弓形钢片将变形量放大,触动弓形钢片上装设的 4个微动开关,故可预设4个拉力动作值。电动机4为3相380V0. 5kW带制动器 电动机,通过对其进行电源换相来实现对脚手架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图2所示的是图1中的一个脚手架升降装置的原理图,电动机的保护地端 连接到第一保护地端子PE1,电动机三相电流输入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步升降集散控制装置,其包括总控制台、与所述总控制台连接的控制信号线和总电缆,以及联接在所述控制信号线和所述总电缆之间的包含有电动机和起重量限制器的复数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脚手架升降装置包含有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