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11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包括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右支撑杆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毛皮板,所述右支撑杆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珠链轮,所述珠链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珠链,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的内部卡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侧面设置有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快速进行拆卸并且具有一定的室内除尘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窗帘的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手动窗帘包括:手动开合帘、手动拉珠卷帘、手动丝柔垂帘、手动斑马帘、手动木百叶、手动罗马帘、手动风琴帘等等。电动窗帘包括:电动开合帘、电动卷帘、电动丝柔百叶、电动天棚帘、电动斑马帘、电动木百叶、电动罗马帘、电动风琴帘等等。随着窗帘的发展,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结合的室内装饰品,现有的窗帘在需要进行清理更换时,很难快速进行拆卸,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室内粉尘容易粘附在窗帘上侧,在窗帘的升降过程中粉尘四处飘散破坏室内环境,功能性不强,给居家生活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包括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右支撑杆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毛皮板,所述右支撑杆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珠链轮,所述珠链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珠链,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的内部卡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侧面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设置有转盘,所述横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条连接有窗帘布,所述窗帘布包括正面设置的基础层以及背面设置的丝绸层。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杆和左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支撑杆。优选的,所述横杆、矩形块与导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杆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身外侧设置的外螺纹与左支撑杆螺旋连接。优选的,所述窗帘布的侧面通过连接块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与滑轨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拉动升降窗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设置固定块,可以将装置固定在窗户四周的墙面上,提高装置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珠链轮和珠链结构,提升了窗帘卷扬操作的便捷性,卷扬过程稳定高效,通过设置矩形卡槽、矩形块、导向杆和第二转轴等结构,使得横杆与左右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窗帘布取下进行清理更换,窗帘布背面设置有丝绸层,在窗帘布的升降过程中,通过丝绸层与毛皮板之间摩擦产生静电,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达到净化室内环境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横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窗帘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支撑杆、11固定块、12左支撑杆、13滑轨、14毛皮板、2轴承、21第一转轴、22珠链轮、23珠链、24矩形卡槽、25横杆、26矩形块、27导向杆、28第二转轴、29转盘、3连接条、31窗帘布、311基础层、312丝绸层、3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包括右支撑杆1,所述右支撑杆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11,通过设置固定块11,可以将装置固定在窗户四周的墙面上,提高装置的固定效果,所述右支撑杆1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撑杆12,所述右支撑杆1和左支撑杆12均为不锈钢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1的侧面设置有滑轨13,所述固定块11的侧面设置有毛皮板14,所述右支撑杆1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珠链轮22,所述珠链轮22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珠链23,通过设置珠链轮22和珠链23结构,提升了窗帘卷扬操作的便捷性,卷扬过程稳定高效。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24,所述矩形卡槽24的内部卡设有矩形块26,所述矩形块26的侧面设置有横杆25,所述横杆25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杆27,所述横杆25、矩形块26与导向杆2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向杆27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转轴28,所述左支撑杆12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转轴28通过轴身外侧设置的外螺纹与左支撑杆12螺旋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8的侧面设置有转盘29,通过设置矩形卡槽24、矩形块26、导向杆27和第二转轴28等结构,使得横杆25与左右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窗帘布31取下进行清理更换。所述横杆25的底部通过连接条3连接有窗帘布31,所述窗帘布31的侧面通过连接块连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另一端通过滑块与滑轨13活动连接,窗帘布31通过连接杆32和滑块与滑轨13活动连接,可以确保升降过程稳定快捷,窗帘布31的底部不会随意飘起形成褶皱,或者飘起幅度过大打翻室内物品,所述窗帘布31包括正面设置的基础层311以及背面设置的丝绸层312,窗帘布背面设置有丝绸层312,在窗帘布31的升降过程中,通过丝绸层312与毛皮板14之间摩擦产生静电,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达到净化室内环境的目的。工作原理:该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横杆25右侧的矩形块26卡设在第一转轴21左侧的矩形卡槽24内部,接着旋转转盘安装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与左支撑杆12螺旋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导向杆27插接在第二转轴28右侧的圆槽内,窗帘使用时,拉动珠链23,珠链轮22旋转通过矩形块26带动横杆25转动,将窗帘布31上侧卷起,通过拉动珠链23另一端可以令窗帘布31下降,在窗帘布31的升降过程中,丝绸层312与毛皮板14之间相互摩擦产生静电,可以对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形成有效吸附,当需要进行窗帘布31清理或更换时,先反向旋转转盘29将第二转轴28取下,接着即可将横杆25抽出完成窗帘布的拆卸过程,然后即可对窗帘布31进行清灰处理或对窗帘进行更换。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包括右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杆(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右支撑杆(1)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撑杆(12),所述右支撑杆(1)的侧面设置有滑轨(13),所述固定块(11)的侧面设置有毛皮板(14),所述右支撑杆(1)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珠链轮(22),所述珠链轮(22)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珠链(23),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24),所述矩形卡槽(24)的内部卡设有矩形块(26),所述矩形块(26)的侧面设置有横杆(25),所述横杆(25)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杆(27),所述导向杆(27)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侧面设置有转盘(29),所述横杆(25)的底部通过连接条(3)连接有窗帘布(31),所述窗帘布(31)包括正面设置的基础层(311)以及背面设置的丝绸层(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拉动升降窗帘,包括右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杆(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右支撑杆(1)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撑杆(12),所述右支撑杆(1)的侧面设置有滑轨(13),所述固定块(11)的侧面设置有毛皮板(14),所述右支撑杆(1)的上侧内部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珠链轮(22),所述珠链轮(22)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珠链(23),所述第一转轴(21)的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24),所述矩形卡槽(24)的内部卡设有矩形块(26),所述矩形块(26)的侧面设置有横杆(25),所述横杆(25)的另一侧设置有导向杆(27),所述导向杆(27)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侧面设置有转盘(29),所述横杆(25)的底部通过连接条(3)连接有窗帘布(31),所述窗帘布(31)包括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缘蒙窗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