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910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包括控制箱体、控制模块和光感传感器,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光感传感器,所述控制箱体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开合结构,所述控制箱体内部的底端固定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尘结构实现了便于对光感传感器进行防尘防护,通过防护壳可以对光感传感器进行防护,同时当一些灰尘向控制箱体的顶端掉落时,防尘网可以对灰尘阻挡,防止灰尘落入光感传感器的内部,当防尘网的顶端会积存较多的灰尘,转动卡块,使卡块从卡槽的内部脱落,更换新的防尘网即可,便于对光感传感器进行防尘防护,防止光感传感器因外界原因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
本技术涉及控制系统
,具体为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控制系统
中的研究中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在一些控制型开窗系统中,当需要对窗户的开合进行控制时,就会使用到控制系统对窗户的开合进行控制,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但是市面上现有的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对光感传感器进行防尘防护,长时间使用时会对光感传感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开发出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对光感传感器进行防尘防护,长时间使用时会对光感传感器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包括控制箱体、控制模块和光感传感器,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光感传感器,且光感传感器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防护壳、卡槽、卡块和防尘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包括控制箱体(1)、控制模块(2)和光感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2),所述控制箱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光感传感器(3),且光感传感器(3)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结构(4),所述防尘结构(4)包括防护壳(401)、卡槽(402)、卡块(403)和防尘网(404),所述防护壳(401)固定于控制箱体(1)的顶端,所述防护壳(401)内部两侧的顶端固定有卡槽(402),且卡槽(402)的内部贯穿有卡块(403),所述卡块(403)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网(404),所述防尘结构(4)固定于控制箱体(1)的顶端,所述控制箱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包括控制箱体(1)、控制模块(2)和光感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2),所述控制箱体(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光感传感器(3),且光感传感器(3)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结构(4),所述防尘结构(4)包括防护壳(401)、卡槽(402)、卡块(403)和防尘网(404),所述防护壳(401)固定于控制箱体(1)的顶端,所述防护壳(401)内部两侧的顶端固定有卡槽(402),且卡槽(402)的内部贯穿有卡块(403),所述卡块(403)的一侧固定有防尘网(404),所述防尘结构(4)固定于控制箱体(1)的顶端,所述控制箱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开合结构(5),所述控制箱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有散热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02)的横截面小于卡块(403)的横截面,所述卡槽(402)和卡块(403)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空调控制型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5)包括门板(501)、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金新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