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09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包括:触摸屏,其背面上设有扣位和螺柱;支架,设在触摸屏的背面,支架上设有与扣位相对应的开孔,并在支架背对触摸屏的一面上设有挂台,且正对螺柱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执手面板,设在支架的背面,执手面板正对支架的一面上设有与螺柱相对应的螺孔;藉由扣位贯穿开孔与挂台相卡接,且通过螺栓贯穿支架和执手面板上的螺孔旋入螺柱,使触摸屏、支架和执手面板相互固定连接;并在支架和执手面板之间设有与触摸屏相连的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触摸屏和执手面板之间设有支架,并通过螺钉和扣位的方式双重固定连接,可防止触摸屏高温变形;同时对智能锁面板内的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锁的面板结构至少包括触摸屏和执手面板,触摸屏显露在门外,用于显示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对应的验证密码进行开锁,而执手面板用于固定执手,使得门内的用户可通过扭动执手进行开门动作。而现有的智能锁面板中普遍是触摸屏和执手面板直接相连,但是,触摸屏和执手面板直接相连的智能锁面板存在以下缺陷:(1)智能锁内的元器件产生高温时塑料材质的触摸屏容易变形;(2)智能锁的触摸屏遭受到外力破坏时,会损坏到面板内的元器件,使得智能锁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即使元器件未损坏,面板内部电路直接显露在外,不法分子容易从显露在外的电线找到与锁体电机相连的连接线,利用该连接线来进行开锁,无法确保家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在触摸屏和执手面板之间设有支架,并通过螺钉和扣位的方式双重固定连接,可防止触摸屏高温变形;同时对智能锁面板内的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背面上设有扣位和螺柱;支架,设在所述触摸屏的背面,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扣位相对应的开孔,并在所述支架背对所述触摸屏的一面上设有挂台,且正对所述螺柱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执手面板,设在所述支架的背面,所述执手面板正对所述支架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螺柱相对应的螺孔;藉由所述扣位贯穿所述开孔与所述挂台相卡接,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上的螺孔旋入所述螺柱,使所述触摸屏、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相互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之间设有与所述触摸屏相连的控制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平整区,和两端往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区。进一步地,设在所述触摸屏背面上多个扣位分别位于所述触摸屏的四角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扣位从所述触摸屏背面往外延伸,并在延伸的外端部往所述支架的竖直中心线方向弯折形成钩状体。进一步地,所述挂台设为突起的片状结构,使所述支架与所述执手面板之间具有容纳所述控制电路板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钩状体垂直于所述触摸屏的所述平整区;所述挂台的突起高度从所述挂台的端部往中部逐渐增加,使得所述挂台的外轮廓线与所述触摸屏的所述平整区相互平行。进一步地,设在所述触摸屏背面上的多个螺柱分别位于所述触摸屏的两长边的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背面两端的所述平整区和所述弯折区的过渡位置处均设有螺柱。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为金属材质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表面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肋。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触摸屏和执手面板之间设有支架,采用螺钉及扣位的方式将触摸屏、支架和执手面板双重固定连接,支架将控制电路板与触摸屏隔开,可避免控制电路板内的元器件所产生的高温导致触摸屏预热变形;(2)支架的存在可增强智能锁整体面板结构的抗外力能力,同时避免触摸屏受暴力损坏后控制电路板直接显露在外,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触摸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执手面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触摸屏;11、扣位;111、钩状体;12、螺柱;2、支架;21、开孔;22、挂台;23、加强肋;3、控制电路板;4、执手面板;5、螺孔;100、平整区;200、弯折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可提高智能锁面板的整体强度,有效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包括有触摸屏1、支架2、控制电路板3和执手面板4,所述触摸屏1、支架2和所述执手面板4依次堆叠,三者之间通过螺钉和扣位11的方式双重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支架2和所述执手面板4之间的间隙中设有控制电路板3,从而形成完整的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1设为塑料材质,而所述支架2和所述执手面板4设为金属材质,三者的外观结构均设为中部平整形成平整区100,而两端均向下弯曲形成弯折区200,所述平整区100和所述弯折区200缓慢过渡,且三者的弯折区200的弯曲弧度相同,使得三者可紧密拼接,避免在拼接时相邻结构之间出现间隙影响智能锁的整体美观。而所述触摸屏1的正面用于显示虚拟按键供用户输入验证密码,所述触摸屏1的背面设有多个扣位11和多个螺柱12,其中所述扣位11用于与支架2上的挂台22相配合,使得所述触摸屏1和所述支架2相连接;而所述螺柱12用于与所述支架2和所述执手面板4上的螺孔5相配合,使得所述触摸屏1、所述支架2和所述执手面板4三者相连接。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每个所述扣位11均位于所述触摸屏1的弯折区200中,且所述触摸屏1背面的四角边缘处均设有所述扣位11,可使得所述触摸屏1的四角位置固定得更加牢固,避免塑料材质的所述触摸屏1四周翘起,影响智能锁面板的美观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多个所述螺柱12均分布在所述触摸屏1背面靠近两条长边的位置上,并在所述触摸屏1的所述平整区100和所述弯折区200的过渡位置均设有螺柱12,使得所述触摸屏1与所述支架2相连时,两者的弯曲过渡区域也可完美接合,提高过渡区域的连接牢固性,避免所述触摸屏1的过渡区域与所述支架2之间出现间隙影响美观。相对应地,如图3所示,设置在所述触摸屏1背面的所述支架2上设有两个开孔21,且两个所述开孔21的位置正对所述扣位11,并在所述支架2背对所述触摸屏1的一面(即所述支架2正对所述执手面板4的一面)上设有两个挂台22,两个所述挂台2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开孔21的一侧,使得所述扣位11贯穿所述开孔21后与所述挂台22相卡接,实现所述触摸屏1与所述支架2相互卡接。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扣位11从所述触摸屏1背面往外延伸,使得所述扣位11处于水平状态,即所述扣位11垂直于所述触摸屏1的平整区100的延长线;并在所述扣位11延伸的外端部往所述支架2的竖直中心线O线方向弯折形成钩状体111;相对应地,为了弥补所述支架2两端因弯折使得平整区100和弯折区200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将所述挂台22设为突起的片状结构,突起的所述挂台22使得所述支架2与所述执手面板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即可在此间隙中容纳所述控制电路板3;与此同时,将所述挂台22的突起高度从所述挂台22的端部往中部逐渐增加,使得所述挂台22的外轮廓线A线与所述触摸屏1的所述平整区100相互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背面上设有扣位和螺柱;/n支架,设在所述触摸屏的背面,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扣位相对应的开孔,并在所述支架背对所述触摸屏的一面上设有挂台,且正对所述螺柱的位置上设有螺孔;/n执手面板,设在所述支架的背面,所述执手面板正对所述支架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螺柱相对应的螺孔;藉由所述扣位贯穿所述开孔与所述挂台相卡接,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上的螺孔旋入所述螺柱,使所述触摸屏、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相互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之间设有与所述触摸屏相连的控制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的背面上设有扣位和螺柱;
支架,设在所述触摸屏的背面,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扣位相对应的开孔,并在所述支架背对所述触摸屏的一面上设有挂台,且正对所述螺柱的位置上设有螺孔;
执手面板,设在所述支架的背面,所述执手面板正对所述支架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螺柱相对应的螺孔;藉由所述扣位贯穿所述开孔与所述挂台相卡接,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上的螺孔旋入所述螺柱,使所述触摸屏、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相互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之间设有与所述触摸屏相连的控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所述支架和所述执手面板均包括位于中部的平整区,和两端往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触摸屏背面上多个扣位分别位于所述触摸屏的四角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从所述触摸屏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杨思民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