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83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包括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方且位于升降调节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立板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卡槽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安装座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导纱座,所述导纱座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导线芯,该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通过设置间距调节组件,操作人员调试起来便捷,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具体是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
技术介绍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棉纱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作为机织用纱,如:床单,被罩,窗帘等家纺系列,也可以作为针织用纱,尤其精梳纱可以用来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高档汗衫、细号府绸等,棉纱还可生产特种工业用的电工黄蜡布、轮胎帘子布、高速缝纫线和刺绣线等。棉纱在生产过程中,导纱器主要起到引导纱线的作用,保证编织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现有的导纱组件,通常采用螺栓等固定连接的方式来对导纱器进行定位和固定,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时,操作起来十分麻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调试效率,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包括升降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方且位于升降调节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立板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卡槽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安装座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导纱座,所述导纱座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导线芯,所述导纱座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四个支架,四个所述支架的内侧均开设有调节槽,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调节槽之间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调节槽之间均贯穿有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限位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通过设置间距调节组件,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调试导纱器间距的效率,相比较传统的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操作人员调试起来更加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贯穿立板延伸至卡槽内部并与立板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卡槽相适配,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卡槽的宽度。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相互平行,且第二螺杆与活动孔相适配并与活动孔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架上的调节槽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螺杆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板分别位于固定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支架均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位于第二螺杆两端的两个支架呈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通过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操作人员可以安装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改变导纱器的高度,以适配具体的工作要求,灵活性强,使用范围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间距调节组件,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调试导纱器间距的效率,相比较传统的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操作人员调试起来更加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中升降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中间距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升降调节组件;2、安装座;3、间距调节组件;4、立板;5、卡槽;6、第一螺杆;7、支撑板;8、挡板;9、手轮;10、滑槽;11、导纱座;12、导线芯;13、固定架;14、活动孔;15、支架;16、调节槽;17、第二螺杆;1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包括升降调节组件1,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上方且位于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3,升降调节组件1包括立板4,立板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5,立板4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螺杆6,两个第一螺杆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卡槽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第一螺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9,安装座2包括滑槽10,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导纱座11,导纱座11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导线芯12,导纱座11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14,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四个支架15,四个支架15的内侧均开设有调节槽16,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均贯穿有第二螺杆17,两个第二螺杆17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限位板18,第一螺杆6贯穿立板4延伸至卡槽5内部并与立板4螺纹连接,支撑板7与卡槽5相适配,挡板8的长度大于卡槽5的宽度,两个第二螺杆17相互平行,且第二螺杆17与活动孔14相适配并与活动孔14活动连接,第二螺杆17的两端分别贯穿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架15上的调节槽16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螺杆17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板18分别位于固定架13的左、右两侧,四个支架15均沿竖直方向分布,且位于第二螺杆17两端的两个支架15呈对称分布,通过设置间距调节组件3,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调试导纱器11间距的效率,相比较传统的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操作人员调试起来更加便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拧松第二螺杆17两端的螺母,使得第二螺杆17不再被限位,从而操作人员可以进行升降调节组件1的调节,改变具体的导纱座11的高度以适配不同的生产要求,通过转动手轮9,可以控制第一螺杆6的升降,从而改变支撑板7的高度,即改变滑槽10以及导纱座11的高度,从而可以对导纱座11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调节完成后,紧固第二螺杆17两端的螺母,再进行导纱座11间距的调节,调节过程中将导纱座1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转动两个第二螺杆17上且位于同一个固定架13两侧的限位板18对固定架13进行限位,即可以完成对导纱座11位置的调整,从而可以进行相应导纱座11间距的调整,以满足具体的加工需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包括升降调节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方且位于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3),所述升降调节组件(1)包括立板(4),所述立板(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5),所述立板(4)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螺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卡槽(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第一螺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9),所述安装座(2)包括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导纱座(11),所述导纱座(11)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导线芯(12),所述导纱座(11)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14),所述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四个支架(15),四个所述支架(15)的内侧均开设有调节槽(16),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均贯穿有第二螺杆(17),两个所述第二螺杆(17)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限位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设备上的导纱机构,包括升降调节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上方且位于升降调节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间距调节组件(3),所述升降调节组件(1)包括立板(4),所述立板(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5),所述立板(4)的顶部贯穿有第一螺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卡槽(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所述第一螺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9),所述安装座(2)包括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导纱座(11),所述导纱座(11)的顶部固定嵌设有导线芯(12),所述导纱座(11)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孔(14),所述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四个支架(15),四个所述支架(15)的内侧均开设有调节槽(16),且位于前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和位于后侧的两个调节槽(16)之间均贯穿有第二螺杆(17),两个所述第二螺杆(17)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限位板(18)。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宇李飞张晓磊杨天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