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81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包括:车间本体,其内布设剑杆机,并形成至少一个人行道;多个晾丝杆,多个晾丝杆用于挂设待晾干丝线;晾丝架,其包括布设于车间本体顶部的、用于挂设晾丝杆的悬挂部,其中,所述晾丝架位于人行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用织造车间的空间布设晾丝设备,实现丝线的自然晾干,充分利用空间同时能够提高控制织造车间湿度,利于织造车间湿度控制,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
本技术涉及丝绸织造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
技术介绍
从丝到布(绸)需要经过原料→浸渍→晾丝→络丝→并丝→加捻(倍捻机)→热定型→倒筒→自然定型→整经→织造(织造车间)获得布料的生产流程。包括自然晾干、烘房烘干、烘干机烘干,其中,传统的自然晾干是将脱水后的绞丝穿在竹竿上置于室内,但是其存在占用场地大且受天气影响大的问题;烘房烘干则是通过在烘房内设置蒸汽管、电热丝等加热设备,通过控制烘房温度进行烘干操作;烘房烘干和烘干机烘干均需要额外提供能源控制环境温度,以实现烘干目的;如何利用织造车间的空间布设晾丝设备,实现丝线的自然晾干,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具有利用织造车间的空间布设晾丝设备,实现丝线的自然晾干,充分利用空间同时能够提高控制织造车间湿度,利于织造车间湿度控制,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包括:车间本体,其内布设剑杆机,并形成至少一个人行道;多个晾丝杆,多个晾丝杆用于挂设待晾干丝线;晾丝架,其包括布设于车间本体顶部的、用于挂设晾丝杆的悬挂部,其中,所述晾丝架位于人行道上方。优选的是,位于每一人行道上方的晾丝架沿人行道的走向布设。优选的是,位于每一人行道上方的晾丝架的悬挂部为沿人行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悬挂杆,两个悬挂杆分别通过竖杆固定于车间本体顶部,其中,两个悬挂杆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晾丝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悬挂杆间的距离。优选的是,两个悬挂杆间的距离为2.5m,所述悬挂杆距离地面的距离为3m。优选的是,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每个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底座、设于每个底座上的立杆、水平设于两立杆间的横杆,其中,每组支撑架中的两个支架间隔设置形成搭放晾丝杆的支撑。优选的是,所述晾丝杆沿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档杆,所述档杆垂直于所述晾丝杆设置,所述晾丝杆上设置两组凹槽,每组凹槽包括分别位于多个档杆两端的两个弧形槽体,每组凹槽的两个弧形槽体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悬挂杆间的距离,其中,当其中一组凹槽位于所述晾丝杆正下方时,另一组凹槽位于晾丝杆正上方,且档杆竖直向上设置。优选的是,所述横杆的纵向截面直径等于所述悬挂杆的纵向截面的直径。优选的是,当所述晾丝杆挂设于所述晾丝架上时,位于下方的一组凹槽的内侧面与对应悬挂杆的外侧面贴合设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利用织造车间的空间布设晾丝设备,在不影响织造车间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实现丝线的自然晾干,具有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同时丝线在织造车间的自然晾干过程中对织造车间起到加湿作用,进一步充分利用空间同时能够提高控制织造车间湿度,利于织造车间湿度控制,使车间湿度得到平衡,实际生产过程中:剑杆车间温度在30°左右,湿度要求保持65%左右,丝线晾在织造车间6天左右能够实现自然晾干。第二、通过档杆、凹槽的设置,提高晾丝杆定位、晾干的稳固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晾丝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具体为:车间本体1;人行道2;剑杆机3;柱子4;晾丝杆5;档杆50;凹槽51;晾丝架6;悬挂杆60;支架7;底座70;立杆71;横杆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包括:车间本体1,其内布设剑杆机3,并形成至少一个人行道2;多个晾丝杆5,多个晾丝杆5用于挂设待晾干丝线,待晾干丝线缠绕呈O型,穿设于晾丝杆5上;晾丝架6,其包括布设于车间本体1顶部的、用于挂设晾丝杆5的悬挂部,其中,所述晾丝架6位于人行道2上方,以使晾丝杆5位于人行道2正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织造车间内布设剑杆机3(又名剑杆织机),具体布设方式可为在车间内设置多组,每组沿车间本体1深度方向设置,相邻两组间形成人行道2,人行道2配合设置用于支撑的柱子4,同时织造车间内可同步配置验布机、整经机,均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使用过程中,在晾丝杆5上穿设O型线圈,待一个晾丝杆5穿设完对应的O型丝线圈后挂设于晾丝架6的悬挂部;晾干后取下晾丝杆5,而后取下O型丝线圈,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利用织造车间的空间布设晾丝设备,在不影响织造车间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实现丝线的自然晾干,具有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同时丝线在织造车间的自然晾干过程中对织造车间起到加湿作用,进一步也使车间湿度得到平衡,实际生产过程中:剑杆车间温度在30°左右,湿度要求保持65%左右,丝线晾在织造车间6天左右能够实现自然晾干。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人行道2的宽度设置为满足晾丝杆5的晾干长度,位于每一人行道2上方的晾丝架6沿人行道2的走向布设。采用这种方案,沿同一走向布设,提高晾干效率。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位于每一人行道2上方的晾丝架6的悬挂部为沿人行道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悬挂杆60,两个悬挂杆60分别通过竖杆固定于车间本体1顶部,其中,两个悬挂杆60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晾丝杆5的长度大于两个悬挂杆60间的距离。采用这种方案,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个悬挂杆60的长度为40m,优选的穿过柱子4的悬挂杆60不用于挂设晾丝杆5,也可以断开设置,即沿一个长度方向的悬挂杆6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杆体。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两个悬挂杆60间的距离为2.5m,所述悬挂杆60距离地面的距离为3m。采用这种方案,合理的空间布局以不影响织造车间正常工作。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还包括:至少一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7,每个支架7包括间隔设置的底座70、设于每个底座70上的立杆71、水平设于两立杆71间的横杆72,其中,每组支撑架中的两个支架7间隔设置形成搭放晾丝杆5的支撑。采用这种方案,使用过程中,可两个工人共用一组支撑架,先通过支撑架实现晾丝杆5的地面穿O型丝线圈操作,提高晾干操作便利性,实际操作过程中,距离为2.5m两个悬挂杆60间的晾丝杆5上可穿设28个O型丝线圈。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晾丝杆5沿长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间本体,其内布设剑杆机,并形成至少一个人行道;/n多个晾丝杆,多个晾丝杆用于挂设待晾干丝线;/n晾丝架,其包括布设于车间本体顶部的、用于挂设晾丝杆的悬挂部,其中,所述晾丝架位于人行道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间本体,其内布设剑杆机,并形成至少一个人行道;
多个晾丝杆,多个晾丝杆用于挂设待晾干丝线;
晾丝架,其包括布设于车间本体顶部的、用于挂设晾丝杆的悬挂部,其中,所述晾丝架位于人行道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一人行道上方的晾丝架沿人行道的走向布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一人行道上方的晾丝架的悬挂部为沿人行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悬挂杆,两个悬挂杆分别通过竖杆固定于车间本体顶部,其中,两个悬挂杆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晾丝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悬挂杆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悬挂杆间的距离为2.5m,所述悬挂杆距离地面的距离为3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晾丝设备的织造车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刚方翠莲覃翠健宋志谊梁就荣宋才正韦心顺韦少媚曾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桂华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