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丝蒸煮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46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蚕丝蒸煮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左端贯穿桶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蒸汽管顶部且位于桶体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七个蒸汽孔,所述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通过桶体、蒸汽管、蒸汽孔、支撑板、支撑柱、顶板、挡板、滚动轴承、正反电机、正反转轴、第一齿轮、从动转轴、第二齿轮、卷筒、尼龙绳、通口、固定环和放置箱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取出蚕丝的效果,通过升降方式可以将装有蚕丝的放置箱从桶体中取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取出蚕丝,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丝蒸煮桶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蚕丝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蚕丝蒸煮桶。
技术介绍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蚕丝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炼桶蒸煮,去除异味,而常见的蚕丝蒸煮桶不便于取出蚕丝,由于桶内水的温度较高,因此需要等到水的温度降下来后,才能取出桶内的蚕丝,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专利技术专利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是提供一种蚕丝蒸煮桶。本专利技术专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蚕丝蒸煮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左端贯穿桶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蒸汽管顶部且位于桶体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七个蒸汽孔,所述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相向一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顶板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正反转轴,所述正反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滚动轴承之间通过从动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表面且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所述从动转轴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表面缠绕有尼龙绳,所述顶板顶部且对应卷筒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尼龙绳远离卷筒的一端依次贯穿通口和桶体且延伸至桶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的底部通过放置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加强筋与桶体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放置箱为网状结构。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桶体、蒸汽管、蒸汽孔、支撑板、支撑柱、顶板、挡板、滚动轴承、正反电机、正反转轴、第一齿轮、从动转轴、第二齿轮、卷筒、尼龙绳、通口、固定环和放置箱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取出蚕丝的效果,通过升降方式可以将装有蚕丝的放置箱从桶体中取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取出蚕丝,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设置加强筋,防止支撑板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桶体、2蒸汽管、3蒸汽孔、4支撑板、5支撑柱、6顶板、7挡板、8滚动轴承、9正反电机、10正反转轴、11第一齿轮、12从动转轴、13第二齿轮、14卷筒、15尼龙绳、16通口、17固定环、18放置箱、1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蚕丝蒸煮桶,包括桶体1,桶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管2,蒸汽管2的左端贯穿桶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蒸汽管2顶部且位于桶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七个蒸汽孔3,桶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底部通过加强筋19与桶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筋19,防止支撑板4掉落,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两个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顶板6固定连接,顶板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相向一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8,挡板7的底部与顶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6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9,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正反转轴10,正反转轴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两个滚动轴承8之间通过从动转轴12活动连接,从动转轴12表面且对应第一齿轮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3之间相互啮合,从动转轴12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筒14,卷筒14的表面缠绕有尼龙绳15,顶板6顶部且对应卷筒14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6,尼龙绳15远离卷筒14的一端依次贯穿通口16和桶体1且延伸至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7,两个固定环17的底部通过放置箱18固定连接,放置箱18为网状结构,通过桶体1、蒸汽管2、蒸汽孔3、支撑板4、支撑柱5、顶板6、挡板7、滚动轴承8、正反电机9、正反转轴10、第一齿轮11、从动转轴12、第二齿轮13、卷筒14、尼龙绳15、通口16、固定环17和放置箱18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取出蚕丝的效果,通过升降方式可以将装有蚕丝的放置箱18从桶体1中取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取出蚕丝,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蒸汽管2的右端与加热装置连接,然后将蚕丝倒入放置箱18中,然后将桶体1内加入适量的水,使得蚕丝浸泡在水中,然后由加热装置对蒸汽管2进行加热,从而蒸汽管2对桶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对蚕丝进行蒸煮,蒸煮完毕后,通过外设控制器正向启动正反电机9,从而依次带动正反转轴10和第一齿轮11旋转,从而由第一齿轮11依次带动第二齿轮13、从动转轴12和卷筒14旋转,从而使得卷筒14收卷尼龙绳15,从而尼龙绳15的另一端依次拉动固定环17和放置箱18向上运动,直至放置箱18上升至桶体1外部即可将蚕丝取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专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专利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丝蒸煮桶,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管(2),所述蒸汽管(2)的左端贯穿桶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蒸汽管(2)顶部且位于桶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七个蒸汽孔(3),所述桶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两个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顶板(6)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相向一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8),所述顶板(6)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9),所述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正反转轴(10),所述正反转轴(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两个滚动轴承(8)之间通过从动转轴(12)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12)表面且对应第一齿轮(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3),所述从动转轴(12)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卷筒(14),所述卷筒(14)的表面缠绕有尼龙绳(15),所述顶板(6)顶部且对应卷筒(14)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6),所述尼龙绳(15)远离卷筒(14)的一端依次贯穿通口(16)和桶体(1)且延伸至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7),两个固定环(17)的底部通过放置箱(1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丝蒸煮桶,包括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管(2),所述蒸汽管(2)的左端贯穿桶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蒸汽管(2)顶部且位于桶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七个蒸汽孔(3),所述桶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两个支撑柱(5)的顶部通过顶板(6)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相向一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8),所述顶板(6)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9),所述正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正反转轴(10),所述正反转轴(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两个滚动轴承(8)之间通过从动转轴(12)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轴(12)表面且对应第一齿轮(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3),所述从动转轴(12)表面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蓝黛尔茧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