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7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过滤箱、料斗,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连有挡板,所述过滤箱设有若干置于挡板上的滑杆,所述料斗设有与滑杆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挡板之间设有弹簧,挡板上设有触动按钮,料斗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金属网固连有拉杆,所述过滤箱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板、以及置于第一过滤网板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之间设有除污层,所述过滤箱设有置于过滤层与料斗之间的打散装置,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过滤、便于清洗的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会有很多污水产生,这些污水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影响,但是污水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现有公开号为CN209548898U的中国专利,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滤网,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金属滤网,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层,所述第二通孔中插接有泥沙滤层,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金属片所述弧形金属片的上端卡接于固定钩内,本技术避免了污水对建筑使用进度的影响,减少了污水处理耗费的人力物力,同时实现了污水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之源的浪费,避免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上述过滤装置减少了污水处理耗费的人力物力,同时实现了污水的回收利用,但是通过该过滤装置长时间过滤时,金属网会堆积越来越多,影响建筑污水的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过滤、便于清洗的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连有挡板,所述过滤箱设有若干置于挡板上的滑杆,所述料斗设有与滑杆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挡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挡板上设有触动按钮,料斗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金属网固连有拉杆,所述过滤箱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板、以及置于第一过滤网板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之间设有除污层,所述过滤箱设有置于过滤层与料斗之间的打散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的内壁通过焊接有挡板,过滤箱设置有若干置于挡板上的滑杆,料斗设置有与滑杆适配的滑块,滑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挡板上设置有触动按钮,滑杆焊接在挡板上,滑块与料斗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滑块与滑杆适配,保证料斗能在重力方向上移动,弹簧对滑块作用力,料斗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通过金属网将污水中的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较大的垃圾质量较大,当通过金属网过滤较长时间时,堆积的垃圾较多,使料斗下移,当料斗的底部与触动按钮接触后,就会提醒工作人员对金属网上的垃圾进行清理,垃圾较少时通过弹簧作用使料斗不与触动按钮接触,金属网焊接有拉杆,通过拉杆便于将置于料斗底部的金属网提出,使清理垃圾更加方便,过滤箱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网板、以及置于第一过滤网板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板,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之间设置有除污层,通过过滤层上的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逐级过滤,通过除污层吸附较小的杂质,提高过滤效率,增加过滤层的过滤性能,保证对建筑污水的有效过滤,过滤箱设置有置于过滤层与料斗之间的打散装置,通过打散装置将较大的泥块打散,防止泥块将第一过滤网板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网板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扣部,所述第二过滤网板设有与卡扣部适配的卡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板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扣部,第二过滤网板设置有与卡扣部适配的卡扣槽,通过卡扣部与卡扣槽适配,使第一过滤网板与第二过滤网板连接紧密且拆装方便,防止过滤时受污水冲击使第一过滤网板发生移动,保证安装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网板设有呈圆锥状的第一网孔,所述第二过滤网板设有呈圆锥状的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的小圆端均朝向除污层,除污层采用的是活性炭进行填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板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第一网孔,第二过滤网板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第二网孔,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的小圆端均朝向除污层,通过第一网孔利用污水自身流动性和流动动力,将污水推入除污层,提高污水的流动性,而且还能过滤出直径较小的长条形杂物,利用第一网孔减缓污水流动的速度,为除污层提供多点净化时间,通过第二网孔减缓置于除污层中污水流动的速度,为除污层提供更多除污净化时间,保证对污水的有效过滤,除污层采用的是活性炭进行填充,通过活性炭颗粒填充在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之间,能吸附污水中的细小杂质净化污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散装置包括电机、置于电机输出轴上且呈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置于转轴上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散装置包括电机、置于电机输出轴上且呈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置于转轴上搅拌叶,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焊接在转轴上的搅拌叶转动将从料斗上流落的污水进行打散,防止较大的泥块对第一过滤网板的堵塞,保证过滤装置的高效过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的侧壁设有侧门,所述侧门设有把手,过滤箱的底部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有阀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的侧壁设置有侧门,侧门设置有把手,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输出管,输出管上设有阀体,通过打开侧门可以观察过滤箱内的状况,便于对过滤层的清洗和更换,通过把手使侧门打开更加方便省力,通过输出管将已过滤完成的水进行排除,方便二次利用,通过阀体对输出管的水流进行控制速度,使使用更加方便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过滤较长时间后,料斗内堆积较多杂质后,通过滑杆、滑块、弹簧使料斗受重力下移,与触动按钮接触,提醒工作人员清理垃圾,通过拉杆便于将金属网从料斗底部拿起进行清洗。2、通过打散装置将较大的泥块打散,防止泥块将第一过滤网板堵塞。3、通过过滤层、除污层将杂质进行过滤,增加过滤效果,通过卡扣部与卡扣槽使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连接紧密,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过滤箱,11-挡板,12-滑杆,13-弹簧,14-侧门,141-把手,15-输出管,151-阀体,2-料斗,21-滑块,3-金属网,31-拉杆,4-过滤层,41-第一过滤网板,411-第一网孔,412-卡扣部,42-第二过滤网板,421-第二网孔,422-卡扣槽,43-除污层,5-打散装置,51-电机,52-转轴,53-搅拌叶,6-触动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料斗2,过滤箱1的内壁通过焊接有挡板11,过滤箱1设置有若干置于挡板11上的滑杆12,料斗2设置有与滑杆12适配的滑块21,滑块21与挡板11之间设置有弹簧13,挡板11上设置有触动按钮6,滑杆12焊接在挡板11上,滑块21与料斗2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滑块21与滑杆12适配,保证料斗2能在重力方向上移动,弹簧13对滑块21作用力,料斗2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3,通过金属网3将污水中的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较大的垃圾质量较大,当通过金属网3过滤较长时间时,堆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连有挡板(11),所述过滤箱(1)设有若干置于挡板(11)上的滑杆(12),所述料斗(2)设有与滑杆(12)适配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与挡板(11)之间设有弹簧(13),挡板(11)上设有触动按钮(6),料斗(2)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3),金属网(3)固连有拉杆(31),所述过滤箱(1)设有过滤层(4),过滤层(4)包括第一过滤网板(41)、以及置于第一过滤网板(41)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板(42),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1)和第二过滤网板(42)之间设有除污层(43),所述过滤箱(1)设有置于过滤层(4)与料斗(2)之间的打散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连有挡板(11),所述过滤箱(1)设有若干置于挡板(11)上的滑杆(12),所述料斗(2)设有与滑杆(12)适配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与挡板(11)之间设有弹簧(13),挡板(11)上设有触动按钮(6),料斗(2)的底部卡接有金属网(3),金属网(3)固连有拉杆(31),所述过滤箱(1)设有过滤层(4),过滤层(4)包括第一过滤网板(41)、以及置于第一过滤网板(41)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板(42),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1)和第二过滤网板(42)之间设有除污层(43),所述过滤箱(1)设有置于过滤层(4)与料斗(2)之间的打散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板(41)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卡扣部(412),所述第二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益明赵微平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万方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